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拥晓

作品数:18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艾比湖
  • 4篇沉积物
  • 3篇咸海
  • 3篇干旱
  • 3篇干旱区
  • 2篇蒸发盐
  • 2篇土壤
  • 2篇西北干旱
  • 2篇西北干旱区
  • 2篇粉尘
  • 2篇风蚀
  • 1篇单粒子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记录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冻土
  • 1篇盐分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新...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疆大学
  • 5篇内蒙古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葛拥晓
  • 8篇马龙
  • 6篇吉力力·阿不...
  • 5篇刘东伟
  • 3篇蒲佳
  • 2篇张登清
  • 2篇胡汝骥
  • 2篇王亚俊
  • 2篇王伟
  • 2篇刘文
  • 1篇刘时银
  • 1篇赵林
  • 1篇邓怀敏
  • 1篇阿布都米吉提...
  • 1篇姜逢清
  • 1篇陈曦
  • 1篇阿里木·赛买...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被引量:13
2013年
运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定量研究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表层土壤(0~10cm)中有机质、全氮、全钾和全磷4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4种养分含量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理论模型属于指数模型,全钾的则符合球状模型。全氮和全钾的空间自相关范围为24.18km和35.78km,空间结构上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随机性因素引起的全氮和全钾的变异分别占48.93%和48.23%,是结构性因素(气候、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和随机因素(施肥、耕作措施、种植制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自相关范围为79.10km和82.63km,空间结构上具有强相关性,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分别为25.06%和20.00%,其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通过Kriging插值研究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土壤养分的空间水平分布规律并对土壤养分要素含量等级进行了评价。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具有南北部高,中间低,由南北向中心递减的趋势;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为较丰富以上等级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0%、97.91%、99.69%;全磷含量从中心往南递增,北部分布较均匀;全磷含量为较丰富以上等级的面积占研究区的10.62%。
阿依古丽.买买提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葛拥晓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不同景观单元蒸发盐分布与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盐尘暴是由干旱、半干旱区尾闾湖于涸湖底及其附近盐质荒漠风蚀所导致的一种灾害性极强的天气现象.盐尘主要来自风蚀过程中干涸湖底盐分的释放.由于干涸湖底不同的植被覆盖状况,导致风蚀过程中盐分损失不同.为了解风蚀过程中不同景观单元下盐分分布与变化特征,选择艾比湖干涸湖底自然状态下典型的6种景观单元(胡杨林带(Landscape1,简写为L1)、乔本结合带(L2)、草本结合带(L3)、芦苇荒漠带(IA)、梭梭荒漠带(1.5)、无植被覆盖(L6)),于2011年6月初和10月初2次采集沉积物样品,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各个景观单元下盐分的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次采样不同景观单元0~30cm和30~60cm处阳离子Na^+、K^+、Mg^2+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a^+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含量最高,而不同景观单元0~30cm和30~60cm处阴离子Cl^-、SO4^2-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CO3^2-、HCO3^-含量甚微;2)干涸湖底沉积物的主要盐分类型是NaCl,其次是CaSO4,其它盐分含量较小,且不同景观单元相同深度沉积物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盐分离子组成还是含量,L5均最高,其次是L6,而12均最低.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景观单元沉积物中的盐分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时间变化,景观单元L2、L3、14、L5、L6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L1盐分含量减少;3)在小尺度范围内,局地气候条件相对均一,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埋深及沉积物性质差别不大,不同景观类型是影响盐分表聚的主要因素.
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马龙张登清
关键词:蒸发盐艾比湖
1986—2019年新疆湖泊变化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干旱区湖泊是区域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也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计算平台,以Landsat 5/7/8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1986—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泊数量以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从气候要素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新疆湖泊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6—2019年间,气温升高使得冰川积雪融水增加,新疆湖泊整体上呈现出扩张趋势。然而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以及地形海拔等因素,这种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全球变暖背景下,由于受到丰富稳定的雪冰融水的补给,受人为干扰较小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湖泊呈现显著扩张。相反由于环天山地区强烈的人类活动以及冰川加速退缩影响,该区域湖泊面积持续高位波动状态。
王伟王伟阿里木·赛买提葛拥晓马龙
关键词:湖泊时间序列分析
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其对风蚀的响应被引量:8
2014年
艾比湖已经干涸的湖底常年经历强烈风蚀,形成危害较大的沙(盐)尘暴。为了解风蚀过程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变化特征,在干涸湖底选择无植被覆盖(S1)、芦苇荒漠带(S2)、梭梭荒漠带(S3)3个区域作为研究区,运用粒径分布参数表征粒径分布特征对风蚀的响应。结果表明:①由于不同区域沉积物形成时间差异,S1、S2、S3之间粒级组成、平均粒径均差异显著。S1的沉积物为黏粒—粉粒—极细砂类型,其中,粉粒含量最高,为80.60%,相比其他两个区含量较大,但是平均粒径最小,在6.10Φ~6.30Φ之间;S2为粉粒—细砂—中砂类型,砂粒含量最高为87.71%,质地较粗变化幅度较大,平均粒径在2.25Φ~3.54Φ;而S3为粉粒—极细砂—细砂—中砂类型,各粒级含量相对比较平均,不同深度含量差别较大,平均粒径在3.38Φ~5.65Φ。②干涸湖底不同区域沉积物粒级含量、粒径分布参数对风蚀的响应特征不同。由于风蚀程度不同,S1和S2 0~10 cm的沉积物,无覆盖区域和覆盖区域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显著,且随深度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呈现降低趋势。S3无覆盖和覆盖区域的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均不明显。
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马龙张登清
关键词:沉积物粒径风蚀艾比湖
西北干旱区柴窝堡湖干涸湖底粉尘潜在扩散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HYSPLIT模型,结合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大气研究中心(NCAR)2000~2013年的再分析气象资料,对柴窝堡盆地粉尘潜在扩散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窝堡湖干涸湖底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异.春季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和密度最大,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最远可达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其次是秋季,夏季粉尘潜在扩散以1000m为界表明出明显的高度差异,冬季粉尘潜在扩散范围和密度均是最小的.随高度增加,不同季节气流可能携带粉尘密度均呈降低趋势.受地形影响,粉尘潜在扩散有两个主要通道,100m以下主要向西南方向扩散,而100m以上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柴窝堡盆地干涸湖底大量的粉尘在气流携带下可以长时间远距离输送,在近源区沉降,严重影响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并可能加速天山山区的雪冰消融.
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马龙刘东伟
关键词:干旱区
博尔塔拉河地表水重金属来源分析及其污染评价被引量:14
2019年
2017年9月下旬沿博尔塔拉河采集水样41个,分析了各个样点6种重金属(Cr、Cu、Zn、As、Cd、Pb)的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河流周边环境特征分析了各重金属的来源,同时利用国家标准值和重金属污染指数(HPI)对区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博尔塔拉河地表水中6种重金属Cr、Cu、Zn、As、Pb和Cd含量的空间差异性均处于中高等变异水平,其中Zn、Cd和Pb的含量高值点主要位于下游的艾比湖湖区附近,Cu的含量高值点位于博乐市周边及下游区域,Cr和As的含量高值点多集中于中下游区域,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判断Zn、Cd和Pb是受耕作施肥、交通和工农业活动的共同影响,而Cr和As主要受农业活动的影响。(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HPI指数评价表明应加强中下游区域地表水中As和Pb的监控力度,本研究对了解区域河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区域水环境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伟燕马龙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葛拥晓葛拥晓华攸胜
关键词:污染评价
1957—2012年新疆艾比湖流域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被引量:14
2018年
根据1957—2012年艾比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的24 h日降水量、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选取22个表征极端气候变化指数,利用线性趋势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该流域极端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1)近56年,艾比湖流域极端气温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冷指数呈减小趋势,而极端最低气温和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分别以0.78和0.33℃/10a速率明显上升;除连续干日以3.63 d/10a的幅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外,其他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2)冷日持续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分别明显大于暖日持续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而夜指数(暖夜、冷夜)的变暖幅度也明显大于昼指数(暖昼、冷昼);与全球其他区域相比,艾比湖流域气温暖指数的变化幅度总体较小,而极端冷指数和降水指数的变化幅度较大。3)3种大气环流指数对艾比湖流域极端气温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北极涛动指数>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而对极端冷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对极端降水指数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极端气温指数小。4)除极端最高气温外,其他暖指数和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和极端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外,其他冷指数和气温日较差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大部分极端降水指数与年降水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丁之勇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蒲佳
关键词:艾比湖流域突变检验大气环流
咸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17
2019年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如今缩小到原来面积的约1/10。咸海究竟如何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咸海水系(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水塔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咸海水系,从形成至大约20世纪中叶,湖泊面积与水文格局大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掠夺式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咸海危机。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葛拥晓葛拥晓王亚俊
关键词:咸海青藏高原
西北干旱区艾比湖典型区域蒸发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风蚀的响应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干涸湖底不同区域风蚀作用下蒸发盐动态变化的分异特征,选择西北干旱区艾比湖干涸湖底为研究区,选取西北部间歇性干涸湖底(S1)、湖滨沙丘(S2)、东南部历史时期干涸湖底(S3)3个典型区域,对干涸湖底不同区域沉积物蒸发盐总盐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风蚀的响应分异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区域蒸发盐含量差别较大。三个研究区中S1表层蒸发盐含量最高,可达101.0 g·kg^(-1);S3含量次之,表层最高时为47.3 g·kg^(-1);而S2表层含量最高仅为40.0g·kg^(-1)。②S1、S2、S3三个研究区蒸发盐含量随时间变化表现出相同的特征。6月份含量最高,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为从6—10月份逐渐降低。在不同的季节随着深度增加,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即不同地点不同时间0~50 cm各层含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③蒸发盐含量对风蚀的响应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复杂性。在风蚀作用下,S1研究区未覆盖区域蒸发盐含量明显高于覆盖区域,S2研究区的含量对风蚀的响应特征比较复杂,而S3未覆盖区域含量低于覆盖区域,与S1研究区对风蚀的响应特征相反。不同区域不同的地下水埋深、沉积物质地、植被特征及迥异的风蚀机理是造成蒸发盐含量差别及不同风蚀响应特征的主要因素。
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马龙刘东伟
关键词:蒸发盐风蚀艾比湖干旱区
新疆艾比湖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生态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在对新疆艾比湖近代岩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元素的来源及其反映的环境演变历史进行了探讨,最后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岩芯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艾比湖岩芯沉积物中元素组成基本可以分为3类:第1类元素包括Fe、Mn、V、Ni、Li、Cr、K、Al、Co、P、Ti、Be、Pb、Cu、Ba和Zn,主要来源于流域陆源碎屑物,受流域侵蚀强度等因素影响,其中,Co、Cr、Cu、Ni、Pb、V、Zn等重金属以及营养元素P的富集系数1875—2011年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结合重金属和营养元素P的富集系数有序聚类分析,以23cm(1960年)为界可将艾比湖流域环境演变历史分为差异明显的两个阶段:(Ⅰ)1875—1960年,流域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人类活动导致的重金属输入少,流域环境主要受区域自然变化的影响;(Ⅱ)1960年至今,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工农业活动增强,尤其是农业用水量增加,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和P相对于前期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第2类元素有Mg和Na,主要来源于湖泊水中蒸发盐类结晶;由于绿洲农业的发展和灌溉用水的增加,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湖泊水位发生了剧烈的波动,造成Mg、Na等元素的波动变化。第3类元素包括Ca和Sr,受流域易溶元素风化淋溶作用控制。艾比湖沉积物中Co、Cr、Cu、Ni、Pb、V、Zn等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Ni(4.7)>Pb(4.6)>Cu(4.2)>Co(2.6)>Cr(1.7)=V(1.7)>Zn(1.1),7种重金属均属于低生态风险。
丁之勇马龙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刘文葛拥晓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潜在生态风险艾比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