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翔六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金刚石薄膜
  • 3篇等离子体
  • 2篇多晶
  • 2篇多晶硅
  • 2篇多晶硅发射极
  • 2篇多晶硅发射极...
  • 2篇生长速率
  • 2篇气相沉积
  • 2篇流量范围
  • 2篇晶体管
  • 2篇弧光
  • 2篇弧光放电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发射极
  • 2篇发射极晶体管
  • 2篇放电
  • 2篇放电等离子体
  • 2篇H
  • 1篇双极晶体管

机构

  • 6篇北京市科学技...
  • 4篇兰州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蒋翔六
  • 3篇张仿清
  • 2篇陈光华
  • 2篇郭维廉
  • 2篇杨映虎
  • 1篇张利春
  • 1篇吉利久
  • 1篇王阳元
  • 1篇郑云光
  • 1篇李树荣
  • 1篇李桂华
  • 1篇李敬超
  • 1篇杨斌
  • 1篇张咏梅

传媒

  • 2篇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h_(FE)、G_e、和K的普遍表达式及其分类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PET)电流增益的多种因素,针对最全面的器件结构推导出PET的共发射极直流电流增益h_FE发射极Gummel数G_e,和电流增益的增强因子k解析形式的普遍表达式,覆盖了PET的多种结构。并以此对PET从器件结构上进行了科学地分类。此普遍表达式也包含了Ning和Graaff的理论结果。
蒋翔六郭维廉张咏梅
关键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双极晶体管
直流弧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金刚石薄膜及其等离子体的光发射谱原位测量被引量:2
1990年
应用直流弧光放电分解CH_4和H_2混合气体成功地实现了高速生长多晶金刚石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Raman谱仪对所得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为了弄清楚金刚石膜的生长机理,在实际生长环境下“原位”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直流弧光等离子体的光发射谱,结果发现:高速生长金刚石膜的关键是该气相反应中有大量的原子H存在。
张仿清张亚非杨映虎李敬起陈光华蒋翔六
关键词:CVD金刚石等离子体
用CH_4—H_2直流弧光放电CVD法高速合成金刚石薄膜被引量:1
1989年
气相人工合成的金刚石薄膜具有与天然金刚石相同的超硬、高热导率、高电阻率及抗蚀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用热等离子体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高生长速率的合成金刚石薄膜,如辉光、弧光转换区放电、弧光放电和等离子喷射等方法的研究报导,已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和重视。
蒋翔六张仿清李敬超杨斌杨映虎陈光华
关键词:金刚石薄膜CVD法
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PET)Gummel-Poon模型
1995年
本文建立了能直接用于SPICE电路分析程序中的PET-GP模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使用PET-GP模型。本文利用所研究器件的结构参数计算了PET-GP模型参数β_F和特征频率f_T,f_T的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β_F的计算表明,所研究器件的多晶硅/硅界面复合较强,复合速度S_p达到10 ̄6cm/s。
郑云光郭维廉李桂华李树荣蒋翔六王阳元张利春吉利久
关键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
强炭化物元素衬底与弧光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间过渡层的研究
蒋翔六张仿清陈光华张亚非
该项目系统地证实了熔点在1400℃以上的十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硅(Si)、钛(Ti)、钒(V)、铬(Cr)、锆(Zr)、铌(Nb)、钼(Mo)、铪(Hf)、钽(Ta)和钨(W)在直流弧光等离子体化学相沉积中均能用作为衬底材...
关键词:
关键词:金刚石膜衬底材料化学气相沉积
弧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方法
一种弧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它采用甲烷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为直流弧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反应源气,甲烷在反应源气中的浓度控制在0.5~2.0%之间,反应中还适当增大了反应源气的流量,流量范围为2...
蒋翔六张仿清
弧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方法
一种弧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它采用甲烷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为直流弧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反应源气,甲烷在反应源气中的浓度控制在0.5~2.0%之间,反应中还适当增大了反应源气的流量,流量范围为2...
蒋翔六张仿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