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鹏

作品数:52 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静脉
  • 30篇血栓
  • 26篇静脉血
  • 26篇静脉血栓
  • 20篇深静脉
  • 19篇深静脉血栓
  • 19篇腔静脉
  • 18篇血栓形成
  • 17篇静脉血栓形成
  • 15篇腔静脉滤器
  • 15篇下腔静脉
  • 15篇静脉滤器
  • 14篇下肢深静脉
  • 13篇下肢深静脉血...
  • 12篇深静脉血栓形...
  • 11篇动脉
  • 10篇下肢
  • 8篇下肢深静脉血...
  • 8篇下肢深静脉血...
  • 7篇血管

机构

  • 5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云南省阜外心...

作者

  • 52篇蒋鹏
  • 46篇刘建龙
  • 46篇贾伟
  • 43篇田轩
  • 30篇程志远
  • 20篇田晨阳
  • 4篇程志远
  • 3篇赵景明
  • 2篇朱晓斐
  • 2篇王海
  • 2篇侯晓蕾
  • 2篇满立波
  • 2篇王海东
  • 2篇姚晓东
  • 1篇田伟
  • 1篇翟建坡
  • 1篇张爽
  • 1篇杨小宇
  • 1篇覃凤均
  • 1篇刘宁

传媒

  • 9篇中国普通外科...
  • 8篇血管与腔内血...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建股深动脉开口治疗股总动脉分叉处受累的下肢动脉严重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股总动脉分叉处存在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严重缺血患者行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SFAS)及股深动脉成形术(DF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Rutherford 3~5级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FAS组和DFAP组,每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和Rutherford分级的改变。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2年截肢情况、12个月及24个月通畅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血糖、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受损血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AS组患者术后ABI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98±0.09)vs(0.51±0.08),t=-18.450,P<0.001]。DFAP组患者术后ABI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70±0.10)vs(0.47±0.07),t=-8.910,P<0.001]。SFAS组相比DFAP组术后ABI高[(0.98±0.09)vs(0.70±0.10)]、Rutherford分级降低率高[90%(18/20)vs 60%(12/20)]、1年通畅率[70%(14/20)vs 95%(19/20)]和2年通畅率低[55%(11/20)vs 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总动脉分叉处存在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严重缺血患者,DFAP和SFAS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增加肢体血供,SFAS即刻症状改善优于DFAP,而DFAP的1年及2年通畅率均高于SFAS。
田轩刘建龙贾伟张蕴鑫程志远李金勇蒋鹏田晨阳
关键词:股动脉
Rotarex机械性减容联合药涂球囊治疗动脉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2年
背景与目的:胸廓出口减压术,锁骨下动脉重建术被认为是治疗动脉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标准术式,需要根据动脉受压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手术疗效确切,通常情况下术后患肢的长期功能预后满意。然而上述手术难度大,术者学习曲线长,手术创伤大,出血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多,患者术后恢复慢。近年来,腔内技术的进步和血管耗材的创新使得相当一部分血管狭窄性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进行有效治疗,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的优点。既往应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动脉型TOS的报道极少,因此,本研究探讨Rotarex机械性减容联合药涂球囊治疗动脉型TOS的初期临床疗效,以期为动脉型TOS提供新的可靠的治疗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采用Rotarex机械性减容联合药涂球囊治疗的6例动脉型TOS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的动脉通畅率、靶血管再干预率,比较术前与术后颈-臂症状评分、McGill疼痛评分,桡动脉搏动情况。结果: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52.3±18.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7±1.6)d,术中平均出血量(31.5±20.7)mL,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动脉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的靶血管再干预率为16.67%,患者术后的颈-臂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59.3±17.3 vs.83.1±11.2,P<0.05),但术后McGill疼痛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3±12.5 vs.51.9±9.2,P>0.05),术后患者的桡动脉搏动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Rotarex机械性减容联合药涂球囊是治疗动脉型TOS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是需要严格控制腔内介入手术的适应证,仔细筛选应用该种手术方式治疗动脉型TOS的患者,同时需要严密随�
周密蒋鹏贾伟张蕴鑫程志远田轩李金勇刘笑田晨阳刘建龙
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血栓切除术血管成形术
Aspirex机械清栓治疗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2年
背景与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早期血栓清除减容可恢复静脉通畅及缓解症状,目前Angio Jet是国内最常用的静脉血栓清除系统,而Aspirex应用较少,本研究探讨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在创伤后急性DVT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创伤后急性DVT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行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术,其中有Dneali 35例(64.8%)、Celect 3例(5.6%)、Cordis 14例(25.9%)、Octoparms及临时滤器(贝朗)各1例(1.9%)。患者创伤经手术及固定治疗后均行彩超检查或造影明确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2例(40.7%)为髂股静脉血栓、4例(7.4%)为髂及下腔静脉血栓、11例(20.4%)为下腔静脉血栓、17例(31.5%)为股髂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所有患者在局麻下行经腘静脉或股静途径Straub 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手术(PMT),术中联合导管取栓(MA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统计技术成功率、即刻临床成功率(症状缓解率)、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滤器取出率。术后随访1年,超声评价目标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结果:54例患者中,3例(5.6%)行单纯机械血栓清除手术,17例(31.5%)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术,3例(5.6%)行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术,18例(33.3%)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置管溶栓术,12例(22.2%)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髂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1.9%)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及即刻临床成功率均为100%。12例(22.2%)血栓Ⅲ级清除,33例(61.1%)为Ⅱ级清除,9例(16.7%)为I级清除,血栓清除成功率为83.3%。围手术期1例(1.9%)出现脑出血,给予停止溶栓及抗凝,2周复查头颅CT见血肿吸收,无后遗症;2例(3.7%)出现鼻出血及穿刺点血肿,给予压迫后缓解,无症状性肺栓塞及�
李金勇刘建龙刘笑贾伟蒋鹏程志远张蕴鑫田晨阳田轩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外伤血栓切除术
AngioJet清除急性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与目的: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常继发于IVC滤器置入术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和肺栓塞(PE),慢性期表现为IVC狭窄、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因此临床上推荐早期清除急性IVC血栓,减少并发症发生。AngioJe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清除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但对急性IVC血栓清除的方法及清除效果研究极少。本文旨在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IVC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行AngioJet治疗的58例急性IVC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安全性、PE发生率、血栓清除效果、滤器取出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血栓治疗费用增加。结果:58例患者均放置了可回收型滤器,术后56例(96.6%)成功取出,2例(3.4%)3个月后失访未取出。行AngioJet治疗后,III级清除10例(17.2%),II级清除34例(58.6%),I级清除14例(24.1%);联合使用导管吸栓或导管溶栓后(CDT)血栓III级清除14例(24.1%),II级清除36例(62.1%),I级清除8例(13.8%);2例(3.4%)发生IVC阻塞,3个月随访通畅率96.6%;术前存在PE 16例(27.6%),术后出现PE或PE加重2例(3.4%),其余患者无变化或PE减轻,手术前后PE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升高,但均未达到急性肝损伤和肾损伤诊断标准。单纯应用AngioJet共22例(37.9%),术后住院时间增加(1.45±0.51)d,增加医疗费用(27248±78)元;AngioJet联合导管吸栓和(或)CDT共36例(62.1%),术后住院时间增加(2.22±1.22)d,增加医疗费用(30607±113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gioJet清除急性IVC血栓治疗安全有效,未明显增加患者症状性PE风险,使用导管吸栓和CDT导管溶栓等治疗可增加血栓清除效果,但会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血栓清除相关医疗费用。
田轩陈耀涵刘建龙李金勇刘笑张蕴鑫程志远贾伟蒋鹏周密田晨阳
关键词: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血栓切除术肺栓塞
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滤器植入方案的探讨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双下腔静脉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诊断治疗及合理的滤器植入方案。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其滤器植入的适应证、植入滤器类型以及转归。结果本组7例均有明确的滤器植入指征,其中临时滤器1例,可回收5例,永久滤器1例,临时滤器1例及可回收滤器4例取出,1例因滤器下血栓过多转换为永久。随访1—72个月,术后口服抗凝药物,无复发及肺栓塞病例发生。结论双下腔静脉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无临床特异性易于忽视。滤器植入的位置不合适可能是滤器植入后致死性肺栓塞的原因之一,反之于合理位置可获得满意的拦截效果。
田轩刘建龙贾伟蒋鹏
关键词:双下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压电烧伤合并肢体血管损伤治疗10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与目的:高压电烧伤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是潜在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受损比火焰灼伤更加隐匿,危及肢体的缺血和迟发破裂出血会导致肢体功能丧失、致残甚至致死。高压电烧伤后的肢体血管损伤尚无明确的发生率,也没有诊疗指南的推荐,各个中心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全国烧伤抢救中心,每年要收治大量的烧伤患者,其中高压电烧伤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屡见不鲜。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高压电烧伤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诊治方案,试图从中分析出此类患者与创伤性动脉损伤患者的差异,归纳出此类患者的诊疗特点,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本中心2010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由于高压电烧伤导致肢体血管损伤的患者94例,患者的血管修复方式包括直接局部修补、自体血管重建和人工血管重建。分析术后血管血栓形成、迟发破裂出血、感染、截肢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对比数据间的差异。结果:94例患者中,男8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4±20.1)岁。7例来院时肢体毁损严重,行截肢术。87例完成血管修复,29例行局部修补术,53例采用自体血管重建,5例采用人工血管材料重建,技术成功率100%。局部修补患者术后2周内血栓形成3例,假性动脉瘤2例,均再次手术行自体血管重建。自体血管重建患者中,术后2周内血栓形成7例,切开取栓后血运改善,发生迟发破裂出血4例,切开止血再次重建1例,腔内介入置入覆膜支架3例,术后感染或软组织严重坏死截肢3例。人工血管材料重建患者中,术后2周内血栓形成1例,切开取栓后恢复血运,发生迟发破裂大出血1例,腔内介入置入覆膜支架。75例患者获随访3~6个月,血管通畅率89.3%(67/75)。结论:高压电烧伤后的血管损伤远超肉眼可见的损伤范围,不同于一般创伤导致的相关损伤
贾伟刘建龙覃凤均田轩蒋鹏程志远周也平王成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
精准溶栓及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目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及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不同方法选择,对比精准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急性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4例下肢骨折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组12例给予精准导管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TAPAS导管),B组12例给予机械性血栓清除(Aspirex旋吸导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静脉通畅率及肢体消肿率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100%。两组患者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4.33±4.74)%、(86.0±2.89)%,肢体消肿率分别为(73.83±15.49)%、(76.50±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管内封闭导管精准溶栓以及使用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急性DVT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两者在静脉通畅率及肢体消肿率方面疗效相当。
蒋鹏李金勇程志远张蕴鑫贾伟田轩刘建龙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导管接触性溶栓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126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将病例组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系统溶栓组(采用系统性溶栓治疗)和导管溶栓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两个亚组,各63例。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双下肢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计数(RBC)、手术外伤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RBC、手术外伤史均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导管溶栓组痊愈率为57.14%(36/63),高于系统溶栓组的33.33%(21/63)(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以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明显减小,且导管溶栓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系统溶栓组(P<0.05)。导管溶栓组治疗时间和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系统溶栓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系统溶栓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RBC、手术外伤史均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DVT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李金勇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
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滤器选择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创伤后继发深静脉血栓滤器使用指征及滤器种类选择。方法:遵循以往滤器使用的选择原则,对2010年度下肢创伤后继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选用临时、可回收及永久性滤器进行分类比较研究。结果:共计筛查下肢创伤患者4 544例,DVT阳性968例,发病率21.3%。使用滤器296例,其中临时性121例(40.9%),可回收56例(18.9%),永久性119例(40.2%)。滤器置入过程中未发现致命性肺栓塞及明显的症状性肺栓塞。抗凝治疗随访3~6个月,复发2例。结论:下肢创伤手术术前发现急性深静脉血栓,在手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能大大降低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率。由于创伤患者的血栓栓塞症的危险是临时的,应首选临时性滤器。高龄患者或有严重心肺并发症患者,适合放置可回收滤器。术后发现的深静脉血栓及术前可以明确的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滤器不是必须的。
贾伟刘建龙田轩蒋鹏赵景明刘亚波
关键词:下肢创伤深静脉血栓血管疾病
急性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51,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联合抗凝治疗)和抗凝组(n=51,单纯抗凝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检测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抽血检测相同凝血指标;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Fib和FD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抗凝组患者的Fib水平高于联合组患者;联合组治疗后3 d D-二聚体和FDP表达水平最高,治疗后7 d Fib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肺栓塞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采用尿激酶联合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骨折合并DVT的患者,需检测凝血指标的变化。
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李金勇刘笑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D-二聚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