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蒙亚晴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外阴
  • 4篇湿疣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外阴尖锐湿疣
  • 4篇内膜
  • 4篇内膜癌
  • 4篇基因
  • 4篇尖锐湿疣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宫内膜癌
  • 3篇杂合性
  • 3篇杂合性缺失
  • 3篇微卫星不稳
  • 3篇Γ-SYNU...
  • 3篇FHIT基因
  • 2篇血清
  • 2篇人乳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蒙亚晴
  • 7篇范余娟
  • 6篇徐红
  • 4篇范江涛
  • 3篇邹靖
  • 2篇徐文生
  • 2篇罗雪慧
  • 2篇韦业平
  • 2篇杨开选
  • 2篇黄燕
  • 1篇罗凤娥
  • 1篇刘俐伶
  • 1篇吴晓宁
  • 1篇张丽滢
  • 1篇邓丽
  • 1篇殷艳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CA_(125)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基因1(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癌组)、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γ-synuclein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379,P<0.01),其中,γ-synuclein在子宫内膜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子宫内膜癌组γ-synuclein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P<0.01)。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水平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χ2=7.040,P<0.01)。γ-sy-nuclein、血清CA125之间无相关性(r=0.201,P>0.05)。结论:γ-synuclei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可能作为预后指标;血清CA125水平可能预示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
范余娟邹靖徐红蒙亚晴范江涛徐文生
关键词:癌抗原12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
γ-synucle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阳性表达率为44.4%(28/63),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synuclein阳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为97.1%,高于阴性表达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γ-synuclein、浸润深度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有关(P<0.05)。结论γ-synuclei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对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
邹靖范余娟徐红蒙亚晴范江涛徐文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Γ-SYNUCLEIN免疫组化预后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HPV感染类型及其与临床复发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vulval condyloma acuminatum,VCA)组织中不同类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其与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疣体组织中的HPV6、11、16、18、31、33,并对VCA患者行局部病灶电灼+α-2b干扰素凝胶外涂,随访3个月,观察HPV感染者低危组和高危组的复发率。结果 VCA患者中各型HPV的阳性率为HPV6(88.1%)、HPV11(90.5%)、HPV16(7.1%)、HPV18(23.8%)、HPV31(0%)、HPV33(2.4%),低危型(LR-HPV,HPV6/11)的阳性率90.5%(38/42)、高危型(HR-HPV,HPV16/18/31/33)的阳性率31.0%(13/42)。其中,大部分高危型(HPV16、18、31、33)感染伴有低危型(HPV6和/或11)的双重感染(11/13)。低危组(即单纯低危型HPV6或11感染的29例)和高危组(即HPV16、18、31、33任一型感染的13例)复发率分别为27.6%(8/29)、38.5%(5/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5)。结论 VCA中主要感染的HPV型为低危型HPV,部分VCA同时伴有高危型HPV的混合感染。尚无证据表明VCA中高危型HPV感染者较低危型HPV感染容易复发。
范余娟蒙亚晴罗雪慧徐红范江涛
关键词: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复发
外阴癌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外阴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但HPV阴性的外阴癌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有关,性传播疾病、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Ⅱ、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性生活早、社会地位低可能是外阴癌发生的风险因素。外阴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或者抑癌基因的灭活与突变是细胞发生癌变的分子基础。
范余娟蒙亚晴
关键词:外阴癌病因学人乳头状瘤病毒
γ-synuclein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中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取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29/60)、55.0%(33/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γ-synuclein、C-erbB-2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406,P<0.05)。结论: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二者共同检测可能可预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邹靖范余娟徐红蒙亚晴范江涛
关键词:Γ-SYNUCLEINC-ERBB-2子宫内膜癌
壮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壮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含量的变化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健康壮族妇女(对照组)、30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癌壮族妇女(实验组)阴道黏膜分泌物检测乳酸杆菌定植密度,PCR检测支原体和衣原体,PCR检测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叶酸的水平。结果:实验组阴道黏膜乳酸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高危型HPV检出率、沙眼衣原体检出率、解脲支原体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叶酸水平(2.19±1.03)μg/L低于对照组(3.00±1.2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28,P=0.008)。实验组高危型HPV感染者阴道黏膜乳酸杆菌阴性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可能与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群失调及血清叶酸缺乏有关。
黄燕吴晓宁蒙亚晴韦业平
关键词:阴道乳酸杆菌叶酸宫颈癌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对术后膀胱、直肠保护作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
韦业平罗凤娥黄燕邓丽殷艳刘俐伶蒙亚晴张丽滢
关键词: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
外阴鳞癌及外阴尖锐湿疣中HPV感染与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FHIT基因异常在外阴鳞癌及外阴尖锐湿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外阴鳞癌、外阴尖锐湿疣、正常外阴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
蒙亚晴
关键词:外阴鳞癌外阴尖锐湿疣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
文献传递
外阴鳞癌组织中HPV检测及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外阴鳞癌(VSCC)组织中HPV感染情况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VSCC组织24例、外阴尖锐湿疣(VCA)42例、正常外阴组织20例,用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HPV6、11、16、18、31、33亚型,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FHIT基因D3S1300位点的LOH和MSI。结果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低危型HPV(HPV6/11)阳性分别为2、38、21例,高危型HPV(HPV16/18/31/33)阳性分别为0、13、10例;VCA、VSCC组织与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0位点上LOH、MSI阳性分别为0、9、13例,VSCC与VCA、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VSCC组织中HR-HPV感染与FHIT基因D3S1300位点LOH/MSI相关(r=0.438,P<0.05)。结论 VSCC组织中存在较高的低危型、高危型HPV复合感染及FHIT基因LOH和(或)MSI;二者在V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范余娟蒙亚晴杨开选徐红
关键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杂合性缺失外阴鳞癌外阴尖锐湿疣
外阴癌和外阴尖锐湿疣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和/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外阴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对30例外阴癌石蜡切片组织中FHIT基因两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D3S1300和D3S1481进行研究,并以40例外阴尖锐湿疣新鲜组织、20例正常外阴组织作对照。结果:D3S1300位点上,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正常外阴组织LOH和/或MSI发生频率分别是50.0%(8/16)、22.5%(9/40)、0%,阳性率外阴癌组高于外阴尖锐湿疣组(P<0.05)。D3S1481位点上,外阴癌未提供信息,外阴尖锐湿疣、正常组织的LOH和/或MSI发生频率分别为20.0%、0%(P<0.05)。40例外阴尖锐湿疣中有15例(37.5%)至少存在一个位点的LOH/MSI。结论:①FHIT基因D3S1300位点在外阴癌中具有较高的LOH和/或MSI,FHIT基因频发异常,FHIT基因LOH和/或MSI与外阴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外阴尖锐湿疣可能是外阴鳞癌的前期病变。
蒙亚晴范余娟杨开选罗雪慧徐红
关键词: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FHIT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