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美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帕金森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微血管内皮细...
  • 3篇脑微血管
  • 3篇脑微血管内皮...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基因
  • 3篇DJ-1
  • 3篇PI3K
  • 2篇人脑
  • 2篇人脑微血管内...
  • 2篇生殖
  • 2篇突变
  • 2篇帕金森氏病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作者

  • 10篇蔺美娜
  • 2篇张梅英
  • 2篇孙伟
  • 2篇尚德淑
  • 2篇赵伟东
  • 2篇王禄增
  • 2篇李兆阳
  • 2篇陈誉华
  • 2篇许欣
  • 2篇方文刚
  • 2篇王惟
  • 2篇李波
  • 2篇姜淼
  • 1篇冯艳玲
  • 1篇宋晓宇
  • 1篇刘爽
  • 1篇马会平
  • 1篇郑志红
  • 1篇徐红德
  • 1篇董婉维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212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标本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 (FQ-PCR)法检测4 212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标本的结果。方法采用FQ-PCR与胶体金法检测4 212例生殖道CT标本,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测序分析,分析阳性结果的真实性。结果 FQ-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生殖道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 94%(82例)和0. 24%(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Q-PCR法检测CT阳性标本核酸成功测序,结果分析均为CT。结论 FQ-PCR法检测CT的检出率高、敏感、结果真实可信,是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不孕不育检查早期发现并预防CT感染的可信方法。
梁悦马会平马会平周晓丽宋琳琳关长吉蔺美娜蔺美娜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荧光定量PCR生殖健康
PI3K和ROCK信号通路在MSC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中发挥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不仅能分化成中胚层来源的细胞,而且还能跨胚层分化为内胚层来源的肝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外胚层的神经细胞。MSC代表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细胞治疗手段。在糖尿病、肝损伤、心肌梗死等疾病动物模型中,以MS...
尚德淑蔺美娜孙伟李波许欣方文刚赵伟东陈誉华
关键词:MSCP13K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文献传递
选择性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I3K/ROCK信号分子使其高效穿过血脑屏障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来自中胚层,Jiang和Veffoillie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不仅能分化成中胚层的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肌肉、血管内皮等,还能跨胚层分化为内胚层的肝细...
蔺美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PI3K和ROCK信号通路在MSC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中发挥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不仅能分化成中胚层来源的细胞,而且还能跨胚层分化为内胚层来源的肝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外胚层的神经细胞.MSC代表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细胞治疗手段.在糖尿病、肝损伤、心肌梗死等疾病动物模型中,以MS...
尚德淑蔺美娜孙伟李波许欣方文刚赵伟东陈誉华
关键词:MSCPI3KROCK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DJ-1<'L166P>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DJ-1基因功能的研究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一。其主要症状是运动功能的改变,如运动过缓、静止震颤、步态畸形和姿势不稳等;病变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非运动功能障碍,包...
蔺美娜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退行性病变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突变DJ-1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DJ-1L166P突变基因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cDNA3.1-myc-his-DJ-1L166P真核表达载体,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将DJ-1L166P基因片段(约3.9kb)导入BDF1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并移植到同期受孕的ICR假孕母鼠输卵管中,对产出仔鼠的鼠尾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 blot检测,对Southern blot鉴定阳性的转基因小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共产生20只子代小鼠,1号和7号为DJ-1L166P转基因阳性小鼠。1号转基因小鼠大脑、小脑、肝、肺、肾、睾丸有不同程度的DJ-1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小鼠,但只有大脑中DJ-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0.05);7号转基因小鼠只有肝、肺组织中有DJ-1mRNA表达,也高于正常对照小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1号小鼠大脑有His标签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获得1只DJ-1L166P基因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课题的下一步实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梅英吴红联蔺美娜李兆阳周生来于洋王惟吕相川王禄增
关键词:DJ-1基因帕金森症转基因小鼠
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跟腱损伤的可行性与优势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跟腱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损伤部位,尤其在过量或不当运动中更易受累,且损伤后难以恢复。寻找安全、有效、快速的修复方法,一直是跟腱损伤临床治疗的努力方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强大的修复潜能被尝试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也有部分研究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跟腱损伤的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目的:总结了骨髓、脂肪及肌腱等多种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跟腱损伤中的应用,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跟腱损伤的可行性及优势,为治疗跟腱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Google学术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chilles tendon,achilles tendon injury,achilles tendon rupture,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biological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跟腱,跟腱损伤,跟腱断裂,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对筛选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选择10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独立应用或者联合生物材料应用,均有利于跟腱的损伤修复,但是其中涉及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向腱细胞分化、调节生长因子释放及肌腱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寻找最适合跟腱损伤治疗的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是跟腱组织工程修复的关键。
李炜蔺美娜卢永平隋钰姜淼
关键词:跟腱损伤间充质干细胞生物衍生材料
4886例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变异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变异情况。方法选择4886例生殖异常患者,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人体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方法检测染色体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诊断,对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及比例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4886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变异636例(13.02%),其中染色体多态性529例,包括Y染色体变异85例、染色体次缢痕增加322例、D/G组随体变化321例、9号臂间倒位31例;染色体畸变107例,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3例、平衡易位29例、罗伯逊易位17例、倒位10例、其他8例。结论在生殖异常患者中,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比率较高;染色体变异可能与生殖异常相关,临床应重视生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检查。
倪香蔺美娜蔺美娜陈薪任姜淼
关键词:生殖异常染色体多态性染色体畸变核型分析
DNA损伤修复反应的双刃剑效应在肿瘤与衰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氧化自由基、端粒缩短或端粒酶活性改变、原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等均可造成DNA损伤。通过启动DNA损伤修复反应,激活p53/p21或p16/Rb信号转导途径可以引发细胞周期阻滞,为修复破损的DNA赢得时间,避免不完整的DNA信息继续传递下去。过度的细胞周期阻滞将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增殖停滞并最终引起细胞衰老,而当损伤的DNA没有完全修复就无限制的进入细胞周期时,将会诱发肿瘤的形成。肿瘤和衰老的发生机制是相互对立、相互交织的,而DNA损伤修复反应是联系二者的纽带。
李小曼徐红德蔺美娜宋晓宇冯艳玲羿菲刘爽曹流
关键词: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肿瘤衰老
转染DJ-1和DJ-1^(L166P)基因的NIH3T3细胞中tau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在转染pEGFP-DJ-1和pEGFP-DJ-1L166P质粒的NIH3T3细胞中进行tau基因表达与DJ-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建立DJ-1和DJ-1L166P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DJ-1基因功能和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总RNA反转录获得DJ-1cDNA片段,采用突变试剂盒将第166位氨基酸突变,分别构建pEGFP-DJ-1和pEGFP-DJ-1L166P重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分别将pEGFP-DJ-1、pEGFP-DJ-1L166P、pEGFP-C3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并用G418压力筛选稳定克隆,对获得的三种转染细胞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tau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pEGFP-DJ-1、pEGFP-DJ-1L166P、pEGFP-C3质粒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后,分别获得6、2、9个阳性细胞克隆,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进行tau基因表达检测,结果均显示pEGFP-DJ-1质粒转染组tau表达低于pEGFP-C3质粒转染组,而pEGFP-DJ-1L166P质粒转染组tau表达则高于pEGFP-C3质粒转染组,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转录水平及蛋白质水平,DJ-1基因使tau基因的表达下降,而DJ-1L166P使tau基因表达上升。在NIH3T3细胞中tau基因表达与DJ-1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梅英蔺美娜杨葳董婉维李兆阳王惟郑志红王禄增
关键词:DJ-1TAU帕金森氏病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