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思欢

作品数:3 被引量:10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表面织构
  • 2篇凹坑
  • 1篇动压
  • 1篇动压润滑
  • 1篇载力
  • 1篇润滑
  • 1篇试件
  • 1篇流体动压
  • 1篇流体动压润滑
  • 1篇面接触
  • 1篇沟槽
  • 1篇分布形式
  • 1篇承载力
  • 1篇FLUENT

机构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袁思欢
  • 2篇孙造
  • 2篇王晓雷
  • 2篇于海武

传媒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8
2011年
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微凹坑阵列,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研究了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面积及深度下,每种形状的微凹坑表面织构都存在一个最优的面积率,使得摩擦面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通过比较各形状微凹坑最优面积率下的减摩效果,发现椭圆形微凹坑具有最好的减摩效果,在试验载荷200N、转速400r/min时,与无织构表面相比可降低摩擦26.3%;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大,每种形状微凹坑表面织构的减摩效果明显减弱,说明在高载荷条件下利用表面织构降低摩擦的难度要高于低载荷条件.
于海武袁思欢孙造王晓雷
关键词:表面织构面接触
圆柱形微凹坑表面织构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4
2010年
通过建立具有规则圆柱形微凹坑分布的表面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分析了微凹坑几何参数及微凹坑分布形式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凹坑直径及深径比不变时,存在最优的微凹坑面积率,约为30%;在微凹坑分布密度不变时,存在最优的深径比,约为0.027。在此最优微凹坑面积率及深径比下,本文创新性地通过优化微凹坑的分布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润滑膜承载力21.7%。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于海武王晓雷孙造袁思欢
关键词:表面织构分布形式承载力
沟槽型表面织构的摩擦特性研究
在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提高效能、减少排放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机械设备中广泛存在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表面织构技术在降低摩擦、减小磨损、改善润滑、提高承载力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使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袁思欢
关键词:表面织构FLUENT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