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为理 作品数:15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贵港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2004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伴有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即 ph 染色体[t(9;22)],具有 BCR/ABL 融合基因。其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控制血液和遗传学异常,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近年来,其治疗手段和和策略都有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 化疗1.1 羟基脲(HU)为目前国际上治疗 CML 慢性期的一线首选药物。可诱导维持血液学缓解,消除症状。 覃为理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加速期 CML 细胞遗传学异常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马利兰 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4 1996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且是引起室速、室颤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本文测定70例AMI心电图(ECG)的QT间期离散度(QTd),目的是分析体表ECG的QTd增加与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梁勇 覃为理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QT离散度 全文增补中 多发性骨髓瘤35例临床特征分析 2006年 覃为理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MDS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对3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血片中发现有核红细胞5例。骨髓象:所有病例均有二系或三系骨髓病态造血、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4例,增生低下2例,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9例,巨大红细胞5例,粒-单系统幼粒细胞比例增高7例。结论MDS临床表现多样性且不具特异性,临床上往往容易造成延误诊断或漏诊,门诊尤其如此。因此凡遇到贫血原因不明或血象出现二系或三系异常者,均需进行骨髓检查。 覃为理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出血 贫血 完善实习教学管理 适应教学改革需要 2002年 陈昌枝 覃为理 黄旭美 陈淑芳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柔红霉素(DNR)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ATRA45 mg.m^2.d^-1,口服至完全缓解(CR);DNR 45 mg.m^2.d^-1,静注,第2、4、6、8天。入院时或诱导治疗后白细胞〉5.0×10^9/L,使用地塞米松2.5 mg/m^2,12 h/次,共15 d。结果治疗20例,除1例患者早期死亡外,其余19例均在27-40 d内达CR,CR率为95%;诱导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结论 ATRA联合DNR诱导治疗APL,疗效可靠;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RAS的发生。 陆宇华 覃为理 黄毅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化学治疗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早期肾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MM初发患者,且血肌酐<176.8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1 g/L。随机选择20例使用BDT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作为治疗组,20例接受CDT方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作为对照组。2组均化疗4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胱抑素C(Cys-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组胱Cys-C、RBP、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感染、便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治疗MM早期肾损害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黄毅 覃为理 梁文捷 宁春玉 邓斌 陈津晶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早期肾损害 硼替佐米 白血病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对32例白血病患者、20例良性血液病、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外周血Ag-NORs检测。结果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白血病为(6.1±0.9)I.S%,良性血液病为(8.3±0.8)I.S%,正常对照组为(8.4±0.7)I.S%,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34,P=0.000),其中白血病组低于对照组和良性血液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血液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NORs检测不仅能准确地反映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状态,对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测病情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覃为理 陆宇华 练聪 黄毅 黄川英 何德周关键词:白血病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T淋巴细胞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1994年 我院自1981~1991年对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现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60例慢性再障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5~79岁,中位数35岁;病程3个月~11年,中位数22个月;原发性47例,继发性13例。初治38例,复治22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A 或 B 组治疗。本文均按1981年廊坊全国再障专题座谈会及1987年宝鸡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来确诊。 覃为理关键词:慢性再障 中西医结合 健脾补肾 康力龙 仙灵脾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VP方案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其中L9例,L6例,L1例。治疗方法:长春新碱2mg加生理盐水静注,每周一次,强的松15~45m... 覃为理关键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