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政鼎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冷冻保护剂
  • 2篇保护剂
  • 1篇低温保护剂
  • 1篇冷冻
  • 1篇多组分
  • 1篇MAXWEL...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解政鼎
  • 3篇马学虎
  • 2篇王一
  • 1篇葛丹
  • 1篇兰忠

传媒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冷冻保护剂对神经干细胞球导入过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以刚性球孔隙模型为基础的神经干细胞球的冷冻保护剂导入模型。在结合跨膜传质扩散的基础上,分别对细胞内空间和细胞外空间列传质扩散方程,并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细胞内外浓度以及细胞膜两侧浓差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曲线。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细胞外的保护剂浓度变化较快,在第5 s即可接近渗透平衡;细胞内的保护剂浓度变化则较为平缓。保护剂扩散系数对于导入过程影响不大,增加神经球尺寸及溶质胞膜渗透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少导入过程中的细胞浓差。低温导入过程中细胞浓差较常温导入时更大,对细胞的渗透性损伤也更为强烈。研究结果对优化冷冻保护剂的导入程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一葛丹解政鼎马学虎
多组分冷冻保护剂导入神经干细胞球的传质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Maxwell-Stefan方程和两参数模型构建了神经干细胞球多组分保护剂导入模型,并模拟了多组分保护剂导入过程中细胞内外浓度及细胞膜两侧浓差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组分浓度配比、神经球尺寸、保护剂导入方式对传质渗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组分保护剂导入神经球过程中出现"逆梯度扩散"现象,胞内浓度变化总是滞后于胞外浓度变化,细胞膜两侧浓差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改变保护剂组分的浓度配比时,不同组分的渗透特性变化规律不同。此外,神经球尺寸对中心处细胞的浓度时空分布影响显著,分步导入和连续导入能够减缓保护剂扩散,降低细胞内外浓差。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神经球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优化保护剂导入程序。
艾丹亭马学虎兰忠解政鼎
关键词:MAXWELL-STEFAN方程保护剂
冷冻保护剂对神经干细胞球导入过程的研究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的发现为治疗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神经干细胞不易获得,来源非常有限,早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辟获取大量神经干细胞的新途径。...
解政鼎
关键词:冷冻保护剂
文献传递
低温保护剂对神经干细胞球添加过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球的低温保护剂添加模型。通过计算研究了在保护剂添加过程中,神经球中不同位置的细胞体积变化情况,以及细胞内外浓度和细胞膜两侧浓差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影响细胞体积变化的因素,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保护剂添加程序的优化。结果表明细胞外的保护剂浓度变化较快,在球表面处不到10s接近平衡,接近球中心处15s后接近平衡;由于跨膜传质阻力的影响,胞内的保护剂浓度变化较为平缓。减小Lp和增大ω可以显著改善保护剂添加过程的细胞体积变化,神经球尺寸对细胞体积变化影响较小。添加高浓度保护剂时,可以采用等渗透压差、渗透时间间隔逐渐减小的分步添加方法,分步添加方法以四步法较好。理想的连续梯度添加方案应是低浓差和短添加时间的组合,凸曲线添加方案是一种合适的添加方法。
解政鼎马学虎艾丹亭王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