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海云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胶质
  • 3篇分裂症
  • 2篇炎症
  • 2篇神经炎
  • 2篇神经炎症
  • 2篇细胞
  • 2篇胶质细胞
  • 1篇大众
  • 1篇蛋白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因素
  • 1篇炎症机制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样
  • 1篇抑郁样行为
  • 1篇抑郁症
  • 1篇阴性
  • 1篇阴性症状

机构

  • 7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马尼托巴大学

作者

  • 7篇许海云
  • 3篇黄庆军
  • 2篇方泽漫
  • 2篇张瀚迪
  • 1篇王建
  • 1篇董蕾
  • 1篇陈晓东
  • 1篇张金玲
  • 1篇吴彩茹
  • 1篇邵园
  • 1篇李新民

传媒

  • 2篇转化医学研究...
  • 2篇国际神经精神...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腺苷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小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炎症的初始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免疫中占有重要地位。腺苷是CNS中的重要调节物质,可通过与小胶质细胞中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与腺苷结合改变表型,有助于修复损伤的髓鞘,拮抗精神病样症状。本文主要综述腺苷特性、相关分类、小胶质细胞的特性、表型、相关炎症因子以及其与精神分裂症髓鞘修复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以“小胶质细胞表型”为靶点,开发腺苷系统的新型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
邱勤明肖宇赵宏宇许海云许海云方泽漫张金玲郭凡女方泽漫黄庆军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腺苷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研究进展及转化医学展望被引量:2
2013年
精神疾病是一类影响人脑高级功能活动的疾病。异常的感觉、领悟、思维及行为使患者与环境和社会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为了彻底治疗精神疾病,仅靠精神病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也需要非临床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并把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精神疾病研究的新进展,并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可能应用,重点介绍了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少突胶质细胞异常学说的临床和实验证据,提出异常的少突胶质细胞应该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靶标。
许海云李新民
miRNAs在小鼠糖尿病肝病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miRNAs在糖尿病肝病病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采集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和同系小鼠正常肝组织中的miRNAs和mRNAs芯片检测的子数据集,并利用数据库信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糖尿病肝病相关的miRNAs及所调控的靶向mRNAs。并通过20只STZ诱导糖尿病昆明小鼠和10只正常同系小鼠肝组织进行qRT-PCR检测验证。结果分析后获得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其中上调96个,下调77个;运用GO和KEGG的富集分析,结合数据库和参考文献的相关蛋白质注释,筛选出了可能与小鼠糖尿病肝病病变过程相关的miRNAs和效应mRNAs;实验小鼠肝组织的qRT-PCR检测发现,糖尿病肝组织中候选miR-34a-5p、miR-22-5p和miR-6998-5p的表达呈显著上调,而miR-200a-3p、miR-200b-3p和miR-222-3p的表达呈显著下调;另外,与之相关的Cers6、Mybl1、Scd2、Slco1a4和Plk2效应基因的表达呈上调趋势,而Acss2、Bcl6和Slc10a2效应基因的表达则呈下调趋势。结论这些候选miRNAs在小鼠糖尿病肝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研究相符,提示其在疾病过程中发挥着潜在的分子调控作用。
江波涛舒立荣王筠卢舒琪董蕾陈程许海云
关键词:昆明小鼠生物信息MIRNAMRNA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炎症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综述神经炎症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邵园王建许海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炎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的常见重性精神疾病,部分患者对目前的药物治疗反应差,病情得不到有效缓解。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ve transcrunial magnetic,rTMS)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不良反应小的物理治疗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既往研究显示rTMS对难治性幻听、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可能具有一定疗效。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r1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rTMS可能的治疗机制,提出白质损伤和神经免疫调节可能是rTMS的治疗机制。
张瀚迪许海云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阴性症状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免疫
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对铜腙诱导的小鼠脱髓鞘损伤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小鼠是否对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更加易感,以及其潜在神经病理学改变。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慢性不可预测应激组(n=12),铜腙喂养组(n=12),铜腙喂养联合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组(n=12),经过3周应激及铜腙喂养后,测量各组动物自发活动、焦虑水平以及抑郁样行为变化,并检测脑的髓鞘标志蛋白碱性磷酸蛋白(MBP)及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不影响铜腙诱导脱髓鞘小鼠的自发活动、焦虑水平以及糖水偏好程度,但显著提高其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对照组(109.3±8.0)s,应激组(111.3±21.8)s,铜腙组(90.5±8.9)s,铜腙+应激组(155.0±9.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显著降低铜腙诱导脱髓鞘小鼠的MBP表达[对照组(1.014±0.060),应激组(1.088±0.104),铜腙组(0.436±0.071),铜腙+应激组(0.150±0.041),P〈0.05],提高GFAP表达水平[对照组(1.026±0.045),应激组(0.846±0.078),铜腙组(1.736±0.215),铜腙+应激组(2.428±0.314),P〈0.05],而应激对进食正常饲料的小鼠则无此效应。结论脱髓鞘病理损伤提高个体对慢性应激的易感性,慢性应激诱导抑郁样行为产生可能由少突胶质细胞/髓鞘损伤所介导。
张瀚迪方泽漫吴彩茹李新民孔吉明许海云黄庆军
关键词:脱髓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抑郁症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流行对国内公众焦虑水平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评估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间各种因素对公众焦虑水平的影响,探讨影响公众焦虑情绪的因素,为我们进行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和社会支持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042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区、个人和所在地相关部门是否采取相关防疫措施、是否因为疫情被隔离等一般问题,并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评估公众的焦虑水平。结果:本研究中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BAI得分为8.67 ±11.969 (n = 1042),高于中国人群的研究中报道的一般公众的BAI得分6.06 ±7.15和5.67 ±6.82 (n = 179) (p <0.001)。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的焦虑率(46.4%)多于大学及以上群体(11.0%) (p <0.001)。离婚或丧偶人群焦虑率(87.5%)高于已婚人士(18.6%)和未婚人群(6.2%) (p <0.001)。相对高风险地区人群焦虑率(21.0%)高于相对低风险地区人群(15.6%) (p <0.032)。被隔离人群(疑似和确诊病例)焦虑率(81.5%)高于未隔离人群(15.5%) (p <0.001)。医学相关背景群体焦虑率(27.4%)高于非医学相关背景群体(15.5%) (p <0.001)。个人和所在地相关部门未采取相关防疫措施的人群焦虑率(80.0%)高于采取相关防疫措施的人群(10.5%) (p <0.001)。31~50岁群体焦虑率(25.0%)高于50岁以上(18.8%)和13~20岁人群(11.0%) (p <0.001)。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p <0.001)、婚姻状况(p <0.001)、所在地区(p = 0.025)、是否被隔离(p <0.001)、职业是否有医学背景(p = 0.002)、个人和所在地相关部门是否采取相关防疫措施(p <0.001)是焦虑水平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有医学背景人员、个人和所在地相关部门未采取相关防疫措施、受教育程度低、疫情相对高风险地区、离婚或丧偶、因为疫情被隔离人群更容易焦虑。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疫情大流行期间针对�
邱勤明赵宏宇肖宇许海云张金玲刘锐国韩凌陈晓东陈晓东
关键词:焦虑大众心理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