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谌廷姗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9篇断块
  • 9篇油藏
  • 5篇低渗
  • 4篇水平井
  • 4篇平井
  • 3篇低渗透
  • 3篇压裂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油
  • 3篇剩余油
  • 3篇剩余油分布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低渗油藏
  • 2篇油田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苏北盆地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盆地
  • 2篇注水
  • 2篇挖潜

机构

  • 9篇江苏油田
  • 8篇中国石化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18篇谌廷姗
  • 3篇吴晓敏
  • 3篇孙东升
  • 3篇钟思瑛
  • 3篇卢显荣
  • 3篇王磊
  • 2篇张顺康
  • 2篇金忠康
  • 2篇黄啸年
  • 2篇陈刚
  • 1篇倪硕
  • 1篇孙敬
  • 1篇夏步余
  • 1篇刘炳官
  • 1篇刘辛
  • 1篇唐在秋
  • 1篇罗钰涵
  • 1篇周宇成
  • 1篇唐湘明
  • 1篇葛政俊

传媒

  • 7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复杂油气藏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技术在火成岩发育区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2年
根据GY凹陷北斜坡SN油田火成岩发育的特点 ,围绕火成岩干扰对构造解释的影响问题 ,应用层位标定、地震属性描述、模型正演及测井约束反演等地震技术 ,对构造区火成岩地震属性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极大地消除了火成岩干扰对构造解释的影响 ,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夏步余谌廷姗
关键词:地震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模型正演地震属性
苏北盆地页岩油基质与裂缝流动能力实验研究
2024年
页岩油藏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和超低渗透能力,合理评价储层基质和压后不同类型裂缝流动能力对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和有效开发页岩油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巴西劈裂方法模拟不同裂缝形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构建了一套评价基质和裂缝流动能力方法,并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岩心为基础开展了基质和裂缝导流能力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页岩储层最小流动孔隙尺度为10nm,应力条件下流动规律表现为非线性、线性两段式;影响裂缝系统导流能力因素包括裂缝类型、开度、应力大小和驱动压差等;应力越大渗透率损失越大,最高可达95%,缝网越复杂开度越大,渗透率损失越大;生产过程中需要依据裂缝发育情况、上覆岩层有效应力特征来合理控制地层流体压力与井底流压的差值,保障油井能稳定生产,压力均匀向外传播;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井有效应力介于7~10MPa、流动压差介于10~15MPa为合理下泵时机或进行地层补能时机。研究成果对完善页岩渗流机理理论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段宏亮谌廷姗孙敬洪亚飞李思辰卢显荣张正阳
关键词:页岩油有效应力核磁共振
页岩油压裂水平井试井测试方法研究
2024年
页岩油采用水平井规模压裂开发模式,压裂后井筒周围形成复杂的缝网,流动特征复杂,常规试井方法很难准确描述其流动特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页岩油压裂水平井试井测试方法。通过结合裂缝有效半缝长、缝宽和裂缝间距及压裂后渗透率等相关参数,建立了水平井压裂后试井模型及一套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稳定产能测试、不稳定试井测试及两井干扰测试,研究工作制度和储层参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分析试井曲线,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和测试时间。结合苏北盆地的实际投产井生产情况,得到定量化测试产量及测试时间等数据资料,综合评价压裂改造效果和井控动态储量,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和产能,为页岩油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陈洪才谌廷姗庄园洪亚飞姚远
关键词:流动特征稳定试井
桥7平1井长水平段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
2013年
桥河口油田桥7断块属深层特低渗油藏,具有油藏埋深大、孔喉细小、油层厚度薄、储量丰度低、油层分布散、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自然产能低、依靠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等特征,一直未有效动用。如何有效开发该类油藏,是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桥7断块油藏特征的研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桥7平1井进行长水平段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实现了深层特低渗油藏的经济、合理、有效开发。
谌廷姗刘辛王磊杨鹏卢显荣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拟
W5块稠油热采条件下储层变化特征研究
2003年
  注蒸汽开采稠油不可避免地在储层内部引起水、油、岩之间强烈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岩石的孔隙结构、润湿性、渗流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储层内流体的渗流规律.了解这些变化的作用过程和原因,可有效地预防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储层伤害,从而达到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黄啸年谌廷姗
关键词:热采稠油提高采收率高粘原油原油储集层粘土矿物结构
Q7P1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
2013年
Q7断块阜二段油藏物性差,储层单层厚度薄,油井自然产能低甚至无产能,常规井控制储量小,产能递减快,采用常规水平井开发受油藏物性、厚度等条件限制,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针对Q7断块油藏特点,利用对物性差、油层厚度薄、油层段集中的油藏具有技术优势的长水平段分段压裂水平井,通过形成多条横向缝,增加垂向渗透率,并将不同油层连接起来,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有效开发。在Q7断块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单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谌廷姗孙东升王磊吴晓敏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
复杂断块油藏细分层开发提高采收率潜力研究
张顺康彭中刘炳官钟思瑛刘桂玲陈刚孙东升金忠康龚建萍徐建军李红昌唐湘明谌廷姗
该项目针对江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层间矛盾,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层系组合方式及相关的技术经济界限,这对于指导江苏油田广泛存在的非均质多油层的油田开发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项目首...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精细描述油田注水开发
SN油田窄条状油藏S7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SN油田窄条状油藏S7断块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油井生产动态、产吸剖面、饱和度测井解释、数值模拟等结合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了该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为S7断块剩余油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储层非均质性、微构造高点、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储层改造措施等。为此提出了S7断块开发调整挖潜的对策,经矿场试验后,取得了明显的调整效果。
黄啸年谌廷姗颜琳娜吴晓敏王磊
关键词:剩余油调整挖潜
GJ油田中高含水期稳产开发技术研究
2008年
GJ油田为中低渗透油藏,经过5年的注水稳产开发,于2001年因见水井数增多,含水上升加快,注采井网不完善等问题,产量呈现递减趋势。为了延长GJ油田的稳产期,开展了构造模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剩余油分布研究;水淹层测井识别研究;细分层系开发研究;稀井网开采研究。2004年日产液、日产油继续稳升,日产液由680t上升到853·2t,日产油由407t上升到443·6t,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谌廷姗
关键词:非均质性中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分布细分层系
中高含水油藏矢量化井网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中高含水阶段,考虑不同方向上油井的储层静态以及开发动态的差异,按照不同方向上的油井在某一时间段内剩余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相同的原则,提出了矢量化井网设计方法,从而保证不同方向上的油井同时达到经济极限。利用该方法在SN油田S7块的井网调整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张顺康周方喜钟思瑛唐在秋谌廷姗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矢量化井网井网设计渗透率井距油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