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甲氧虫酰肼的杀虫分子机理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 甲氧虫酰肼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高效、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作为一种昆虫激素拮抗剂,结合于蜕皮激素受体,诱导昆虫早期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幼虫早熟脱皮而死亡。然而,近几年随着该杀虫剂使用时间延长和范围的扩大,...
- 任龙芮昌辉谭晓伟徐希宝
- 关键词:甲氧虫酰肼抗药性亚致死效应
- 文献传递
- 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在室内通过抗性汰选和敏感性反汰选,获得了对甲氧虫酰肼抗性指数相差为72.61倍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migera(Hübner)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通过增效试验和离体酶活性测定表明: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产生的抗药性主要与其多功能氧化酶(MFO)、全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提高有关。
- 刘娟董利霞谭晓伟范贤林芮昌辉
- 关键词:棉铃虫甲氧虫酰肼抗药性机理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亚致死剂量对不同敏感性棉铃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摘要室内用甲维盐对棉铃虫选育20代,获得敏感性降低2.32倍的汰选种群(RP20)。分别采用甲维盐对同源对照种群(CP)和RP20的亚致死浓度LQ25对应处理两种群的3龄初幼虫48h,测定试虫在3~6龄不同龄期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I转移酶(GST)活性,分析酶活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两种群(CP和RP20)均随龄期的增长,CarE比活力显著增大,而GST比活力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CK处理下,RP20与CP相比,Care比活力在3~6龄均增大且4~6龄差异显著,而GST比活力变化较小,仅3龄和6龄显著增大。(3)与CK处理相比,甲维盐LC25处理,两种群各龄期CarE比活力均增大,且CP试虫在4龄、6龄GST比活力显著增大,在3龄、5龄无显著差异,而RP20的3龄幼虫体内GST比活力被显著抑制,在4~6龄GST比活力无明显变化。初步判断,棉铃虫对甲维盐敏感性降低与Care比活力增大有关;甲维盐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CarE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 董利霞谭晓伟芮昌辉
- 关键词:甲维盐棉铃虫亚致死剂量
-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 谭晓伟任龙徐希宝芮昌辉
- 关键词:小菜蛾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效应
- 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种群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以一个对甲氧虫酰肼具有18.5倍抗性的棉铃虫种群(R)和其同源敏感种群(S)为对象,研究表明甲氧虫酰肼亚致死剂量(LC25)处理R和S种群后,均表现出生长发育延缓,蛹期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降低,且对S种群的影响...
- 任龙谭晓伟徐希宝芮昌辉
- 关键词:棉铃虫亚致死效应
- 文献传递
- 甲氧虫酰肼的杀虫分子机理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 甲氧虫酰肼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高效、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作为一种昆虫激素拮抗剂,结合于蜕皮激素受体,诱导昆虫早期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幼虫早熟脱皮而死亡.然而,近几年随着该杀虫剂使用时间延长和范围的扩大,...
- 任龙芮昌辉谭晓伟徐希宝
-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杀虫机理抗药性亚致死效应
- 文献传递
-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交互抗性研究
- 用一个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中等抗性的小菜蛾种群和其同源对照种群,研究了小菜蛾对该新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类型。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氯虫苯甲酰胺小菜蛾种群对溴氰虫酰胺(12.0倍)具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氟虫双酰胺(3.1倍...
- 谭晓伟任龙徐希宝芮昌辉
- 关键词: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小菜蛾抗药性
- 文献传递
- 甲氧虫酰肼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一个对甲氧虫酰肼具有18.5倍抗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种群(R)和其同源对照种群(S)为对象,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亚致死剂量(LC25)处理R和S种群的3龄初幼虫,对S种群幼虫的生长抑制率(37.30%)显著大于R种群(21.20%)。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致死剂量处理R和S种群后,均表现出生长发育延缓,蛹期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降低,且对S种群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甲氧虫酰肼对棉铃虫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对甲氧虫酰肼具有一定抗性的棉铃虫种群能够减轻这种不利影响。
- 任龙谭晓伟徐希宝芮昌辉
- 关键词:甲氧虫酰肼棉铃虫亚致死剂量生物学特性
- 我国农药剂型专利发展状况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对近几年的农药主要剂型专利申请数量,分析其数据特点、发展规律,总结原因并预测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为从事农药剂型研发的我国技术人员提供数据指导。
- 张骞王冕谭晓伟
- 关键词:农药剂型
- 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遗传力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评估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棉铃虫对该药剂的抗性选育和现实遗传力分析。连续用甲维盐对棉铃虫选育25代,与同源对照种群相比,获得抗性倍数为2.974倍的汰选种群。采用阈性状分析方法,获得棉铃虫对甲维盐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5218。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假设以90%致死率继代处理棉铃虫,其抗性达到5倍、10倍分别需要18.67代和26.71代。
- 董利霞芮昌辉谭晓伟任龙
- 关键词:棉铃虫甲维盐抗性风险抗性选育现实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