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玉凯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转换
  • 2篇炎性
  • 2篇炎性肌病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手足口病患儿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炎性肌...
  • 2篇转氨酶
  • 2篇转氨酶升高
  • 2篇疗效
  • 2篇慢性乙型

机构

  • 8篇聊城市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贺玉凯
  • 6篇刘春华
  • 5篇刘晶晶
  • 4篇管珊
  • 4篇李庆彦
  • 3篇朱幼芙
  • 2篇李庆方
  • 2篇闪海霞
  • 1篇赵洪奎
  • 1篇崔燕平
  • 1篇吴爱华
  • 1篇张帆
  • 1篇刘凤华
  • 1篇侯金林
  • 1篇胡小雄
  • 1篇王思奎
  • 1篇马世武
  • 1篇张帆
  • 1篇朱晓琳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 V 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 T reg 细胞、T H 17细胞、T G F-β、IL-6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辅助性 T细胞17(Th17)、CD4+ CD25+调节性 T细胞(CD4+CD25+ Treg )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在EV71阳性HFMD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67例 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65例,重型102例,另选取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 细胞、T h17细胞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 TGF‐β、IL‐6、IL‐10、IL‐17在各组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型和普通型HFMD患儿的Th17细胞、IL‐6、IL‐10、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均 P <00.5),而CD4+CD25+ Treg 细胞、TGF‐β水平则显著下降(均 P <00.5),且HFMD患儿外周血 Th17、IL‐6、IL‐10、IL‐17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而CD4+CD25+ Treg 细胞、TGF‐β水平随病情严重而降低。【结论】EV71阳性HFMD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T h17与CD4+CD25+ Treg 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在 H FM 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刘晶晶李庆彦管珊刘春华贺玉凯陶昌明
转氨酶升高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肝脏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转氨酶升高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患者肝脏损伤情况及血清ALT来源;观察IIM患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肝组织中CD138^+浆细胞浸润情况。方法分析28例IIM患者临床及血清学资料,并对其中6例IIM患者及另外11例AIH患者行肝活检(HE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特异性染色)。结果IIM患者血清ALT均值(198.8±209.0)U/L,50%(14/28)的患者血清ALT轻度升高,在(40-120)U/L之间,与AIH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酸脱氢酶(LDH)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异常率为100%和85.7%,显著高于肌酸激酶(CK)的78.6%;组织学检查:IIM患者肝组织损伤轻微,肝窦内和汇管区有少至中量炎症细胞浸润,未发现明显CD138^+浆细胞浸润;而AIH患者肝组织损伤较重,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扩散,汇管区有明显CD138^+浆细胞浸润。结论转氨酶升高的IIM患者肝组织损伤轻微,血清ALT升高除来源于损伤肝组织外,还由肌肉等组织损伤共同引起,体液免疫在IIM相关肝损伤机制中可能未起重要作用。
贺玉凯闪海霞张帆吴爱华朱幼芙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肝活检肝脏损伤
慢乙肝患者肝组织中细胞花结形成意义的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临床类型中血清AFP的表达情况,探讨肝组织中细胞花结形成的意义;方法:分析3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7例肝炎后肝癌患者血清AFP的表达情况,对107例慢乙肝患者及2例肝炎后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的...
贺玉凯朱幼芙吴爱华
关键词:肝组织病理甲胎蛋白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丙型肝炎是由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慢性进展性肝病。HCV感染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且感染后60%-80%的患者可慢性化,其中约20%的患者在感染20~3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聚乙二醇IFN(Pegl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仍是亚太地区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抗病毒治疗应答受多种因素影响,
崔燕平管珊王金燕贺玉凯刘春华刘晶晶赵洪奎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利巴韦林疗效分析血液传播
转氨酶升高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肝脏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转氨酶升高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患者肝脏损伤情况及血清ALT来源;观察IIM患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贺玉凯闪海霞张帆吴爱华朱幼芙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肝活检肝脏损伤
文献传递
血清BAFF、APRIL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B细胞刺激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选择PBC、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健康献血者(HC)各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AFF和APRIL的表达水平。结果 PBC组血清BAFF水平明显高于CHB组(P=0.008)和HC组(P=0.012),但ARPIL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BAFF水平与谷草转氨酶呈正相关(r=0.391,P=0.020),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34,P=0.017);血清APRIL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551,P=0.002),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24,P=0.039)。结论 PBC患者血清BAFF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损害程度相关。
朱晓琳马世武胡小雄贺玉凯侯金林朱幼芙
关键词:肝硬化B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
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10日至2022年9月10日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4.52±7.13)岁,给予常规TACE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3.74±6.55)岁,给予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浸润转移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Ridit检验。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72.92%(35/48)比52.08%(25/48)、85.42%(41/48)比62.50%(30/48)](χ^(2)=4.444,P=0.035;χ^(2)=6.544,P=0.010)。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4.28±5.35)%、(33.52±2.81)%、(1.28±0.23),均高于对照组的(58.92±5.13)%、(28.75±2.63)%、(1.03±0.19);AST、ALT、TBIL、VEGF、GPC-3、CD8+分别为(38.73±8.41)U/L、(47.62±10.39)U/L、(17.95±2.35)μmol/L、(312.58±33.45)ng/L、(10.75±1.98)μg/L、(26.19±2.04)%,均低于对照组的(55.62±7.85)U/L、(67.88±11.55)U/L、(22.46±2.71)μmol/L、(338.74±35.76)ng/L、(12.46±2.05)μg/L、(27.91±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10、8.587、5.806、10.172、9.035、8.711、3.701、4.156、4.040,均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5%(15/48)比25.00%(12/48)](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序贯TACE治疗乙型肝炎合并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
刘春华刘玲陶昌明贺玉凯
关键词:肝癌乙型肝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慢性HBV感染者体内BAFF表达情况及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的研究
第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体内BAFF表达情况的研究 研究目的: 1、检测HBV感染者不同状态下体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表达情况,...
贺玉凯
关键词:CD138浆细胞肝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不同人工肝方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血浆胆红素吸附(plasma specific bilirubin adsorption,PBA)与PE+PBA(联合组)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50例,分为PE组、PBA组、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肌酐(creatinine,Cr)和血氨的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联合组总有效率65.45%,高于PE组和PBA组的62.5%和59.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组、PBA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hTBIL分别为:410.3mol/L±208.6mol/Lvs292.5mol/L±175.4mol/L,432.7mol/L±242.5mol/Lvs298.8mol/L±201.7mol/L,468.2mol/L±241.6mol/Lvs288.5mol/L±184.5mol/L,治疗后3组TBIL均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3组间差异无意义;(3)联合组和PE组治疗后PT缩短,PTA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4)3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3组患者治疗后Cr均下降(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7)单次血浆用量,联合组1107.1mL±212.3mL,明显少于PE组的2911.5mL±352.3mL(P<0.05).结论:PE+PBA应用血浆量少,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安全、有效.
刘凤华贺玉凯李庆方王思奎
关键词:肝衰竭人工肝血浆置换
IL-37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表达水平与HBeAg血清学转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每年约有100万多人死于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IL-37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中的表达水平及所起的作用,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IL-37在HBeAg阳性的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并观察与ALT、HBV DNA、IL-6、CRP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刘晶晶李庆彦管珊刘春华贺玉凯陶昌明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转换肝炎病毒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