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义军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教学
  • 6篇解剖学
  • 4篇医学生
  • 4篇人体解剖学
  • 4篇基础课
  • 2篇学系
  • 2篇医学基础课
  • 2篇人体器官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数据库
  • 2篇器官
  • 2篇作动器
  • 2篇临床课
  • 2篇模型数据
  • 2篇模型数据库
  • 2篇教学系统
  • 2篇教育
  • 2篇沉浸感
  • 1篇代谢

机构

  • 19篇鹤壁职业技术...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贾义军
  • 8篇岳枫
  • 1篇刘志臣
  • 1篇杨建锋
  • 1篇裴丽霞
  • 1篇高雅琪
  • 1篇张海涛
  • 1篇石计朋
  • 1篇李景龙
  • 1篇邓超

传媒

  • 6篇四川解剖学杂...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复合其他麻醉药物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其他麻醉药物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眼科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的咳嗽发生率、躁动例数、咳嗽程度都高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使用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得到了手术的预期效果,患儿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并且安全性也较高。
张玲玲贾义军
关键词:氯胺酮丙泊酚
一种人体解剖教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解剖教学系统,包括模型数据库,三维模型建立模块,虚拟作动器,参数模型生成模块,摄像头,仿真分析模块,人机操作模块,中央处理器,转移节点模块。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生成模块模拟各种人体模型、人体器官和手术工...
贾义军
文献传递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经验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贾义军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经验医学生基础课临床课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的体会
2008年
贾义军岳枫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系统教学医学生基础课临床课
可断裂PEG与RGD共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氧化-还原敏感的可断裂PEG(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Iyc01)与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共修饰脂质体(C/RGD-LP),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可断裂PEG与RGD共修饰脂质体,测定脂质体的粒径、电位以及血清稳定性。采用流式观察肝癌HepG2细胞在PEG断裂前后对脂质体摄取效率的变化。MTT法检测该脂质体对细胞的毒性。结果 C/RGD-LP的粒径为(104.8±5.5)nm,电位为(-4.45±1.75)mV,在血清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加入还原剂半胱氨酸后,HepG2细胞对PEG断裂后的脂质体摄取效率为断裂前的2.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还原剂半胱氨酸后,PEG断裂后细胞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未加入Cys组和无RGD修饰普通脂质体组(P<0.01)。MTT实验结果表明:C/RGD-LP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可断裂PEG与RGD共修饰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EG能够有效屏蔽RGD肽,是一种潜在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岳枫贾义军
关键词:脂质体肿瘤靶向
一种人体解剖教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解剖教学系统,包括模型数据库,三维模型建立模块,虚拟作动器,参数模型生成模块,摄像头,仿真分析模块,人机操作模块,中央处理器,转移节点模块。本发明通过三维模型生成模块模拟各种人体模型、人体器官和手术工...
贾义军
文献传递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人体解剖学被引量:1
2008年
贾义军岳枫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技巧教学手段
白内障患者血液学指标与年龄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明确白内障患者血液学指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岁)及对照组(<70岁)。检测两组外周血相关指标,并分析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3,P=0.002)。观察组过氧化脂质(LPO)(t=2.530,P=0.0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7.544,P<0.01)及丙二醛(MDA)(t=2.329,P=0.0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SOD与年龄呈现显著负相关(r=-0.935,P<0.01);观察组LPO(r=0.955,P<0.01)、VEGF(r=871,P<0.01)及MDA(r=0.951,P<0.01)水平与年龄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白内障患者的年龄与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明显相关,抗衰老、抗氧化治疗有望成为辅助治疗白内障的途径。
张玲玲贾义军张海涛
关键词:白内障氧化应激血液检测
下颌后静脉的应用解剖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为避免下颌角截骨术中因血管损伤而出血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0具经过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人尸体作为解剖对象。对其下颌后静脉的解剖位置、组成、回流以及和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大部分的下颌后静脉(91.38%)是由上颌静脉以及颞前静脉合成,其与下颌角的关系主要以紧密结合型为主(70.69%),其起始部位的外径为(5.62±2.58)mm,长度为(43.93±21.18)mm,在下颌支的后缘周围静脉的长度为(41.94±7.79)mm,在下颌体的下缘周围静脉的长度为(19.87±3.68)mm。结论下颌后静脉是管壁较薄、管径较大的血管,在下颌角截骨术中容易被破损。因此,在手术中必须熟悉其解剖结构,术中仔细操作,避免伤及下颌后静脉。
贾义军岳枫
关键词:下颌后静脉
肘关节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肘关节侧副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侧韧带损伤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例正常人左右肘关节标本共80例进行解剖学研究,而且对鹤壁市人民医院30例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内侧副韧带分为前束、后束、斜束,且解剖特点各异。本文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分为:A型28例,B型37例,C型15例。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分为:Ⅰ型27例,Ⅱ型16例,Ⅲ型19例,Ⅳ型18例。经过对30名患者手术治疗一年后随访,24例疗效评级为优,占80%,6例为良,占20%。结论对肘关节侧副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可以为肘关节副韧带损伤临床治疗提供资料参考。
贾义军岳枫
关键词:肘关节侧副韧带解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