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婷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荒野猎人》中的荒野观念之初探
- 2018年
- 电影《荒野猎人》以主人公休·格拉斯惊心动魄的荒野求生经历而一举斩获88届奥斯卡几项大奖。影片中,白雪皑皑的西部荒野不仅仅是作为地理意义的物质存在,也作为具有美国特性的文化隐喻,具有深层的多重内涵。本文试图挖掘影片中折射的多重性"荒野"观念,挖掘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荒野观念的发展与演进。
- 贾婷
- 关键词:荒野
- 《以斯帖记》的叙述声音与性别意识
- 2015年
- 本文试图以女性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圣经《以斯帖记》中的叙述声音,阐释叙述者如何通过控制叙述声音,将女性在叙述中被客体化和边缘化,体现其父权制性别意识。
- 贾婷
- 关键词:叙述声音性别意识
- 从基督教原罪思想分析《白鲸》中亚哈的悲剧性被引量:2
- 2010年
-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作者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信仰上帝主宰一切,享有绝对权威,人对上帝旨意的违背使人类处于罪和痛苦中。本文试图从基督教原罪思想分析小说中船长亚哈的悲剧性,并揭示小说的主题是从宗教寓意上对人类极端个人主义的警示。
- 贾婷张岚
- 关键词:悲剧性
- 罪人世界里的暴力救赎——解读《好人难寻》中的罪与救赎被引量:6
- 2011年
- 美国南方小说家奥康纳以南方文学先知著称,其短篇小说将宗教和暴力死亡的主题结合,揭示人性中的原罪,并为人的堕落指明了救赎的方向。本文以《好人难寻》为例子,结合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思想,分析主人公在暴力驱动下,如何走向灵魂拯救的过程,从而指出暴力是促使人通过上帝恩典得到救赎的催化剂。
- 贾婷张岚
- 关键词:原罪《好人难寻》救赎思想
- 词语文化与词汇教学被引量:14
- 2003年
- 词语文化作为文化导入的内容在词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加强词语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之一。本文试图探讨词语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词语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 贾婷
- 关键词:词语文化词汇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感情色彩指称意义联想意义
- 《面纱》中的东方主义叙事与中国形象书写被引量:1
- 2024年
-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将小说《面纱》的背景设置在中国,他巧妙运用东方主义元素塑造出兼具神秘诱惑与危机四伏的中国形象,从而推动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发展。而这一形象正好切合东方主义对中国形象话语模式的两种面向。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述毛姆如何在文本中进行东方主义叙事构建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形象。
- 贾婷
- 关键词:《面纱》
- 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中的真实——比较纳撒内尔·霍桑与弗·奥康纳小说中之“神秘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美国作家霍桑与奥康纳在小说创作实践上具有某些”亲缘性“。他们都采用罗曼司体裁,使得小说呈现出现实与虚幻交汇的神秘性。本文旨在探讨两位作家小说中的”神秘性“及其他们借助神秘元素的本质,即预示和表现超越性的隐秘真实。
- 贾婷
- 关键词:神秘性罗曼司
- “距离现实主义”视角下奥康纳小说中的暴力情节探讨
- 2013年
- 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因充斥暴力、死亡的情节而饱受诟病,笔者认为解读其作品的钥节是了解作者的基督教作家身份。笔者尝试在"距离现实主义"视角下探讨作家如何运用暴力情节传达其宗教创作主旨和宗教思想。
- 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