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疗效
  • 3篇摘除
  • 3篇内障
  • 3篇切口
  • 3篇疗效分析
  • 3篇囊外
  • 3篇囊外摘除
  • 3篇急性
  • 3篇急性闭角型
  • 3篇急性闭角型青...
  • 3篇白内障
  • 3篇白内障囊外摘...
  • 3篇闭角
  • 3篇闭角型
  • 3篇闭角型青光眼
  • 2篇摘除术
  • 2篇生物显微镜
  • 2篇视网膜

机构

  • 15篇江西省萍乡市...

作者

  • 15篇赖伟
  • 15篇何建中
  • 14篇邱艳飞
  • 9篇钟敏
  • 4篇何琼
  • 4篇王红平
  • 3篇兰婷
  • 2篇王丽华

传媒

  • 5篇江西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十届国际眼...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334只眼)急性PACG患者,对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与未脱离患者,对房角关闭范围,眼压控制水平及前房炎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4眼中65眼(19.5%)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脱离组房角关闭范围3-4个象限比例为84.6%,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眼压≤10mm Hg比例为20.0%,比未脱离组高(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发生前房炎症比例为61.5%,比未脱离组高(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为早期诊断急性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胡锡彬何建中邱艳飞赖伟钟敏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闭角型青光眼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6%)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只眼(4%)因合并严重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故视力无提高。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只眼(3.0%)。术后并发症:17只眼角膜可逆性内皮水肿(10.1%);8只眼前房有渗出反应(4.8%);5只眼前房积血(3.0%);22只眼后囊膜混浊(13.1%);2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1.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邱艳飞何建中兰婷王丽华赖伟钟敏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高度近视硬核白内障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相关改进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住院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13例(226只眼),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仅切断内眦韧带下方部分约1/3,鼻黏膜与泪囊做成相对应的“n”形切口。单纯吻合前瓣后悬吊于骨孔上方骨膜,吻合口处留置导尿管1周。术后观察泪道是否通畅并随访2个月-3年。结果随访2个月以内术眼泪道全部通畅。2个月以上随访观察:痊愈208只眼(92.03%),好转15只眼(6.64%),无效3眼(1.33%)。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的成功率。
邱艳飞何建中何琼赖伟钟敏
关键词: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青光眼42例临床分析
赖伟何建中邱艳飞王红平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92例(98眼)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7例(7眼)对侧眼已失明的单眼患者均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积极抗炎治疗,并观察术后视力、瞳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98眼中93眼视力均有提高,5眼视力无恢复,术后视力(矫正后末次随诊视力)恢复情况:51眼(52.0%)〉0.3,32眼(32.7%)0.12-0.3,12眼(12.2%)0.02-0.1,3眼(3.1%)〈0.02。术后瞳孔均保持圆形或近圆形,18眼(18.4%)瞳孔缘与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局部小粘连。并发症:前房及人工晶状体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15眼(15.4%),眼压偏高7眼(7.1%),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或角膜水肿13眼(13.2%),少许前房积血11眼(11.2%),后囊膜混浊23眼(23.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手术效果良好。该手术对设备要求不高,患者手术费用相对廉价,在基层医院或对于相对较贫困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邱艳飞何琼何建中赖伟钟敏
关键词:葡萄膜炎粘连性小瞳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25G微创高速玻璃体切割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25G与23G高速玻切治疗孔源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眼科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因孔源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158眼(158例)随机分为两组。第Ⅰ组采用25G玻璃体切割术,第Ⅱ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术。检查在术后第1天、7天、半个月、1个月及3个月的术后视力,矫正视力,眼压,异物感,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对组内手术前、后视力、矫正视力及眼压采用配对t检验,视力、矫正视力及眼压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5G高速玻璃体切割具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创伤的优点。(2)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视力、一过性高眼压的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随访,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良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王红平何建中赖伟邱艳飞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眼科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138例共169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降低患者眼压,并对UBM检查发现的睫状体脱离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69只眼(急性发作期)中有43只眼并发睫状体脱离(25.44%);发生睫状体脱离者与未发生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比较,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巩膜与睫状体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厚度、小梁与睫状体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脱离患者前房角镜检查示房角均未完全关闭,至少有2个时钟点未关闭。结论:UBM可以对睫状体脱离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指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的治疗并随访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邱艳飞何建中兰婷王丽华赖伟钟敏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体脱离超声生物显微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OPCON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计,对眼压控制的33例(仅单眼急性发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及对侧临床前期眼和2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组和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有极显著性减少(P<0.01),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有显著性增加,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均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和细胞的形态改变、六角形细胞百分数下降等显著损害,损伤程度与眼压急性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仅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并未影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
邱艳飞何建中何琼赖伟钟敏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
康柏西普对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并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证实黄斑水肿的患者29例35眼。术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05ml康柏西普注射液,观察术眼手术前与术后3d、1周、1个月及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厚度(CMT)变化。结果术后3d、1周、1个月及3个月的BCV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1周、1个月及3个月的CMT与术前比较均大幅度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压检查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减轻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并发的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何琼何建中赖伟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射
3.2mm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硅油取出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3.2 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行3.2 mm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4个月,观察分析术后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56例患者中48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前指数者3例,0.01~0.05者5例,0.06~0.1者6例,0.2~0.3者19例,0.4~0.6者10例,0.6以上者5例。4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视网膜脱离。术中出现后囊破裂2例,将晶体植入睫状沟内。术中玻璃体腔出血1例,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后囊膜混浊10例,均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4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3.2 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掌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赖伟何建中邱艳飞
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硅油取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