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广法

作品数:67 被引量:4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肿瘤
  • 15篇直肠
  • 14篇肠癌
  • 13篇切除
  • 12篇手术
  • 10篇胃肠
  • 10篇肠肿瘤
  • 9篇直肠癌
  • 9篇间质
  • 9篇间质瘤
  • 9篇大肠
  • 8篇切除术
  • 8篇外科
  • 7篇直肠肿瘤
  • 6篇结直肠
  • 6篇杆菌
  • 6篇大肠癌
  • 5篇血清
  • 5篇胃肠道
  • 5篇胃肠道间质瘤

机构

  • 38篇复旦大学附属...
  • 20篇徐州市疾病预...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江苏省血吸虫...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7篇赵广法
  • 24篇师英强
  • 17篇傅红
  • 11篇杨晋川
  • 10篇周烨
  • 8篇杜春燕
  • 7篇王春萌
  • 6篇董锐增
  • 6篇刘加彬
  • 5篇余加席
  • 5篇李清国
  • 5篇李洪卫
  • 5篇叶延伟
  • 5篇娄培安
  • 5篇陈静贵
  • 5篇汪长健
  • 4篇章辉
  • 4篇朱荫昌
  • 4篇周艳秋
  • 4篇徐建国

传媒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校医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抗癌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族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 4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家族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频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6例(3.5%)符合国际遗传性胃癌协作组推荐的家族性胃癌标准。家族性胃癌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0.3岁,20.5%为早期,21.2%家系中伴胃外恶性肿瘤,而非家族性胃癌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7.3岁,12.4%为早期,7.9%家系中伴胃外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性胃癌中患者发病年龄呈逐代下降趋势,第一代患者平均年龄为58.3岁,第二代患者平均年龄为49.7岁,第三代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性胃癌家系中胃外恶性肿瘤常见为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其中结直肠癌、肝癌、白血病与非家族性胃癌家系胃以外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性胃癌与非家族性胃癌患者在性别、肿瘤位置、组织类型、病灶个数等方面与非家族性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性胃癌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年龄早,发病年龄逐代下降,家系成员中较常发生胃外恶性肿瘤。
董锐增叶延伟师英强赵广法傅红
关键词:家族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家系
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体会(附20例报道)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直肠癌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直肠癌行前切除术的25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54例患者有20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9d,平均7d,6例(30%)有直肠刺激征,6例(30%)有局部腹膜炎表现,5例(25%)表现为引流管早期有粪便样物流出,3例(15%)表现为恶心呕吐。18例经抗炎冲管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吻合口愈合,2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未发生围术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对直肠前切术后发生的吻合口瘘应遵循早期诊断、保守治疗为主、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以期尽早愈合。
黄海涛汪长健赵广法
关键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被引量:81
2004年
目的 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 (TME)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6 0 7例距肛缘 3~ 12cm的中下段直肠癌行TME技术的直肠癌前切除术 ,对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 %的病例同时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 5 .8% ,其中 6 8.6 %的病例通过单纯经双套管冲洗引流治愈 ,2 8.6 %需行横结肠造瘘术 ,两组的治愈时间无差异。年龄、吻合技术和糖尿病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5或 0 .0 1) ,而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预防性造瘘和术前放疗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结论 TME手术常规附加近端肠造瘘并无必要 ,对少数高危病例可能有价值。单纯经引流管冲洗可治愈大部分吻合口漏 。
赵广法师英强莫善兢
关键词: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手术中并发症吻合口漏结肠造口术
晚期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后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术前予以伊马替尼治疗,然后接受手术切除的晚期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伊马替尼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患者中,有3例为局部晚期原发肿瘤,10例为复发或转移患者。治疗有效(RD组)的5例中有4例、疾病进展(PD组)的8例中有1例共计5例(38.5%)患者肿瘤获得完全切除。RD组无疾病进展生存(PFS)为24.8个月,PD组的PFS为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和PD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晚期GIST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是可行的。
王春萌师英强叶延伟傅红赵广法周烨杜春燕董锐增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靶向治疗
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2006年
赵广法师英强
关键词:门静脉
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与修补被引量:2
2002年
肛门括约肌一旦发生损伤,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治疗是一临床难题,手术修补损伤的括约肌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的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不断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在诊断和外科治疗上均有不少进展,本文就肛管直肠测压、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和阴部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测定在术前检查中的价值,以及在急诊括约肌修补、损伤后期的括约肌修补和择期手术切断的括约肌修补技术上的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赵广法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
胃肠道间质瘤中伊马替尼耐药的信号转导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不同信号通路的特征,并初步探讨与伊马替尼耐药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 选取2003年11月至2008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GIST患者8份手术新鲜标本,检测其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s/Raf/MAPK和PI3/AKT两种信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KIT、P-KIT、MAPK、P-MAPK、p-AKT、p-MTOR、PCNA、BCL2)的表达.结果 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3例患者均存在1次突变,其中2例为KIT基因第11外显子缺失突变,另1例为KIT基因第13外显子点突变;1例伊马替尼原发耐药患者无KIT基因突变,1例继发耐药患者存在KIT基因2次突变;所有标本均未见PDGFRa基因突变.伊马替尼耐药的肿瘤标本磷酸化(p)-KIT和p-AKT表达水平强于伊马替尼敏感的肿瘤标本;KIT、MAPK、p-MAPK及p-MTOR在GIST标本中均有较强的表达,其表达强度在伊马替尼耐药标本与敏感标本间并无明显区别;而PCNA和BCL2则在不同治疗时间及不同部位的标本中表达有所差异.结论 Ras/Raf/MAPK和PI3-K/AKT/MTOR两条信号通路在GIST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KIT基因2次突变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与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形成密切相关.
王春萌师英强傅红赵广法周烨杜春燕叶延伟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信号通路
江苏省淮北地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研究被引量:54
2004年
目的 了解1999~2000年江苏省淮北部分地区发生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病例的病因与流行特点。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1999年共在9个县(区)报告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病例95例,死亡83例,病死率87.37%。6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男女之比为1:1.44,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占88.42%。2000年发生38例,死亡34例,病死率89.47%。引起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饮自来水、吃剩饭菜、厨房卫生差、生食瓜果和饭前便后不洗手。从2例重症患者及3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到O157:H7;宿主动物O157:H7携带率为9.62%(170/1767),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达99.41%(169/170)。从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菌株与家禽家畜分离的菌株属同一克隆群。结论 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由O157:H7引起的爆发疫情,其发生与宿主动物带菌率高且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高有密切关系,引起疫情的具体传播途径复杂多样,主要的感染危险因素与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不良有关。
汪华景怀琦李红卫倪大新赵广法顾玲杨晋川史智扬刘光中胡晓抒徐建国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急性肾衰粪便标本宿主动物并发
来源不明的腹腔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患者女,43岁。因发现腹腔肿块半年伴增大1个月,于2008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中于右下腹部扪及一约7cm×8cm大小肿块,未予重视,1个月前发现肿块逐渐增大致右下腹膨隆。半个月前当地医院CT扫描诊断为腹腔间质瘤。患者2002年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2008年6月因右下肢骨髓炎行切开引流术。体格检查:双侧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膨隆,可触及约7cm×8cm×8cm大小的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双侧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直肠指检阴性。
汪长健陈静贵吴江宏蔡宏王坚赵广法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腹腔肿块肿大淋巴结CT扫描诊断切开引流术无痛性肿块
胃肠间质瘤外科及靶向治疗与基因突变的研究
师英强杜春燕周烨朱雄增侯英勇周晓燕王坚杜祥傅红赵广法蔡国响王春萌陈治宇
本项研究以间质瘤临床治疗为中心,紧密联系间质瘤临床特点,分子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靶向治疗,形成一个间质瘤的系列分析,同时本实验从临床肿瘤的征象出发,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肿瘤的基因水平分析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最后结合...
关键词: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基因突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