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广泛性焦虑症伴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各63例,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诺氏(Naranjo’s)评估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4、8周末,两组HAMA、PSQI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HAMA、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伴失眠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有效缓解焦虑、失眠症状,而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邢效如赵新春王魁恩孙志
- 关键词:乌灵胶囊帕罗西汀安全性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3-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MB组45例,非CMB组为87例,对比分析2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比较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腔隙性梗死数目、脑白质改变、服用抗血栓药物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均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显示,CMB组较非CMB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脑白质改变、服用抗血栓药物及腔隙性梗死数目可能为CMBs的危险因素,防治上述因素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一定作用。
- 赵新春邢效如台立稳
- 关键词:脑微出血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卒中抑郁患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以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常规抗抑郁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 CA),巴塞尔指数(BI)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上述表格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量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均好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HAMD评分,Mo 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低频r-TMS可更显著改善PS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 邢效如赵新春王魁恩孙志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日常生活能力
- 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0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标准,对患者卒中后抑郁进行诊断,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和非抑郁(非PS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风险模型分析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60例患者中共有130例患者出现PSD,发生率为36.1%,在发病后的7d、14d、3个月、6个月、1年分别确诊15例、26例、35例、24例、30例。根据HAMD评分结果,130例PSD患者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有19例、82例、29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重大精神打击史、多发病灶、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PS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仅多发病灶、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PSD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3)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显示,与非PSD组患者相比,PSD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较高(P=0.000),而BI评分、MMSE评分显著较低(P=0.000),认知损害的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发生率较高,以中度抑郁为主,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病灶、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PS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 孙志邢效如揣兰香赵新春郝亚楠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 丁苯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酚软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增加,ADL总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赵新春邢效如台立稳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奥拉西坦注射液
- 癫痫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5年
- 癫痫是临床脑部疾患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复杂,治疗方式由传统的药物治疗逐渐发展到手术治疗、基因疗法、细胞移植及神经刺激等多种治疗方式,但目前仍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促进新的抗癫痫治疗手段的发展,本次研究对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发展进行综述。
- 赵新春邢效如
- 关键词:癫痫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