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明珠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人参
  • 6篇基因
  • 3篇植物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基因家族
  • 2篇皂苷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人参皂苷
  • 1篇蛋白基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洋参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机构

  • 1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广播电...

作者

  • 12篇张美萍
  • 12篇赵明珠
  • 11篇王义
  • 8篇王康宇
  • 6篇孙春玉
  • 4篇王艳芳
  • 2篇胡可心
  • 2篇陈静
  • 1篇陈光
  • 1篇刘伟灿
  • 1篇李凤华
  • 1篇陈旸
  • 1篇孙亮
  • 1篇尹锐
  • 1篇尹锐

传媒

  • 3篇中草药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D-Zip基因家族的结构、功能与表达模式被引量:16
2018年
HD-Zip基因家族作为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中HD-Zip基因家族的研究为主体,结合其在其他植物中的相关研究,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四个亚家族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的结构、功能与表达模式,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李俐王义王康宇赵明珠孙春玉林彦萍张美萍
关键词:转录因子
人参中核黄素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从人参中克隆出核黄素激酶基因,进行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方法根据人参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序列comp61599_c0_seq12,经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该序列3’末端缺失,利用3’RACE技术获得3’端序列;通过PCR技术获得人参核黄素激酶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Pg RFK,通过热激法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从人参中成功克隆出1条长度为1 200 bp的核黄素激酶基因,其编码399个氨基酸,同时成功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蛋白大小与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参核黄素激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别枫桥韩怡来刘铁鹰陈静王艳芳王艳芳王康宇尹锐赵明珠尹锐尹锐张美萍王义
关键词:人参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
西洋参不同组织部位中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皂苷含量与基因表达量之间相关性分析,获得西洋参中不同组织部位皂苷含量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之间联系。以四年生红果期西洋参的14个组织部位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法和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西洋参样本中6种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分组皂苷和总皂苷含量;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西洋参不同组织部位中7种(SQS,OSC,DS,β-AS,SQE,P450,FPS)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西洋参中7种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虽然参与人参皂苷合成,但是β-AS和P450基因的表达对单体皂苷,分组皂苷及总皂苷含量影响不显著;FPS,SQS,OSC,DS和SQE这5种基因表达对单体皂苷Re,Rg1,Rb1,Rd,分组皂苷PPD和PPT,单体总皂苷TMS和总皂苷TS含量影响显著或者极显著(P〈0.05或P〈0.01)。西洋参中部分单体皂苷,分组皂苷以及总皂苷的生物合成受着皂苷合成途径多种酶基因相互作用影响,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表达差异决定了西洋参中不同组织部位皂苷含量。因此,该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FPS,SQS,OSC,DS和SQE这5种酶基因是控制西洋参中皂苷合成的关键酶,它们通过集群协同表达互作的方式调控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
王康宇刘伟灿刘伟灿张美萍王艳芳赵明珠孙春玉胡可心王艳芳王义
关键词:西洋参实时荧光定量PCR
人参发状根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人参发状根具有生长速度快、激素自养、皂苷含量高等特点,是大规模生产人参皂苷的有效途径。本综述在发根农杆菌转化机理、诱导体系建立、发状根鉴定研究的基础上对Ri质粒作用机理、影响诱导率的因素、人参发状根的形态及分子鉴定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今后急需研究的几个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人参发状根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陆明海张美萍李俐王康宇赵明珠林彦萍孙春玉王义
关键词:人参发状根发根农杆菌RI质粒
药用植物中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WRKY转录因子是一类在植物中被广泛研究的基因家族,因其结构域N末端具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氨基酸序列而命名,该转录因子能识别结构基因序列中的W-box并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参与调控结构基因的表达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同时,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能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过程,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并成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WRKY转录因子的分类规则、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5种药用植物中WRKY基因家族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药用植物的WRKY基因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更为药用植物细胞工厂提供新思路。
于恩侯立贺刘涛胡健王义张美萍张美萍王康宇
关键词:药用植物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细胞工厂
吉林人参Do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种子发育、组织分化和代谢调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Dof基因家族在人参中的数量和功能,该文以人参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人参Do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其结构、进化、功能分化、表达模式及互作关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将人参Dof基因与已知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关联分析,最终筛选到参与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候选PgDof基因。结果表明,吉林人参Dof基因家族含有57条基因;PgDof基因均具有Zf-Dof保守基序,在进化上比较保守且分成5个组群;表达模式分析结果确定了PgDof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年生和不同农家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差异,同时通过"基因-皂苷含量""基因-基因"连锁分析,获得了PgDof14-1基因是参与调控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重要候选基因,并建立了该基因的人参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阳性发状根无性系。该研究为人参中Dof基因家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康宇郭彦秀马翀赵明珠赵明珠张美萍李凤华
关键词:人参功能基因基因表达
植物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8年
作为植物最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AP2/ERF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因其在基因育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倍受关注。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至少含有一段60个左右氨基酸构成的AP2保守结构域,根据结构域的数量和识别序列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AP2、ERF、DREB、RAV和Soloist 5个亚家族,且在拟南芥、水稻、玉米和番茄等植物中,AP2/ERF转录因子及其各个亚家族成员的数量各不相同。研究发现,AP2/ERF转录因子可通过响应乙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从而直接或间接参与种子发育过程、花和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建成等植物发育的多个进程;除了初生代谢,AP2/ERF转录因子还在植物次生代谢尤其是在调控药用植物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如青蒿素、紫杉醇和木质素)合成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有报道称拟南芥AP2/ERF基因具有正向调节抗灰霉病的功能,一些AP2/ERF基因也被报道在植物应对高盐、干旱、缺氧、低温等非生物胁迫方面具重要功能;另外,AP2/ERF类转录因子还参与了乙烯等介导的非生物信号传导。介绍AP2/ERF转录因子的结构分类特征、在不同植物中的数量分布,并阐述其在植物发育、次生代谢、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培育出兼具高产、抗病的实用型转基因作物提供理论依据。
张麒陈静李俐赵明珠张美萍张美萍
关键词:转录因子植物发育次生代谢胁迫应答信号传导
人参质体ATP/ADP转运蛋白基因PgAAT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克隆人参Panax ginseng中质体ATP/ADP转运蛋白基因(ATP/ADP transporter protein,AATP),为深入研究其在人参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人参14个组织部位转录组测序的转录组数据库,通过与NCBI下载的其他植物中AATP的m RNA序列进行本地Blast比对,从中筛选出质体ATP/ADP转运蛋白基因。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该基因的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信息。利用人参14个组织部位的转录组数据库分析该基因在人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 获得人参AATP1基因全长c DNA,命名为Pg AATP1,该基因长度为1 866 bp,编码621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7 897.23,等电点为9.58。该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质体ATP/ADP转运蛋白比较类似,分析发现Pg AATP1在人参中所有组织中表达量均比较高,在果肉和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g AATP1基因在茉莉酸甲酯处理条件下表达持续上调。结论 获得Pg AATP1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在淀粉合成旺盛的组织中表达量较高,且响应茉莉酸甲酯处理。
陈静李纯肖逸凡孙春玉孙春玉王艳芳王康宇王义赵明珠
关键词:人参生物信息学茉莉酸甲酯
植物中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基因开关,它开启和关闭基因的功能活性,并含有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这些元件是参与转录启动和调控的蛋白质的结合靶标。组成型启动子的使用会对非靶标生物或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能够提供获得更多机会参与控制基因表达,并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基于启动子在表达部位的特异性,综述了植物中新鉴定的根、花、种子、果实、维管束和绿色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陈建琦赵明珠王义王义
关键词: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植物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
不同采收期藜麦苗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以3个品种的藜麦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6个采收期的株高、鲜重、真叶数、含水量、纤维素、总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旨在阐明藜麦苗的营养价值,探讨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藜麦苗营养成分的差异,确定适合食用的采收期及品种。结果表明:藜麦苗的株高、鲜重、真叶数随着采收期延长而递增,但含水量递减。纤维素含量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而递增;16种氨基酸含量均在第28,33,38天较高,总量递减;总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含量均在第28,38天较高,在第48,53天时较低;矿物质含量的变化与采收期无明显关系。综上,第38天为综合效益较高的采收期;第28天的藜麦苗营养最优,最适食用,但产量低,不建议大批量采收;在第43天以后,特别是第53天营养成分低,纤维素含量最高,不适合采收。与加拿大品种QC5相比,山西的QF3和内蒙的QM1两个品种藜麦苗更适合食用。
周彦航陆明海姜悦赵明珠陈光张美萍王义
关键词:采收期营养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