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蔚明

作品数:136 被引量:433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7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7篇乳头
  • 57篇瘤病毒
  • 40篇乳头瘤
  • 40篇乳头瘤病毒
  • 38篇细胞
  • 35篇基因
  • 28篇人乳
  • 25篇人乳头瘤
  • 25篇人乳头瘤病毒
  • 24篇疫苗
  • 23篇病毒
  • 21篇乳头状
  • 21篇乳头状瘤
  • 21篇乳头状瘤病
  • 21篇乳头状瘤病毒
  • 21篇免疫
  • 18篇宫颈
  • 14篇蛋白
  • 12篇腺病
  • 12篇腺病毒

机构

  • 108篇山东大学
  • 25篇山东医科大学
  • 6篇山东大学第二...
  • 5篇山东省立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曼尼托巴大学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菏泽市立医院
  • 2篇济南市第五人...
  • 2篇山东省血液中...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136篇赵蔚明
  • 95篇于修平
  • 80篇周亚滨
  • 65篇齐眉
  • 62篇栾怡
  • 51篇贾继辉
  • 40篇卞继峰
  • 35篇王红
  • 22篇董杰德
  • 11篇宋长芹
  • 11篇刘娟
  • 11篇程轶喆
  • 10篇杨海宁
  • 9篇张茂修
  • 9篇于晗
  • 9篇唐伟
  • 9篇郑燕
  • 7篇耿昭
  • 7篇于瑾
  • 7篇阎世坤

传媒

  • 28篇山东大学学报...
  • 16篇中华微生物学...
  • 16篇山东医科大学...
  • 8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中国病毒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2...
  • 3篇山东免疫学会...
  • 2篇国外医学(病...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国外医学(肿...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微...
  • 2篇2012全国...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山东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17篇2004
  • 18篇2003
  • 12篇2002
  • 9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性tRNAser对人乳头瘤病毒E7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细胞中特定外源性tRNAser(CGA)的表达对HPV6bE7蛋白转译的影响,为研究HPV抗原表达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SVtRNAser(含人tR-NAsercDNA的全部序列)、pcDNA3-WtE7(含野生型HPV6bE7ORF)、pcDNA3-HuE7(含优化密码人源化HPV6bE7ORF),EcoRI酶切鉴定pSVtRNAserKpnI和EcoRI双酶切鉴定pcDNA3-HuE7和pcDNA3-WtE7。将质粒DNApSVtRNAser分别与pcDNA3-WtE7或pcDNA3-HuE7混合,脂质体介导共转染COS-1细胞。转染后48h,做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正确。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野生型E7基因单独转染组相比,pSVtRNAser与pcDNA3-WtE7共转染的COS-1细胞中,E7蛋白的表达增强。pcDNA3-HuE7质粒单独转染的COS-1细胞中优化密码E7基因可获得有效表达,共转染后,荧光阳性细胞未见明显增多。South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400bp处可见特异DNA条带,说明质粒pSV2tRNAser已转入COS-1细胞。结论:补充外源性pSVtRNAser对COS-1细胞中野生型HPV6bE7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
赵蔚明卜淑蕊王红刘文军于修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基因表达E7丝氨酸
子宫颈鳞癌 Rb 基因与 HPV16 E7 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analysisof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SSCP)以及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3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Rb抑癌基因及HPV16E7癌基因进行分析。结果3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未检出Rb基因突变或缺失;20例癌组织中检出HPV16E7DNA,阳性率为67%。提示HPV16E7癌基因与子宫颈鳞癌密切相关。子宫颈鳞癌中Rb基因结构异常并不常见,而且与HPV16E7基因的存在状况无明显相关性。
赵蔚明于修平周亚滨周亚滨董杰德司静懿董杰德阎世坤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致癌基因
58型人乳头瘤病毒早期蛋白E7对细胞周期蛋白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高度相关。继HPV16、18之后,HPV58是亚洲地区引发宫颈癌的第三大高危型H...
张魏芳赵蔚明于修平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CDK2
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现今国内对汉坦病毒(HV)的分型主要依据血清学方法,但都存在一些问题:空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血凝抑制实验(HI),较费时且费用较高,结果判定和解释有困难,因此,难以推广;比较可靠、经济的方法是以单克隆抗体(...
贾继辉于修平王勇卞继峰赵蔚明周亚滨栾怡齐眉杨海宁张茂修
文献传递
酵母朊蛋白Sup35NM体外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酵母朊蛋白Sup35在近似于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阐明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机制提供材料和线索。方法在E.coli中表达Sup35蛋白的NM段,并用Ni2+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不同的时间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圆二色谱检测以及蛋白酶K消化试验,同时利用硫黄素(thioflavin T,ThT)结合试验对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检测。结果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出Sup35NM重组蛋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Sup35NM蛋白在PBS(pH7·4)缓冲液中发生聚集时的形态变化,圆二色谱检测显示该过程伴随蛋白结构由α-螺旋到β-折叠的转变。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酶K消化的特性。ThT结合试验提示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在经过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后达到平台期,纤维形成的速率会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加快。结论酵母朊蛋白Sup35NM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极易发生聚集,聚集物具有淀粉样纤维性质,Sup35NM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淀粉样变成核聚集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魏海燕刘英霞王健伟屈建国赵蔚明于修平洪涛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朊病毒酵母菌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蛋白质基因L_1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1992年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含有两个晚期开放读码框(L_1ORF和L_2ORF),L_1ORF编码主要衣壳蛋白,我们用质粒pHPV16、p16L_2BX_5和pATH,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含有HPV16个长L_1ORF序列的基因克隆p16L_1BN(5071—253),它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产生分子量约90KD的含有E. coli trpE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可被抗牛乳头瘤病毒的抗体识别,这说明克隆p16L_1BN能有效表达,基因产物具有乳头瘤病毒型的共同抗原的性质。
于修平赵蔚明董杰德赵立新陈晨华StevenA.Jenison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人乳头瘤病毒
HPV58 E6体外降解p53蛋白作用的研究
2002年
通过PCR方法从人乳头瘤病毒 5 8型 (HPV5 8)全基因克隆中扩增出HPV5 8E6基因片段 ,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的T7启动子下游 ,并在体外转录成mRNA后 ,在源自网织红细胞的翻译缓冲液中成功表达了含有生物素标记的HPV5 8E6蛋白 ,并在体外成功发现HPV5 8E6能够降解p5 3蛋白 ,从而推断结合并降解p5 3蛋白是其致癌作用的关键环节 。
杨海宁于修平卞继峰JasonJChen赵蔚明贾继辉周亚滨刘颖栾怡齐眉
关键词:体外降解P53蛋白乳头状瘤病毒抑癌蛋白
人源化BPVL1-GFP融合基因的构建以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瞬时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构建牛乳头瘤病毒晚期基因L1-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自细胞水平探讨优化密码对晚期基因L1蛋白瞬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优化密码人源化BPVL1(hL1)基因。TA克隆后,酶切释放hL1基因,定向插入质粒pET30a/NM-GFP的BamHI、SacII位点,获得正确框架的hL1-GFP融合基因。再用BamHI、NotI酶切释放hL1-GFP融合基因,与pcDNA3载体定向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1-GFP。同法克隆获得含野生型BPVL1-GFP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3/wL1-GFP。用质粒DNA分别在体外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1细胞和Wish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含wL1-GFP、hLI-GFP的真核表达载体,与pcDNA3/wL1-GFP相比,pcDNA3/kL1-GFP在COS-1细胞、WISH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结论:优化密码能提高乳头瘤病毒L1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表达。
王红赵蔚明周亚滨贾继辉孙建芝于修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基因L1密码子
SARS冠状病毒M基因片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抗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获得纯的重组SARSCoVM蛋白,并初步测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方法:软件分析SARSCoVM蛋白富含免疫表位的片断,体外合成编码SARSCoVM蛋白15-170aa序列的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合成DNA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5X-1,构建重组质粒pGEX-SARSCoVM。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GST-SARSCoVM重组融合蛋白,分离纯化GST-SARSCoVM蛋白,利用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试验检测抗SARSCoVM抗体。结果:GST-SARSCoVM蛋白分子量为43kD,纯化的GST-SARSCoVM蛋白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SARSCoVM抗体,53例正常成人献血者血清未检出SARSCoVM抗体。结论:SARSCoVM蛋白表达成功,在健康人血清中未检出SARSCoVM抗体。
栾怡于修平赵蔚明张静周亚滨齐眉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科病毒
促进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表达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促进乳头状瘤病毒(PV)晚期基因L1的蛋白表达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途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将含人源化优化密码BPVL1-GFP融合基因(HL1-GFP)和野生型BPVL1-GFP融合基因(WL1-GFP)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单独转染或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L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半定量RT-PCR分析不同PV L1基因mRNA的表达。BALB/c小鼠股四头肌内分别接种野生型、优化密码L1 DNA疫苗,同时将L1 DNA疫苗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混合后接种小鼠,观察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野生型WL1-GFP融合基因在HaCAT细胞中未能有效表达,优化密码HL1-GFP基因在HaCA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但两者在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L1-GFP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细胞中L1蛋白的表达较单独转染WL1-GFP基因时增强。动物DNA免疫结果表明,优化密码HL1 DNA疫苗接种可使小鼠特异性L1中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而野生型WL1 DNA疫苗接种组小鼠仅产生低滴度的L1抗体,WL1 DNA疫苗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混合接种使小鼠的L1抗体水平增加。结论优化密码能显著促进乳头状瘤病毒晚期基因L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和DNA疫苗的免疫反应;补充外源tRNAser基因能够提高野生型L1基因的蛋白表达和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王红赵蔚明齐眉周亚滨栾怡程轶喆于修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L1基因TRNA蛋白表达DNA免疫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