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丽丽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痴呆
  • 4篇住院
  • 4篇护理
  • 3篇抑郁
  • 3篇老年
  • 3篇痴呆患者
  • 2篇心理
  • 2篇抑郁症
  • 2篇情绪
  • 2篇住院老年
  • 2篇老年痴呆
  • 2篇老年期
  • 2篇老年期痴呆
  • 2篇干预
  • 1篇心理干预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症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症状
  • 1篇支持性心理干...

机构

  • 7篇上海市长宁区...
  • 2篇上海市虹口区...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7篇邓丽丽
  • 5篇李华
  • 4篇倪芸
  • 2篇袁倩
  • 2篇吴冰
  • 2篇季海峰
  • 1篇陈洁
  • 1篇胡艳华
  • 1篇耿丽
  • 1篇廖秋菊
  • 1篇刘丽
  • 1篇吴小平

传媒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将上海市某区2所医疗机构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6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于患者家属接待日由护士进行日常护患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焦虑症状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P<0.01),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实施短期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但对抑郁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建议延长干预和观察时间以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李华常亭玲孙谷珍倪芸邓丽丽吴小平陈若虹
关键词:老年痴呆监护人焦虑抑郁支持性心理干预
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探究被引量:2
2022年
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the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CANMAT)指南对心境障碍的治疗具有全球性指导作用,该指南的特点是其治疗方案的推荐为基于证据质量等级和临床专家的共识的循证线索。然而,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治疗证据比在一般成年人中更有限,且在这些人群中治疗中断的风险往往更高,从而导致治疗受限。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习俗不同,其中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后才能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期抑郁的治疗。
朱云程薛连学江茜茜杜文永邓丽丽季海峰
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指南对围产期妇女抑郁症的治疗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CANMAT)指南对抑郁障碍(MDD)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其中包括对围产期妇女这一特殊人群。治疗方案的推荐是基于证据质量和临床专家的共识而建立。然而,在这特殊人群中治疗的证据比在一般成年人中更为有限,且在这些人群中治疗中断的风险往往更高、治疗受限更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习俗不同,其中很多问题需要梳理、整理后才能适用于我国围产期抑郁的治疗落地。
朱云程江茜茜季海峰薛连学邓丽丽刘丽
关键词:抑郁障碍围产期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方法对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7-9月在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41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19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老年期痴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自我角色认同干预,为期12周。采用激越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12周时对患者进行测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6周时CMAI总分、躯体性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时CMAI总分、躯体性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行为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6、12周的CMAI总分及各分项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6周后躯体性攻击行为评分,干预12周后的CMAI总分、躯体性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及语言性激越行为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症状。
李华邓丽丽常亭玲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激越行为
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护理特点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和护理特点。方法使用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总体衰退量表(GDS)对252例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总体衰退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及护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252例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以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多见,分别占39.7%,28.6%,37.3%,38.9%。32.1%患者有幻觉、妄想、激惹等精神症状。视力、听力中度下降分别为47.62%,68.65%。84.5%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总体衰退5级以上占95%,其中7级占46%,6级占38.5%。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总体衰退严重,日常生活基本依赖他人照护。患者除疾病护理外,需要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李华邓丽丽常亭玲倪芸陈洁廖秋菊袁倩
关键词:痴呆护理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惩罚性登记报告方法,登记调查2家医疗机构252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1年时间内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以及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同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住院时间、健康状况,并对其生活自理能力、总体衰退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52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1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91起,平均每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0.8次,并造成7例患者死亡。护理不良事件以院内感染、伤害、导管护理、用药护理、约束带使用和皮肤护理事件为主,分别占护理不良事件总数的28.6%、15.5%、5.6%、5.2%、4.4%、4.0%。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评估不到位、沟通不良、护理措施不当、护理不到位、培训不到位。此外,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自理能力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影响。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原因除护理人员因素外,还与自身的健康状况与疾病特征有关。
李华慕琍萍常亭玲孙谷珍倪芸邓丽丽耿丽吴冰陈若虹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人员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护理人员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调查上海某区2家医疗机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病房的护士、护理员及家属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同时使用抑郁和工作耗竭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护士抑郁评分与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两次评估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员在上岗之初与上岗后3个月的抑郁评估评分与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1),但情感耗竭、人格解离评分水平增高(P<0.05);家属在患者入院初期时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后(P<0.01),情感耗竭在患者住院后3个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住院后,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而护士的抑郁及工作耗竭始终处较高水平,护理员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可增加患工作耗竭症的风险。
李华常亭玲慕琍萍袁倩邓丽丽吴冰倪芸胡艳华
关键词:老年痴呆抑郁症状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