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胃癌53例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行胃癌手术治疗的年龄≤35岁的青年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不适最常见,占77.4%,男女之比为1:1.65,肿瘤部位以胃窦部常见。病理分类弥漫型癌占81.1%,TNM分期Ⅲ~Ⅳ期病例占83%;84.9%原发灶穿透浆膜(T_(3-4));77.4%患者伴淋巴结转移(N_(1-3));32.1%伴有远处转移(M_1)。全组根治手术率64.2%。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22.6%和18.3%。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手术性质、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胃癌以女性和弥漫型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分期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TNM分期、手术性质及术后辅助化疗是评价其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 邢艳敏谢广茹潘战宇孙海燕刘东颖
- 关键词:胃肿瘤青年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非免疫抑制相关的脑原发淋巴瘤1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9例无免疫抑制患者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运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男7例,女12例,中位年龄55岁。全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0%、39.7%和13.2%,中位生存期(MST)22个月;单病灶12例,多病灶7例。病理检查为B细胞来源者占94.7%(18/19),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为主。16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全组共2例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经Log-rank检验:病灶的单发或多发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近年免疫功能正常人群脑原发淋巴瘤发病率上升,疗效不理想,多病灶患者预后不良。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极为重要,临床采用以HD-MTX为基础的化疗+放疗策略,可提高脑原发淋巴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 邢艳敏姜战胜李燕巍谢广茹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淋巴瘤预后
- 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与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有利证据预测及预防肝转移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1995年收治的143例直肠癌患者,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间隔时间与肝转移方式的危险因素。结果原发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合并肝外转移情况与间隔时间有独立相关性。而肿瘤侵犯深度则是肝转移方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们可以用原发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合并肝外转移情况估计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间隔时间,而肿瘤侵犯深度可用来估计肝转移方式。
- 孙海燕王言青邢艳敏谢广茹
- 关键词:直肠癌肝转移
- 28例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8例经病理证实为PMEC患者临床资料。全部均行X线、CT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例行PET-CT检查。其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7例。结果:全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6~73岁,平均53岁。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2~113个月),至随访截止,死亡13例。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53.4%、44.5%。结论:PMEC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确诊主要依赖术后病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预后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其它因素包括病理或临床分期。短期复发与远处转移亦可见,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恶性程度仍待确定。
- 姜战胜邢艳敏兰岚谢广茹
- 关键词:肺肿瘤黏液表皮样癌
- 上皮样肉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特点、治疗模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E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随访情况。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1.5岁。肿瘤发生于上肢6例,下肢4例,腰背部3例。全组除1例患者因远处血行转移行姑息化疗外,其余1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5例,放疗+化疗1例。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3例ES患者中,12例为单发肿物,肿物平均直径为(6.07±1.34)cm;有6例(46.2%)患者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随访患者中,5例(50.0%)出现肿瘤局部复发,3例(30.0%)出现远处转移,其中以肺转移最常见;4例患者于术后2年内死亡。全组患者术后1、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4.5%、27.3%和9.1%,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结论ES临床罕见,易发生局部复发、淋巴结扩散和(或)远处转移,患者预后不佳。明确诊断需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仍是ES的主要治疗方式。
- 邢艳敏潘战宇李燕巍孙海燕姜战胜谢广茹
- 关键词:肉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