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义兰
- 作品数:62 被引量:2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EBV包膜糖蛋白gp350抗原表位及其单克隆抗体
- 本发明涉及一种EBV包膜糖蛋白gp350抗原表位及其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的VHCDR1‑3和轻链可变区的VLCDR1‑3,其中所述VHC...
- 刘如石邱义兰
- 莴苣大孢子发生过程中钙的分布动态被引量:6
- 2005年
- 莴苣胚囊发育为蓼型,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中只有合点端的一个大孢子可继续发育,其余3个大孢子从珠孔端依次退化。大孢子母细胞中的钙沉淀颗粒很少,减数分裂后的四分体中的钙沉淀颗粒稍有增加。以后,4个大孢子中的钙沉淀颗粒在数量上有明显差异:即将退化的大孢子中钙明显减少,而未退化大孢子细胞质中则保持有较多的细小钙沉淀颗粒。大孢子的退化是一种细胞程序死亡现象,细胞中的钙浓度降低时可能启动了大孢子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而细胞中的钙浓度高时则保持大孢子细胞的继续发育。文章首次揭示了大孢子发生过程中钙的分布特征。
- 邱义兰刘如石谢潮添杨延红葛丽丽田惠桥
- 关键词:莴苣大孢子大孢子发生钙
- 毕赤酵母发酵生产颗粒性乙肝表面抗原的条件优化(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有效准确的诊断和预防性疫苗是阻止其流行的主要手段,乙肝表面抗原是诊断试剂和疫苗的主要成分。本试验在构建稳定表达HBsAg的毕赤酵母菌株后,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摇瓶分批培养方法,探讨了不同培养基、溶解氧、诱导物甲醇的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菌体生长与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在10L发酵罐上采用分批补料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进行扩大培养生产重组HBsAg。结果表明,FBS无机盐合成培养基是理想的工业发酵培养基,溶解氧对菌体的生长与表达有显著的影响,甲醇诱导最佳终浓度为1%(V/V),发酵的最适pH值为5.4~6.0。发酵罐放大培养后,ELISA和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HBsAg获得了高效表达,最终菌体生物量达到310 OD600,表达量达到27mg/L。电子显微镜观察表达重组乙肝抗原可以自组装为22nm类病毒颗粒,为HBV的新一代早期血清学诊断和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刘如石林亲录孙意邱义兰徐甜丁海郭向荣
- 关键词:发酵参数毕赤酵母重组乙肝表面抗原
- Asp.niger No.3液态发酵生产单宁酶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种类和比例及不同起始pH值等因素对黑曲霉生产单宁酶的影响;并考察了豆粕+NH4NO3分别与单宁、K2HPO4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碳源、氮源种类和比例、不同起始pH值等因素对黑曲霉生产单宁酶的影响较大,单宁1.25,小麦粉0.35,豆粕0.67%,NH4NO3 0.05%,K2HPO4 0.035,pH6.0为产酶的适宜条件,最高酶活达到144. 25U/100ml发酵液,酶比活为17.71。豆粕+NH4NO3、单宁、小麦粉对产酶有极显著影响;豆粕+NH4NO3与K2HPO4的交互作用极显著,与单宁的交互作用显著。本文还探索了菌丝生长与产酶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曲霉产单宁酶属于生长偶联型。
- 刘如石李清明谢达平邱义兰
- 关键词:单宁酶液态发酵菌丝生长产酶
- 莴苣花药发育过程中钙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5年
- 减数分裂前,莴苣花药中的钙颗粒很少。减数分裂后,花药绒毡层细胞中的钙颗粒明显增加, 同时在花药药室基质中也出现许多细小的钙颗粒。刚从四分体中释放出的小孢子内钙颗粒很少,伴随着花粉外壁物质在小孢子表面的沉积,钙颗粒开始积累在花粉壁部位。随后,小孢子中开始出现钙颗粒。当小孢子开始形成液泡后,钙颗粒向其中聚集,伴随着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体积较大的钙颗粒主要集中在液泡中,而细胞质基质中的钙颗粒很少。随着二胞花粉中的大液泡消失,花粉细胞质中的钙颗粒变得很少。在以后的发育中,只有花粉壁中积累较多的钙颗粒。在莴苣花药发育过程中,钙与绒毡层细胞的退化和小孢子液泡形成以及二胞花粉中大波泡的消失有关。而花粉外壁表面积累丰富的钙与以后花粉的萌发有关。
- 邱义兰刘如石谢潮添杨延红徐青田惠桥
- 关键词:莴苣花药花粉钙发育过程花粉外壁减数分裂
- 特异结合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的抗人 HFABP 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号为CCTCC NO:C2014196,其是用纯化的重组表达HFABP作为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
- 刘如石邱义兰廖旻晶邱果
- 一种抗人降钙素原蛋白N末端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7H8的制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抗人PCT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单克隆抗体7H8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密码子优化后的人PCT全基因序列,以纯化的人PCT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及筛选,获得了能够...
- 刘如石郑姣李晓丹廖旻晶吴意邱义兰何赛
- 一种适于美国红枫组织快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红枫组织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美国红枫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2)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5-30天;(3)在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20-40天;(4)在生...
- 邱义兰刘如石廖旻晶
- 白菜核雄性不育系可育和不育花药中Ca^(2+)的分布被引量:18
- 2005年
- 研究了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Makino)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中 Ca2+的分布特征。在可育花药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后花药壁细胞中钙颗粒明显增加。早期小孢子开始积累钙颗粒并特异性地附在小液泡膜上。小孢子分裂后,大液泡消失过程中又伴随着许多钙颗粒附在小液泡膜上,显示出Ca2+与花粉中液泡的形成和分解有关。在不育花药中,最早出现的钙颗粒异常分布是在小孢子母细胞的胼胝质壁中积累了较多的钙颗粒。然而,在小孢子细胞质中钙颗粒一直很少,也不形成大液泡,最后通过细胞质收缩的方式败育。这是首次发现Ca2+参与调控花药发育过程,其异常分布与花粉败育密切相关。
- 谢潮添杨延红邱义兰葛丽丽田惠桥
- 关键词:白菜花药雄性不育CA^2+
- 人β-actin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 2012年
- 为获得分泌抗人β-actin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人β-actin蛋白,以纯化的人β-actin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的融合及筛选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人β-actin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2B4。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cAb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适用范围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 kDa,可溶于8 mol/L尿素;杂交瘤细胞上清的抗体效价为1×105,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107;间接ELISA结果表明,杂交瘤细胞在体外传20代或液氮冻存3个月后,分泌的抗体效价不变;37℃保存24 h后,抗体的效价开始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识别人、鼠、兔和鱼的β-actin蛋白,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2B4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吴俊文许凤熊璎珞鲁健邱义兰刘胜姿李烨刘如石
- 关键词:原核表达电洗脱单克隆抗体Β-AC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