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俊国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3篇血清
  • 3篇食管
  • 3篇淋巴
  • 3篇免疫
  • 3篇骨髓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三碘甲状腺原...
  • 2篇食管鳞癌
  • 2篇脱氨酶
  • 2篇侵犯
  • 2篇肿瘤
  • 2篇腺苷
  • 2篇腺苷脱氨酶
  • 2篇鳞癌
  • 2篇淋巴细胞
  • 2篇结核
  • 2篇结核性

机构

  • 21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邯郸市传染病...
  • 2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1篇邵俊国
  • 10篇焦文静
  • 8篇马鸣
  • 7篇张金艳
  • 5篇黄秀香
  • 4篇郭秀娟
  • 4篇张萍
  • 3篇马景枝
  • 2篇丁雅雯
  • 2篇张洪涛
  • 2篇朱秀丽
  • 2篇王君义
  • 2篇刘金艳
  • 1篇赵斗贵
  • 1篇刘亚林
  • 1篇王小珏
  • 1篇霍岩岩
  • 1篇张海青
  • 1篇曲婵娟
  • 1篇刘志广

传媒

  • 4篇癌变.畸变....
  • 3篇河北医药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横纹肌肉瘤患儿治疗缓解后再发B-ALL一例
2023年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为儿童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多见[1]。第二肿瘤是指同一脏器不同部位或不同脏器,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原发肿瘤。横纹肌肉瘤治疗缓解后再发血液系统第二肿瘤目前报道相对较少。我院儿科收治一例经病理检测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患儿,经规范放化疗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短期内再发B表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phenotyp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现将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马鸣龚佳雨焦文静邵俊国李丽霞朱秀丽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儿童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联合监测尿液管型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管型是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远曲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结合物,在尿中出现常提示肾实质的损害,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分析技术配合快速荧光染色和电阻抗原理对尿中有形成分进行染色以激光散射光强度、散射波幅及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等。是目前一种自动化高、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标本的过筛性检测仪器。
邵俊国周振东宋巧云马景枝
关键词:管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核素心室造影判断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报道了 8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 11例正常人核素左心室功能测定 ,并将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参麦注射液和一般治疗。结果显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经治疗逐渐恢复。两组间比较 ,参麦注射液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王富军邵俊国李星涛李金凤刘亚林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核素心室造影左心室
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被引量:3
2011年
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结果重复性良好、精密度、准确度高等优点。在提高检验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使用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要全面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笔者体会如下。
邵俊国周振东宋巧云马景枝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DLBCL侵犯骨髓的准确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DLBCL患者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分析DLBC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流式细胞学、荧光原位免疫杂交及其他相关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特征。结果59例发生骨髓侵犯的DLBCL患者多数表现为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有43例(72.88%)外周血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瘤细胞。59例患者骨髓涂片中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10%的有31例(52.54%)。瘤细胞侵犯骨髓方式以弥漫性增生为主,造血组织明显减少或缺乏。免疫组化染色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示,淋巴瘤细胞CD20、CD19、CD79b及cCD79a均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表达HLA-DR、CD22、sIgM、CD43、CD10、FMC7及CD123,均不表达CD38、TdT、CD103、CD25、CD3、CD2、MPO、CD33、CD13、CD7及CD56。12例患者进行FISH检测均未见C-myc基因重排。结论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并结合免疫表型检测是DLBCL患者准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丁雅雯王芃堉焦文静邵俊国马鸣
关键词:骨髓检查免疫表型分型
白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CDR2、MDR1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基因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情况。结果 115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半数抑菌范围为5μg/mL,90%抑菌范围为126μg/mL;其中76株敏感,39株耐药,敏感率为66.1%,耐药率为36.8%。CDR2基因△CT值敏感株组为9.33±3.21,耐药株组为7.49±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CDR1基因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耐药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与CDR2高表达有关,与CDR1和MDR1表达无关。
邵俊国魏媛媛张金艳冯鑫张洪涛刘志广李筱芳
关键词:念珠菌耐药基因氟康唑
胃癌细胞侵犯骨髓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胃癌骨髓侵犯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特点,筛选对胃癌细胞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30例胃癌发生骨髓侵犯患者,收集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生化及骨髓等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上述患者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提示胃癌细胞骨髓侵犯中的意义。结果:与未发生骨髓侵犯的Ⅳ期胃癌患者相比较,发生骨髓侵犯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EA及CA72-4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D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88),且阳性似然比最高。同时,两组患者外周血幼红、幼粒细胞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骨髓侵犯患者的部分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较未发生骨髓侵犯患者异常检出率更高且变化更为明显,上述指标对骨髓侵犯具有提示意义。
马鸣丁雅雯焦文静何京崔雯瑄邵俊国于浩淼张金艳
关键词:胃癌骨髓侵犯凝血功能ROC曲线
1例D-二聚体高于FDP结果分析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其升高的特征性表示体内有继发性纤溶亢进出现[1].FDP是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
邵俊国
CRP在麻疹肝损害分级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易发生肝损害。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抵抗力降低,有利于细菌和麻疹病毒共同感染,导致患者的CRP出现异常。本研究将探讨麻疹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与CRP的水平的关系。
邵俊国黄秀香张萍章健田楠楠叶迎宾
关键词:CRP麻疹
三株肺腺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2015年
目的:制备肺腺癌单克隆抗体,筛选具有较高肺癌亲和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一组肺转移腺癌H2009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一定通量的细胞ELISA正、负筛选,初步确定抗体的肺癌特异性,经过色谱技术获得高纯抗体,免疫印迹确定抗体识别细胞膜蛋白分子量大小,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组化进一步分析对肺癌组织结合的特异性。结果:筛选出19株高结合肺腺癌细胞系,弱结合或不结合正常肺上皮细胞的杂交瘤,类别鉴定均为Ig M,通过亲硫色谱纯化杂交瘤培养上清获得高纯度抗体,其中三株抗体7C1、9H4和11C10均识别细胞膜蛋白,分子量介于20-110 k D,条带清晰,经病理组织验证7C1和9H4具有较好的肺癌组织亲和性,而对正常肺上皮阴性或弱染色;单抗11C10除结合肺癌上皮组织外,对肺正常上皮和乳腺正常上皮细胞也呈一定阳性反应,结合蛋白低水平泛表达于上皮来源细胞。结论:通量筛选出三株杂交瘤,初步确定具有较好的肺腺癌特异性,为深入探讨它们识别的抗原及相关的肺癌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曲婵娟邵俊国易玲闫卓红王小珏韦攀健周丽娟张海青张洪涛
关键词:肺腺癌支气管上皮细胞免疫印迹免疫组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