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郁标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地质
  • 2篇地铁
  • 2篇数字化
  • 2篇全站仪
  • 2篇自动化
  • 2篇城市地质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下空间
  • 1篇地下空间开发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基础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平台
  • 1篇信息平台建设
  • 1篇三维地质
  • 1篇市政
  • 1篇市政工程

机构

  • 8篇上海市地质调...

作者

  • 8篇郁标
  • 4篇郁钧
  • 3篇詹龙喜
  • 2篇许准
  • 2篇刘映
  • 2篇杨丽君
  • 1篇李勤奋
  • 1篇杨振涛
  • 1篇黄小秋
  • 1篇黄新才
  • 1篇姚荷孙
  • 1篇沈建平
  • 1篇宋博
  • 1篇严学新
  • 1篇熊福文
  • 1篇魏子新
  • 1篇李晓东
  • 1篇王如路
  • 1篇庄一兵
  • 1篇张亚琴

传媒

  • 5篇上海地质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被引量:34
2009年
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城市地质工作模式,这是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模式,是围绕城市地质数据中心,建立城市地质数据采集与处理、城市地质数据管理维护、城市地质数据分析应用、城市地质信息共享与服务、城市地质成果汇报与展示等几个主要信息化环节。城市地质信息化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
刘映尚建嘎杨丽君郁标花卫华杨振涛
关键词:城市地质信息化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上海市地铁一、二号线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魏子新宋博王如路詹龙喜李勤奋姚荷孙黄小秋严学新李晓东熊福文沈建平郁标
该项目通过大量科研成果和监测资料的综合利用与系统分析,以城市地面沉降与地铁隧道变形为研究主线,对城市地面沉降与地铁隧道变形的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它们之间内在的成因联系、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城市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研...
关键词: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
连续跟踪数字化三维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连续跟踪数字化三维自动化监测系统是监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詹龙喜郁钧郁标许准
关键词:全站仪自动化
文献传递
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方法探讨
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形成城市地质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创新城市地质调查的成果表达形式.形成新的城市地质工作模式。其中信息平台建设是其最...
郁标刘映杨丽君庄一兵
关键词:三维地质数据管理信息平台
文献传递
连续跟踪数字化三维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连续跟踪数字化三维自动化监测系统是监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詹龙喜郁钧郁标许准
关键词:全站仪自动化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高架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门应用范围极广的无损检测技术。文章通过某一高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支架坍塌,使原已浇筑的箱梁有不同程度的位移,致使部分的立柱产生形变和开裂。通过对影响范围内的箱梁、盖梁、立柱和承台采用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查明和消除了工程质量隐患。
郁标郁钧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工程施工工程质量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被引量:15
2002年
红外检测技术是一门应用范围极广的技术,它不仅在军事上应用广泛,近年来在民用工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 展,文章着重介绍红外成像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检测技术。
张亚琴郁标
关键词:红外辐射源
自动化监测在市政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自动化监测系统是一门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最早是在水利大坝中的应用,近年来在桥梁、轨道交通和隧道等市政建设工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章着重介绍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市政建设工程地铁车站中的应用。
郁钧郁标黄新才
关键词:市政工程自动化监测地铁车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