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青南
- 作品数:68 被引量:1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GmSWEET20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GmSWEET20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中的应用。具体地公开了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或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将来源于大豆的基因导...
- 张婵娟申佳芳单志慧陈海峰曹东袁松丽黄毅陈李淼郝青南郭葳杨红丽陈水莲杨中路周新安
- 构建番茄红素β/ε环化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根据GenBank中Lyc-β基因(X86452)及Lyc-ε基因(Y14387)设计引物,通过高保真PCR从番茄cDNA中克隆到两段长度为302和330bp的Lyc-β基因片段和两段长度为302和288bp的Lyc-ε基因片段。从质粒pCAMBIA-2301(AF234316)克隆出gusA基因长度为168和235bp的2个内含子片段。根据RNAi原理将正、反向序列与内含子连接,之后插入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构建成4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植株,通过PCR鉴定共获得107株转基因植株。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扰效果,结果显示经4组干扰载体干扰后,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mRN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4%、16.4%、15.2%和21.8%。进一步用HPLC对应分析转化株的番茄红素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番茄红素平均增长量分别为3.4、2.1、3.4和2.0μg/g。同时测定转基因植株中的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发现它们根据干扰的基因不同呈现对应的变化。
- 马超何娟郝青南王蕾鲁晓燕马兵钢
- 关键词: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RNAI
- 大豆非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非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苗的顶芽和根去除,再沿子叶接缝处平分纵切下胚轴,将1个植物苗一分为二,分别作为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在子叶节处均具有1片...
- 单志慧沙爱华陈海峰陈李淼郝青南孙佃臣田星星周新安
- 蛋白质GmGATA44在调控植物粒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GmGATA44在调控植物粒重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蛋白质GmGATA44为a1)或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a2)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
- 张婵娟郝青南陈李淼袁松丽陈海峰单志慧杨中路张晓娟邱德珍陈水莲周新安
- 文献传递
- GmWRI1b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产量相关的株型性状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GmWRI1b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产量相关的株型性状中的应用。株型是决定大豆高产的一个最重要性状,增加分枝,增加主茎与分枝结节数,花序数会相应增加,继而增加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最后达成大豆产量增加。在大...
- 郭葳曹东陈李淼包爱丽油清波杨红丽张婵娟单志慧张晓娟袁松丽郝青南邱徳珍黄毅陈水莲代文君杨中路陈海峰周新安
- 文献传递
- 一种培育根瘤大小增加的转基因豆科植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根瘤大小增加的转基因豆科植物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高出发豆科植物中蛋白质GmCYS2的表达量和/或活性,得到转基因豆科植物;与出发豆科植物相比,转基因豆科植物的根瘤大小增加。实验证明,...
- 袁松丽李荣张晓娟张婵娟陈李淼郝青南陈海峰陈水莲郭葳单志慧杨中路邱德珍曹东杨红丽黄毅周新安
- 文献传递
- miR2118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及抗病性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物质的应用,所述物质为调控miR2118的活性或含量的物质,或调控miR2118基因表达的物质;所述应用为下述任一种:U1)调控程序性死亡中的应用;U2)提高大豆产量中的应用;U3)调控大豆...
- 陈李淼曹东陈海峰郭葳杨红丽郝青南袁松丽张婵娟杨中路陈水莲黄毅单志慧周新安
- 植物耐低氮胁迫相关蛋白GmDUF-CBS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耐低氮胁迫相关蛋白GmDUF-CBS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质GmDUF-CBS来源于大豆(Glycine max(L.)Merr.),为如下a)或b)的蛋白质: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 郝青南朱晓玲沙爱华单志慧陈海峰陈李淼张婵娟陈水莲张晓娟周蓉周新安
- 文献传递
- 不同染色方法在大豆锈菌侵染过程中的显微观察效果
- 2025年
- 由豆薯层锈菌引起的大豆锈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的主要病害,可造成大豆严重减产。了解大豆锈菌的侵染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抗锈育种研究。本研究利用番红固绿、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荧光增白剂和麦胚凝集素WGA488(wheat germ agglutinin,Alexa Fluor^(TM)488 conjugate)四种染料对接种锈菌叶片进行染色观察,比较4种染色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番红固绿染色可清晰地观察到叶肉组织排列特征、孢子堆和新生夏孢子等;DAPI染色适于观察细胞核的状态和数量;荧光增白剂可将菌丝和植物细胞明确区分开,利于观察孢子入侵以及菌丝在叶肉组织内的分布特征;WGA488染料只能使真菌着色,适合观察菌丝在叶肉组织中扩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根据研究目的及需要选取适合的染色方法,有助于精准地掌握大豆锈菌的显微结构特征及其侵染过程。
- 屈艳慧杨红丽郝青南郝青南邓克林陈水莲曹东陈李淼詹高淼袁松丽张婵娟陈李淼杨中路郭葳单志慧周新安
- 关键词:显微观察侵染过程荧光增白剂DAPI
- Gmpplcyp8蛋白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固氮能力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Gmpplcyp8蛋白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固氮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Gmpplcyp8蛋白质在如下(1)‑(8)中任一种应用:(1)调控植物共生固氮或共生结瘤;(2)调控植物根瘤发育;(3)调控植...
- 袁松丽李荣张婵娟陈李淼郝青南张晓娟陈海峰陈水莲单志慧杨中路邱德珍曹东杨红丽黄毅周新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