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树荟

作品数:26 被引量: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音乐
  • 6篇器乐
  • 4篇民族
  • 4篇传统音乐
  • 3篇学术
  • 3篇艺术
  • 3篇中国传统音乐
  • 3篇文化
  • 3篇教学
  • 2篇学科
  • 2篇音乐文化
  • 2篇审视
  • 2篇思维
  • 2篇曲牌
  • 2篇礼俗
  • 2篇民族器乐
  • 2篇乐种
  • 2篇贺绿汀
  • 2篇传承
  • 1篇单音

机构

  • 26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武汉音乐学院

作者

  • 26篇郭树荟
  • 1篇洛秦
  • 1篇田青
  • 1篇赵维平
  • 1篇杨曦帆
  • 1篇项阳
  • 1篇李明月
  • 1篇孙晓辉
  • 1篇乔建中
  • 1篇邓姝
  • 1篇方博

传媒

  • 10篇音乐艺术(上...
  • 5篇人民音乐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人民音乐(评...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华章
  • 1篇音乐文化研究
  • 1篇2003’北...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音”所营造的创作手法与音乐精神——关于秦文琛的《际之响》被引量:12
2005年
郭树荟
关键词:秦文琛管弦乐创作手法州长
转型期的中国器乐专业音乐与当代社会发展现象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论文对中国器乐音乐在经历20世纪中叶之后所出现的一系列专业化转型的事实,对这一现象从学理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并分别对中国器乐音乐文化从民间到学院的艺人身份、教学模式、传承流派等相关问题的变化现象进行探讨,试图从中国传统器乐发展的新历史格局与转型中进行新传统器乐音乐在当代学院传承中的话语再解读。
郭树荟
关键词:传承文化现象
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被引量:16
2007年
20世纪下半叶,民族室内乐在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多种乐种中是发展最快、演出最多的表现形式。而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中,上海的民族室内乐形式无论在表现形式,曲目创新、音乐观念的先锋意识、中西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等方面,显示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意义和价值。文中试图以凸现在上海的民族室内乐若干大事件为例,将20世纪60年代胡登跳的《丝弦五重奏》起步至80年代的成功,探索了中国民族室内乐发展的新高度;20世纪80年代何训田的民族室内乐新作《天籁》在上海首演的历史意义及所引发的极大争议;再到20世纪90年代瞿小松的《秋问》音乐会所倡导的古之"古",新之"新"对现当代民族音乐所给予的更为理性的人文关注和音乐会实践,分别展开讨论,并对上海民族室内乐的发展格局,所获得的历史意义与时代精神进行回顾与反思。
郭树荟
关键词:民族室内乐天籁
我们时代的欣赏处境
郭树荟
文献传递
曹东扶与河南筝派特色器乐化语汇形成的解析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以河南筝曲为例,将视野延长至其民间母体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之中,在实地考察与形态分析中,探析河南筝从大调曲子伴奏乐器到板头曲主奏乐器,再从板头曲合奏向河南筝曲独奏进发的器乐化演进脉络,并以河南筝派奠基人曹东扶为线索,探寻20世纪中叶中国器乐独奏流派艺术从民间向学院转型过程中,民间艺人身份转型与器乐独奏艺术流派形成之间的种种关联。
邓姝郭树荟
关键词:河南筝派大调曲子板头曲器乐化曹东扶
“2011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011年
上海音乐学院“2011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第三届音乐学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传统音乐教研室承办的。此次研讨会时间从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为期4天,共邀请了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以及本校的近30位九所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第一线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赴会。
郭树荟方博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学学科建设
从民间到专业化改编与创作中的竹笛艺术被引量:13
2006年
从民间音乐向专业化音乐的转型是竹笛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在20世纪以来所体现的历史性新格局。从改编、整理、创作的特点与发展现象为视角,对于探讨中国音乐种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行为,有着一定的意义并引发人们的思索。
郭树荟
关键词:竹笛改编
规约 感知 想象——以陆春龄、闵惠芬二度创造的审美取向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中,一种具有显著标识性声音的出现,历经长期的积淀、流传,凸显着其音乐表述的意义。在所显现的二度创造中,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定向听觉的声音意义。陆春龄、闵惠芬先生成就的经典,是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感知、想象成就了艺术审美取向的代表,也是进入中国器乐表演实践、理论研究、美学观照的一个特有现象之一。
郭树荟
关键词:感知约定性陆春龄二度创造审美取向
沈知白先生学术思想与历史价值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14年
沈知白先生作为中国杰出的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翻译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事业几乎涵盖了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可查到的文献情况来看,专题研究沈知白先生的文章很少,姜椿芳、赵佳梓先生编著的《沈知白音乐论文集》是研究沈先生的重要参照。再读沈知白先生在中国音乐研究方面所撰写的"昆腔"、"改革旧戏"、"中国的乐制"、"节奏的基本原则"等相关文论,深刻感受到他对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学术开拓。他有宽广的、前瞻性学科布局的视野,作用于感性实践与理性思维的相生相合。并能够置身于世界音乐文化格局中,推进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音乐等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对20世纪中叶以来的音乐理论与意识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其音乐理论思想对中国音乐学学科研究与教学,有着深远的思考空间、学术价值及历史意义。
郭树荟
关键词:学术思想历史价值东方音乐
软土深基坑工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2011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软土深基坑工程逐渐呈现出基坑"深、大、密";基坑设计理念由强度控制趋向变形控制;计算分析从二维平面设计过渡到三维空间设计等特点。宁波市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才德结合近年来宁波地区软土深基坑支护工程实践,介绍了当前深基坑工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共鸣。
郭树荟李明月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城市建设地下空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