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叶片
  • 3篇玉米
  • 2篇玉米叶
  • 2篇玉米叶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学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英文
  • 1篇荧光
  • 1篇影响及意义
  • 1篇玉米根
  • 1篇玉米根系
  • 1篇玉米根系生长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理
  • 1篇智能温室
  • 1篇数学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6篇金明现
  • 2篇米华玲
  • 2篇王天铎
  • 1篇叶济宇
  • 1篇徐春和
  • 1篇李启任
  • 1篇沈允钢
  • 1篇陈金星

传媒

  • 2篇Acta B...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玉米根系生长及向水性的模拟被引量:54
1996年
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技术组建了玉米(Zea m ays)根系生长的三维模型,并用该模型模拟了根系在不同土壤水分剖面以及有、无向地性响应时的生长过程,探讨了根系向水性产生的机制以及向水性与向地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将根系前沿看作由根尖构成的群体,每个根尖都对其周围环境独自作出响应,其中只有少数能继续分支. 模拟结果显示,玉米根系各单根受局部水势的影响而以不同速率伸长,即可造成总体的向水性. 如果土壤剖面上的水势由下到上递减,由此引起的单根伸长速率的不均匀分布将使整个根系在总体上表现出收拢和一致向下的生长趋势,并导致下层的根量相对增加.根系的向地性虽能使上述趋势增强。
金明现王天铎
关键词:玉米根系
作用光关闭后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短时上升的数学分析及其对照光持续时间的依赖(英文)
2000年
经连续光照射以后 ,玉米活体叶片由光系统间电子传递链的非光化学还原引起的叶绿素荧光在暗中的短时上升可以用三重指数模型来逼近 ,从而为该荧光信号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便利。当照光时间由 30s逐渐增至 2 70s时 ,叶绿素荧光在暗中上升的最大速率、最大高度以及峰的面积均呈现先升高而后缓缓下降的变化趋势 ,而荧光在升至最高峰后下降的最大速率则呈单调递减之势。
金明现米华玲叶济宇沈允钢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玉米
马桥园艺场植Ⅰ型智能温室计算机自控系统实施方案被引量:1
1997年
介绍了植Ⅰ型智能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设置了31个传感器、16路监视单元和45路控制执行机构。自控的分析和应答可在单板机和中心控制软件两个层次上实现。根据上海的地理位置,夏季防止温度过高是该方案考虑解决的主要工况。
陈金星金明现徐春和
关键词:智能温室
照光时间对关光后玉米叶片荧光上升幅度的影响及意义
金明现米华玲
关键词:玉米叶片植物生理
激动素对离体小麦叶片中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延缓作用被引量:11
1994年
高浓度的氯霉素(4gL-1)具有加速叶绿素降解,削弱KT的保绿及保持蛋白质含量的能力。放线菌酮有效地阻止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0.5gL-1的放线菌酮和10mgL-1的KT在保持叶蛋白质含量上相互加成。KT也能阻止小麦黄化叶片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为氯霉素所削弱。
金明现李启任
关键词:小麦叶片蛋白衰老激动素
根源ABA参与气孔调节的数学模拟被引量:16
1997年
建立了包括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并有根源ABA参与的气孔调节模型,模拟了饱和水气压差(VPD)、气温、表层土壤含水量(θ_(s1))等环境因子对叶片水势、木质部汁液中ABA浓度([ABA]_x)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显示,VPD和气温的变化能够改变叶片水势及气孔导度;[ABA]_x几乎不受VPD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却决定着叶片水势及气孔导度对VPD和气温变化的响应幅度;θ_(s1)影响[ABA]_x,并由此影响气孔导度,但相比之下对叶片水势的作用并不显著。
金明现王天铎
关键词:脱落酸水分传输气孔调节数学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