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敏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家蚕
  • 2篇酸酶
  • 2篇核酸
  • 2篇核酸酶
  • 2篇核糖
  • 2篇核糖核酸
  • 2篇核糖核酸酶
  • 1篇血液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胚胎
  • 1篇胚胎移植
  • 1篇中酸性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线粒体
  • 1篇消化液
  • 1篇囊胚
  • 1篇家蚕血液

机构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钱敏
  • 5篇鲁成
  • 2篇代方银
  • 2篇赵爱春
  • 2篇张烈
  • 1篇向仲怀
  • 1篇李关荣
  • 1篇肖仕全
  • 1篇李军锋
  • 1篇唐君强
  • 1篇陈大霞
  • 1篇司马杨虎
  • 1篇张家骅
  • 1篇李斌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蚕学通讯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家蚕高密度AFLP连锁图谱的构建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进行家蚕Bombyx mori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以白色茧系品种C100(♀)和近交系大造(P50)(♂)杂交得到F1,用F1(♂)与双隐性标记的C100(♀)回交,得到回交一代(BC1),用改进的AFLP分子标记方法,经96组选择性扩增引物扩增,获得分离比为1∶1(P≤0.05)的1744个AFLP位点。用Map Manager QTXb19(Version0.29)连锁图谱构建软件,构建了具有814个标记,36个连锁群的家蚕高密度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谱覆盖的家蚕基因组长度为13005cM,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109.0~1573.7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61.25cM,其标记间平均图距15.98cM,最小图距2.3cM,最大图距47.7cM,标记间大于30cM的gap共有39个。该连锁图平均每个连锁群23个标记,最多一个连锁群有92个标记,最少8个标记。该连锁图谱确定了与经典实验遗传图谱第15连锁群和W染色体连锁群相对应的两个连锁群。
张烈钱敏代方银赵爱春鲁成
关键词:家蚕分子标记AFLP
从小鼠单个植入前胚胎中扩增线粒体DNA研究
2003年
用KOH DTT对小鼠单个卵子、 2 -cell胚、 8-cell胚、桑葚胚和囊胚进行处理 ,分别作为模板DNA ,并用PCR技术对其mtDNA的高变异区D -环区的 5′端 342bp片段进行扩增。结果 ,小鼠单个卵子、 2 -cell胚、 8-cell胚、桑葚胚或囊胚经KOH DTT处理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DNA含量为 1 0~ 1 0 75mg ml,OD 2 6 0 OD 2 80值为 0 835~ 0 94 4;以这种DNA样品为模板 。
李军锋钱敏鲁成张家骅
关键词:胚胎移植线粒体DNA含量囊胚紫外分光光度法
家蚕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2002年
测定了家蚕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及家蚕秋白、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随发育呈现较强的规律性 ,血液中 ,4龄第 3d、5龄第 3d这两种酶均出现峰值 ,4龄眠前活性较低 ,消化液中 ,5龄第 3d这两种酶活性均较高 ,不同品种这两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稍有差异 ;各品种血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相应品种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 ;各品种之间血液、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有明显差异。
钱敏代方银肖仕全唐君强鲁成
关键词:家蚕血液消化液
核糖核酸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4年
核糖核酸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核酸水解酶。其作为一种模型蛋白被普遍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细胞内RNA的种类与数量分布 ,除参与核糖核酸转录后的剪切、修饰和降解等过程外 ,还与某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器官发生、宿主的防御机制、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杀灭肿瘤细胞及抑制病毒 (包括HIV 1)的复制等有关。介绍了有关核糖核酸酶的结构特点、功能研究、结构改造、作用机理及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钱敏李关荣鲁成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剂
家蚕F_2代不同群体大小的作图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分别以群体大小 91、81、71、6 1、5 1和 4 5个个体为材料 ,分析了不同群体的作图效果 :相同参数条件下 ,随着群体的减小 ,分群数、不连锁标记数都表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 ;同一群体随着交换值的逐步减小 ,分群数、不连锁标记数和二联体数逐步增多 ,总图距和平均图距也相应变小 ;相同群体不同标记数在相同的作图参数条件下 ,随着标记数的减少 ,分群数有减少的趋势 ,但较多的标记群体其二联体数为最少 ,而进入连锁群的标记数和总图距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根据Mapmaker分析对参数的设定要求和所研究的分群作图效果以 91个个体为最佳 ,认为家蚕F2 代作图群体至少不应小于 81个个体。
陈大霞司马杨虎张烈钱敏赵爱春李斌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分子图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