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术后
  • 2篇血管
  • 2篇皮瓣
  • 2篇皮瓣转移
  • 2篇下肢
  • 2篇暴露疗法
  • 2篇创面
  • 1篇滴速
  • 1篇血管痉挛
  • 1篇用电安全
  • 1篇针头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重建
  • 1篇十字韧带
  • 1篇手部
  • 1篇手部功能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部
  • 1篇手术部位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钱鸣鸣
  • 6篇黄新艳
  • 6篇孙雅妮
  • 4篇胡三莲
  • 2篇何丹
  • 2篇柴益民
  • 2篇侯卫华
  • 1篇杨洁
  • 1篇王凤岩
  • 1篇许鑫
  • 1篇周玲
  • 1篇钱会娟
  • 1篇宋秋燕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暴露疗法在下肢损伤皮瓣转移术后患者创面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暴露疗法在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8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创面采用传统纱布包扎疗法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9月—2013年4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创面于术后6~8 h拆除包扎敷料采用暴露疗法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皮瓣存活率、创面感染及医疗成本4方面指标,评价创面包扎疗法和暴露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转移皮瓣肤色、肿胀、充盈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63,6.47,6.48;P<0.01)。观察组患者转移皮瓣皮温正常率、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3.33%和97.6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0,5.91;P<0.05)。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29,P<0.01)。两组患者医疗成本比较,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换药次数、护理工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44,32.78,22.44;P<0.05)。结论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实施暴露疗法,能有效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便于及时观察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并能早期发现转移皮瓣血管危象的征象,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胡三莲黄新艳钱会娟钱鸣鸣柴益民侯卫华
关键词:皮瓣转移创面护理暴露疗法
毛细血管返流时间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毛细血管返流时间监测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壳、挂绳块、显示屏、开始键、停止键以及重置键,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挂绳块底部,所述挂绳块内部开设通孔,所述外壳底部卡合探棒插槽外壁,所述探棒插槽内部...
陈可可黄新艳钱鸣鸣
文献传递
暴露疗法在下肢创伤皮瓣转移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胡三莲黄新艳孙雅妮钱鸣鸣柴益民侯卫华
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康复护理
2006年
钱鸣鸣杨洁
关键词:前十字韧带重建康复护理
一种充电式可控温的手部功能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式可控温的手部功能垫,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座、第一固定座、固定箱以及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部功能垫体技术领域,通过加热结构可以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加速患指的复温,可以有效的减少患指因冷刺激导...
王竹筠黄新艳孙雅妮钱鸣鸣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贴;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覆盖所述观察窗口;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表面的中...
周珠莺孙雅妮何丹黄新艳钱鸣鸣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输液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壁的上部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右侧连接有电线的一端,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内设有...
殷敏婧黄新艳孙雅妮钱鸣鸣
一种形状可调节的随形垫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状可调节的随形垫,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内侧,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外侧,所述开口为可开闭的开口;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
何丹胡三莲孙雅妮周玲钱鸣鸣
文献传递
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择期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456例,监测其不同组别术后1h至术后10d的皮温变化,并观察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充盈程度、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局部出血和水肿等指标。各组间测试仪器、量程、压力、治疗、用药、环境等均相同。结果患者在术后3d内皮温变化活跃,第4天起趋于平稳。术后3d每间隔2 h检测与4、8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试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点远端、中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3d内测量皮温1次/2h;发现皮瓣色泽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术后4~10d皮温测量可1次/4~8h,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测量时注意保持测试笔体自然下落,在皮瓣中、远端测量30s即可准确测得皮温,同时应遵循定位测量和健、患侧相同部位对应的原则。
许鑫宋秋燕王凤岩孙雅妮钱鸣鸣胡三莲
关键词:皮肤温度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