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岛裕二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东京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扇贝
  • 1篇铜铸
  • 1篇贮藏
  • 1篇麻痹性
  • 1篇冷冻
  • 1篇冷冻贮藏
  • 1篇河豚
  • 1篇河豚毒素
  • 1篇河豚鱼
  • 1篇分离纯化
  • 1篇TTX
  • 1篇纯化

机构

  • 3篇东京海洋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长岛裕二
  • 2篇林华娟
  • 2篇章超桦
  • 1篇秦小明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铜铸熟若蟹中麻痹性毒素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在分析了日本珊瑚扇蟹铜铸熟若蟹甲壳组织和内脏组织中毒性含量的基础上,对毒素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液相色谱法对其毒素种类进行分析。毒性分析结果显示,毒蟹个体的含毒量在37 500~116 000 MU范围,远远超过成人中毒致死量(5 000 MU),但个体间的毒含量有较大差异;毒蟹个体的甲壳组织的比毒性(909~1 610 MU/g)总体高于内脏组织(111~576 MU/g)。Bio-Gel P-2凝胶柱层析纯化结果显示,粗毒素提取液通过反复纯化可以达到纯化目的,毒素的比毒性从4.8 MU/mg上升到30 MU/mg左右;毒素进一步通过Bio-Rex70离子交换柱层析的分离纯化结果显示,毒素中约有9%为膝沟藻毒素群(GTXs,麻痹性毒素中的一类)。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膝沟藻毒素群的主要成分为GTX3和GTX2,并含有少量的dcGTX2和dcGTX3。
林华娟长岛裕二章超桦秦小明
关键词:毒性
扇贝中麻痹性毒素的提取与分离纯化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获得麻痹性毒素标准品,以毒化扇贝为试验材料,对扇贝中的麻痹性毒素(PSP毒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纯化。以酸性80%乙醇溶液反复提取麻痹性毒素,得到了总毒性为6170MU的毒素粗提液。毒素粗提液经过超滤、Bio-GelP-2凝胶柱层析和Bio-Rex7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二次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以膝沟藻毒素群(GTXs)为主的纯化PSP毒素。HPLC分析结果显示,扇贝中主要含有膝沟藻毒素GTX3,GTX1、GTX2、GTX3、和GTX4的组成比例约为2∶4∶14∶1(以HPLC上的峰面积比例计)。纯化后的毒素可以作为标准物质用于GTX1-4的HPLC分析。
林华娟秦小明章超桦长岛裕二
关键词:扇贝分离纯化
冷冻贮藏对河豚鱼毒素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明河豚毒素在鱼种间及鱼体内的分布特点,选取了潮际东方(SHOSAIFUGU Takifugu snyderi),密点东方(GOMAFUGU Takifugu stictonotus),紫色东方(MAFUGU Takifugu porphyreus),豹纹东方(HIGANFUGU Takifugu pardalis)和斑点东方(KOMONFUGU Takifugu poecilonotus)等5种河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肌肉,皮肤,消化腺,肝脏和性腺等部位的河豚毒素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6种河鱼的河豚毒素分布有共同特点,均表现为性腺及肝脏的毒素偏高,而肌肉无毒。进一步地,以毒素含量最高的斑点东方为重点,探讨了冷冻处理对鱼体河豚毒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冻处理后,分布在斑点东方皮肤的毒素发生了迁移,使得原本无毒的肌肉被毒素感染,说明在河鱼产品加工及低温流通环节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最后,对斑点东方毒素成分的分析发现,皮肤及肌肉感染的毒素均为TTX类似物。
崔浩长岛裕二
关键词:河豚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