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芊

作品数:8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湿地
  • 4篇演替
  • 4篇植被
  • 3篇生态特征
  • 3篇生物量
  • 3篇湿地植被
  • 3篇物量
  • 2篇长江
  • 2篇崇明东滩湿地
  • 1篇氮含量
  • 1篇氮量
  • 1篇底栖动物
  • 1篇演替过程
  • 1篇植被演替
  • 1篇植被演替过程
  • 1篇生态工程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态演替
  • 1篇水生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长江流域水资...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篇闫芊
  • 4篇陆健健
  • 3篇何文珊
  • 2篇郭文
  • 2篇蒋海涛
  • 1篇张衡
  • 1篇陈立兵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沉水植物黑藻在水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自来水悬浮培养黑藻、河道底泥-河水悬浮培养黑藻以及河水-底泥扦插黑藻实验条件下,黑藻的生长繁殖状态,以期为河道内各种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提供技术方案。实验结果显示:悬浮生长在河水黑藻长势要比自来水中的好,黑藻适应性强,能在富营养化的河道中生长;扦插河道底泥生长的黑藻较悬浮生长在河水中的黑藻枝条长度要长,且发芽发根率达到100%,说明黑藻主要从底泥中吸取营养物质,相比悬浮生长而言,更适合于扦插生长。
闫芊
关键词:沉水植物黑藻扦插生态修复
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2013年
对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黄沙植被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的优势种为芦苇、藨草、菰。芦苇群落带生物量较高,伴生有十几种其他高等植物;藨草群落带生物量较低,群落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盖度范围和密度较大。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10种,以甲壳类动物和环节类动物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高潮滩,并随高程降低逐渐减少,后者主要分布在中低潮滩,中潮滩生物种类数最多。优势种主要为无齿螳臂相手蟹、谭氏泥蟹和河蚬。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以藨草群落带最好,潮下光滩群落带最差,芦苇群落带和菰群落带介于其中。
闫芊郭文杜葵张衡
关键词:长江植被底栖动物群落
崇明东滩湿地高等植被演替特征被引量:47
2007年
研究了崇明东滩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生态特征以及重要值、地上部分生物量、植被地上部分氮含量以及氮容量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程的升高,演替早期的代表物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的重要值逐渐减小,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的重要值增大.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3种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在生长季节内(3—10月)均呈单峰变化,一般在夏季(7、8月)生物量最大.3种植物地上部分氮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均呈降低趋势,氮容量在生长季节内呈单峰变化.估算每年崇明东滩保护区内芦苇地上部分蓄积的氮为383.4 t,互花米草为39.3 t,海三棱藨草为50.5 t.
闫芊陆健健何文珊
关键词:潮滩湿地演替生态特征含氮量生物量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的生态演替
河口潮滩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演替发生比较活跃的区域,潮滩湿地在淤涨的条件下有向陆演替的趋势。对于河口潮滩湿地演替的研究是目前湿地生态学领域里的热点问题,能为湿地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以长...
闫芊
关键词:湿地植被生态演替生物量生态特征
文献传递
湿地生态工程范例分析及一般模式被引量:11
2005年
湿地是处于水陆之间的过渡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但也是一类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湿地资源损失严重。针对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是当前国际众多湿地生态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我国的湿地生态工程也已经兴起。在综述国内外湿地生态工程在水体、底质、生物三方面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当前湿地生态工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总结和归纳了湿地生态工程的一般模式。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
关键词:湿地生态工程生态恢复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及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对比研究了崇明东滩围垦区和潮滩湿地环境因子、植被多样性以及生活型等生态特征。围垦区土壤环境因子与潮滩区相比差异性显著,更接近陆生生态系统。围垦区植被生物多样性高于潮滩湿地,潮滩湿地植被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251,围垦区植被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177。潮滩湿地植物主要以隐芽植物为主,占66.7%。围垦区域内植物主要以1 a生植物为主,占58.8%,并且出现了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潮滩湿地中水生植物占较大比例,围垦区水生植物的比例减少,陆生植物的比例增加。
闫芊蒋海涛陆健健
关键词:湿地植被演替生态特征长江口
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流量与水质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将5—9月和10至次年4月分别作为汛期和非汛期,对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的流量与水质变化作趋势分析,探讨徐六泾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徐六泾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7 927±4 699)m3·s-1,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徐六泾江段汛期流量显著高于非汛期,两者的比值为1.73~2.95。非汛期的COD浓度高于汛期,且其年均值与流量呈显著负相关;14 a中COD Mn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且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BOD5浓度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14 a中汛期BOD5浓度呈下降趋势,但非汛期和年均值变化不明显;氨氮质量浓度范围为0.07~0.83 mg·L-1,一般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并在2002年出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稳;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450 mg·L-1,其变化趋势同氨氮类似。氮和磷是长江徐六泾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
闫芊陈立兵郭文蒋海涛
关键词:水质长江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生物量与氮含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6
2006年
研究了长江口东滩潮滩植物群落各演替阶段优势种的生物量与氮含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演替过程中的空间变化格局。结果表明,潮滩植被生物量在生长季内随时间呈增长趋势,氮含量则在植被生长初期最大,生长末期最小。在演替过程中,植被总体生物量变化趋势为: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演替早期。植物单位氮含量的变化是:地下部分氮含量随演替呈降低趋势,地上部分氮含量从演替中期开始随演替呈增长趋势。每1 hm2湿地植被氮含量平均值变化趋势为:演替晚期>演替中期>演替早期。根据计算,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芦苇地上部分蓄积的氮含量为227.5 t,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蓄积的氮含量45.9 t,海三棱草体内蓄积的氮含量为68.2 t。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
关键词:演替氮含量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