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慢性
  • 6篇纤维化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肝纤维化
  • 5篇血清
  • 5篇肝炎患者
  • 4篇阳性
  • 4篇生长因子Β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细胞
  • 4篇肝组织
  • 4篇HBEAG阳...
  • 3篇毒性肝炎
  • 3篇阳性慢性乙型...
  • 3篇疗效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阎文昭
  • 7篇甄真
  • 7篇赵彩彦
  • 5篇王亚东
  • 4篇杨波
  • 4篇周俊英
  • 4篇申川
  • 3篇曹伟
  • 3篇车宏浩
  • 3篇刘芳
  • 3篇赵萌
  • 3篇刘金星
  • 3篇李兵顺
  • 2篇孔丽
  • 2篇刘英辉
  • 2篇周东方
  • 2篇张岩
  • 1篇杨京卫
  • 1篇张苹苹
  • 1篇裴琇

传媒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1/Th2失衡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46例,根据纤维化分期分为S0-1:15例、S2-3:20例、S4:11例三组。用流式细胞术和实...
车宏浩赵彩彦王亚东申川杨波阎文昭曹伟李亚赵萌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CHB肝组织肝纤维化分期TH1/TH2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化策略初探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理想策略。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40例(A组),对HBV DNA≥1.0×107拷贝/ml或纤维化分期≥S3者(A1组,20例),初始联合ADV治疗;余者(A2组,20例)Peg-IFNα-2a初始单药治疗。24周复评HBV DNA、HBeAg、HBsAg定量,具备以下三项之一者:HBV DNA下降<2 lg拷贝/ml,HBeAg>100 S/CO,HBsAg下降<1 lg I U/ml,后续均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余者Peg-IFNα-2a单药治疗。并遵循配对原则选择同期Peg-IFNα-2a(B组)、ADV(C组)单药治疗组各40例对照。于24周、48周、72周评估用药疗效、安全性、耐药和复发等。结果治疗24周,A1组患者HBV DNA下降值、抑制率、阴转率均优于A2组[(3.27±0.65)lg拷贝/mlvs(1.46±0.32)lg拷贝/ml,85%vs55%,75%vs40%,P<0.05];整体A、B组在HBV DNA下降值[(2.86±0.45)lg拷贝/mlvs(1.18±0.24)lg拷贝/ml]、抑制率(70%vs48%)、阴转率(58%vs30%),ALT复常率(80%vs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HBeAg阴转率、转换率明显高于B组(68%vs45%,63%vs30%,P<0.05)和C组(68%vs33%,63%vs15%,P<0.01)。72周时,各组间差异趋势与治疗结束时一致,A组总体HBeAg阴转率、转换率略有上升,并新增2例HBsAg阴转患者。结论 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对血清、病毒学应答优于单药治疗,尤其结合基线特征以及HBV DNA、HBeAg、HBsAg变化,根据应答指导用药方案(RGT策略),其不失为CHB抗病毒优化治疗理想策略之一。
王亚东赵彩彦申川曹伟周俊英甄真刘芳阎文昭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联合疗法
肝组织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该实验以慢性病毒性肝炎怨者肝组织和血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为研究对象,观察肝纤维化不同阶段TGF-β<,1>在肝组织内表达情况及...
阎文昭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胶原细胞外基质
文献传递
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及其重症化中的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重症化中的变化。方法收集CHB患者32例(CHB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44例(ACLF组)及健康对照者zO名(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内IL-17细胞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并动态观察不同预后ACLF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趋势。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或U检验。结果CHB、ACLF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中Th17细胞频率分别为(1.47±0.60)%、(3.20±1.08)%和(0.86±0.43)%;IL-17mRNA分别为4.32±1.77、18.32±8.21和1.00;肝组织内IL-17细胞分别为(10.6±4.8)、(21.1±6.6)和(0.5±0.2)/高倍视野;血清IL-17分别为(15.884-6.51)、(35.03±11.54)和(10.04±4.06)ng/L(均P〈0.05)。中晚期AC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早期ACLF患者(均P〈0.01)。AC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国际标准化比值(r=0.44,P〈0.01)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r=0.44,P〈0.01)均呈正相关,而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1)。另外,ACLF存活患者血清IL-17基线水平低于死亡患者,且经内科治疗后逐渐下降,而死亡患者逐渐升高。结论Th17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一17可能促进了CHB肝脏损伤及其HBV相关ACLF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其水平越高可能预示患者短期预后越差。
杨波赵彩彦王亚东车宏浩阎文昭赵萌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肝功能衰竭
血清HBsAg、HBe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价值
阎文昭张岩刘英辉甄真周俊英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肝纤维化的研究状况被引量:11
2003年
转化生子因子β_1(TGF-β_1)是多肽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TGF-β_1可活化肝星状细胞而起动肝纤维化进程,并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其降解,使肝脏发生纤维沉积,还通过对其它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广泛影响,使肝纤维化不断进展。TGF-β_1水平可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状况,针对TGF-β_1的治疗研究为抗肝纤维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阎文昭李兵顺刘金星裴琇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观察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探讨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HBeAg阳性CHB患者156例.56例患者HBV DNA≥1×107拷贝/mL、或纤维化分期≥S3、或既往单药治疗失败(复发)者,予以初始IFNα联合ADV治疗;52例未达上述指标患者接受初始IFNα单药治疗.24周时依据患者HBV DNA、HBeAg、HBsAg变化调整治疗方案:16例取得早期应答的初始IFNα联合ADV治疗组患者调整为IFNα单药维持治疗,其余患者与初始IFNα单药治疗组未达到早期应答者共同接受IFNα联合ADV治疗.另选48例作为标准治疗组,接受全程IFNα单药治疗.48周时复评全部患者HBV DNA、HBeAg、HBsAg定量,并决定是否延长疗程.最终于72周评估患者疗效、安全性、耐药复发等,数据行卡方检验.结果 治疗24周,初始IFNα联合ADV治疗组早期应答率达28.6%,其中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53.6%,62.5%)与初始IFNα单药治疗组(32.7%,x2=4.78;40.4%,x2=5.21)、标准治疗组(27.1%,x2=5.28;37.5%,x2=6.4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HBeAg阴转率较标准治疗组更高(39.3%比18.8%,x2=7.48,P〈0.05).48周时,初始IFNα联合ADV治疗组16例取得早期应答者停用ADV后,5例HBeAg复阳,3例病毒学反弹;HBV DNA阴转率为73.2%,HBeAg转换率为41.1%,HBsAg清除率为12.5%.其中96例接受不同联合方法治疗的患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sAg清除率分别为65.6%、33.3%和8.3%.72周时不同联合方法治疗组患者整体复发率与标准治疗组相当,HBsAg清除率上升2.7%.结论 IFNa联合ADV抗病毒治疗对提高应答率优势明显.结合患者基线特征、治疗反应,制订不同联合方案,不失为当前CHB抗病毒优化治疗理想策略之一.
王亚东赵彩彦王玮申川阎文昭吕红芝车洪浩季茹杨波
关键词: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超声筛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976例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Graf法测量髋关节α角、β角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异常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976例新生儿中,正常髋关节953例(97.64%),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发病率占2.36%。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2.05%),半脱位2例(0.205%),全脱位1例(0.105%)。结论在新生儿中进行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有效措施。
杨京卫刘红磊马顺茂阎文昭任瑞锋马龙
关键词:髋关节超声检查
核苷(酸)类药物初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共218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LA组)、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TA组)、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抗病毒治疗,持续48周后检测患者相关肝功能以及肝硬化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48周的治疗,四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和TA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775、10.148,P=0.012、0.008);四组患者的病毒复制均有所降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组和TA组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75、12.198、15.645,P=0.037、0.016、0.003);四组患者的肝硬化程度亦有所降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优于对照组,而LA组和TA组两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EN组单药治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34、11.009、12.756,P=0.015、0.022、0.019)。结论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硬化程度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阎文昭赵文娟金国华周东方孙慧赵彩彦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临床疗效
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48周,采用电化学发光微粒法检测基线及治疗后12周、24周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变化与治疗应答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比较预测疗效的价值,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访48周有8例患者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24周HBeAg〈9.25COI(OR=45.000,P〈0.01,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4.74%),24周HBeAg较基线下降大于97.1%(OR=71.400,P〈0.01,阳性预测值为58.33%,阴性预测值为98.08%)是48周完全应答的预测因素。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HBsAg、HBeAg变化对48周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其中血清HBeAg的下降更有益于疗效的预测。
阎文昭张岩刘英辉甄真周俊英
关键词:恩替卡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