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身份
  • 2篇女性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代表作
  • 1篇代表作家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道德
  • 1篇第一次世界大...
  • 1篇颠覆
  • 1篇幸运
  • 1篇性解放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伊甸园
  • 1篇隐喻
  • 1篇永恒
  • 1篇战后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4篇陈丽
  • 1篇洪勤

传媒

  • 4篇解放军外国语...
  • 3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霍华德别业》:本土的殖民救赎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霍华德别业》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该书处于英国殖民活动的大背景之下,表现了以玛格丽特为代表的英国传统文化对以亨刺为代表的殖民新贵的文化接纳与灵魂救赎。
陈丽
关键词:后殖民福斯特
从伊甸园到荒原:特雷弗小说中的“花园”母题被引量:1
2004年
花园作为一个重要的母题在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小说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个花园的背后都隐喻了人类的最早花园 :伊甸园。然而人类的原罪、人物自身的道德罪恶 ,以及爱尔兰独特复杂的历史和种族背景最终导致了人间伊甸园的再次失去。伊甸园成了受诅咒的荒原。一个个花园从伊甸园到荒原的陨落过程昭示了特雷弗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 :道德的堕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类毁灭性的灾难。
陈丽
关键词:小说社会伦理道德
全球化时代重读《诺斯托罗莫》被引量:2
2006年
《诺斯托罗莫》被公认为是康拉德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但在目前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中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后殖民批评的视角来看,《诺斯托罗莫》中萨拉科的政治风浪说明在经济、政治和个人层面上独立的小国都无法摆脱跨国资本对其地域政治的控制与影响。
陈丽
关键词:康拉德跨国资本
《海浪》中现代自我的叙述构筑被引量:1
2007年
《海浪》是一部高度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研究该小说的形式创新对主题的贡献,认为多重叙述声音、印象式呈现、独白、引子等叙述手法的运用有效地呈现了现代社会自我的不稳定性,传达了现代自我感受到的种种煎熬和不安全感。六位叙述者毕生尝试通过语言构筑稳定的自我,但对叙述行为的高度自觉导致他们对自己叙述的内容产生自我怀疑、自我瓦解,他们的努力最终均以失败告终。现代自我苍白的叙述语言被海浪的轰鸣声淹没。
陈丽洪勤
关键词:海浪伍尔夫自我身份认同叙事学
当代爱尔兰文学中的“大房子”文化符号被引量:5
2008年
"大房子"是爱尔兰农民对英—爱优势阶层居住的乡村豪宅的称呼。如今随着英—爱优势阶层的没落,大房子作为一个物理存在已经走下历史舞台,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当代爱尔兰大房子小说中得以复兴。如何理解"大房子"这一文化符号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对于深入了解当代爱尔兰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爱尔兰当代大房子经典小说,分别从大房子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和文化层面的角度总结出"大房子"三个典型的象征意义:孤立与冲突的象征,衰败与包袱的象征,文化式微与差异的象征。
陈丽
关键词:文化符号
《胡里汉之女凯瑟琳》与爱尔兰的女性化政治隐喻被引量:9
2012年
叶芝的早期剧作《胡里汉之女凯瑟琳》用本土化的女性人物形象喻指爱尔兰。这一政治隐喻手法具有深厚的爱尔兰文学渊源,可以追溯到"阿希林"诗歌传统和"主权女神"神话传说。尽管该剧颇具民族主义色彩,但凯瑟琳的合法配偶身份存在互文性的留白,从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叶芝作为英-爱知识分子的文化异质性和少数派文化诉求。站在21世纪回顾,该剧对女性化政治隐喻的重新挖掘并没能有效解构英国殖民话语对爱尔兰性的建构。对该剧的现代批评接受反映了20世纪末期以来爱尔兰文化界对多样化、异质化的民族身份认同的追求。
陈丽
《黛茅斯的孩子们》:颠覆与被颠覆的狂欢之旅
2005年
本文引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小说《黛茅斯的孩子们》。小说中复活节游园会和以主人公蒂莫西为代表的狂欢化因素有力地冲击和挑战现有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颠覆性。但强大的社会既存力量随即做出反击,最终扼杀了蒂莫西的人生梦想,使他的成人之旅功亏一篑。蒂莫西缺席的狂欢节不再是真正自由、平等的狂欢盛会。失去了童趣与天真的蒂莫西及其代表的所有黛茅斯的孩子们面临的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成人世界。
陈丽
关键词:小说当代文学研究
约翰·辛格与爱尔兰西部被引量:3
2013年
约翰·辛格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参与到19、20世纪之交有关爱尔兰西部的文化想象中。一方面,辛格的戏剧拒绝了与帝国话语的共谋关系,颠覆了人类学研究中常见的自我/他者、观察者/被观察者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赋予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失语的土著他者以能动性和主体地位,体现了抵抗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辛格在语言、宗教和女性形象等方面挑战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构筑的西部形象,表达了英-爱文人希望拓宽爱尔兰性的文化诉求。而叶芝和考克利,两人虽然在对英-爱文学的评价上持截然相反的立场,都选中了辛格作为阐述其文学标准的代表。这种抢夺证明了辛格重新塑造爱尔兰西部的行为的政治性和重要性。
陈丽
关键词:民族主义
变化的世界,永恒的追求——评《金苹果》中漫游者的形象被引量:4
2003年
<金苹果>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漫游者的形象.漫游者是美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金苹果>中,一方面,传统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并被热情歌颂的男性漫游者形象显得越来越与时代不合节拍.另一方面,女性漫游者开始崛起.漫游者形象的逐渐演变清晰地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化意识对漫游者看法的改变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陈丽
关键词:漫游漫游者女性解放
迷惘的一代被引量:6
2005年
陈丽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家青年文化文学流派现代主义代表作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