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乃玲

作品数:118 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6篇肝炎
  • 35篇病毒
  • 32篇乙型
  • 31篇乙型肝炎
  • 30篇细胞
  • 24篇慢性
  • 21篇肝炎病毒
  • 19篇慢性肝
  • 19篇肝病
  • 17篇免疫
  • 16篇肿瘤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4篇肝癌
  • 14篇丙型
  • 13篇凋亡
  • 13篇肠癌
  • 12篇原发性
  • 12篇肝硬化
  • 11篇蛋白
  • 11篇慢性肝病

机构

  • 105篇北京军区总医...
  • 33篇连云港市第一...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徐州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解放军324...

作者

  • 117篇陈乃玲
  • 24篇贾克明
  • 21篇陈昊
  • 19篇张昶
  • 17篇赵文海
  • 17篇白玲
  • 17篇邓燕林
  • 17篇邓涛
  • 11篇陈佩兰
  • 10篇李琳
  • 10篇范公忍
  • 7篇吴惠毅
  • 7篇顾芳
  • 6篇白莲花
  • 6篇顾芳
  • 6篇彭晓君
  • 6篇田惠英
  • 5篇于春
  • 5篇赵绍林
  • 5篇刘晓彬

传媒

  • 16篇临床肝胆病杂...
  • 10篇胃肠病学和肝...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江苏医药
  • 3篇肝脏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2007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9篇1999
  • 9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7篇1994
  • 7篇1993
  • 4篇199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1999年
近年来对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尤其在对肝细胞外基质的研究方面,胶原纤维合成(fibrogenesis)和纤维溶解(fibrogenolysis)维持动态平衡,例如对与胶原合成酶相对抗的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opr...
陈乃玲贾克明
关键词: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星状细胞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的检测及诊断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亚型(AMA亚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AMA-M2、M4、M9亚型。8例经临床诊断为PBC患者,4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结果8例PBC患者M2均阳性、但M4及M9均阴性;4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M2、M4、M9均阴性。4例PBC者肝活检Ⅰ期及Ⅳ期各1例、2例为Ⅱ期。结论血清AMA-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诊断指标。
杨新玲陈乃玲吴惠毅赵文海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酶免疫斑点法肝活检
VEGF-C和COX-2与结肠癌发病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VEGF-C和COX-2与结肠癌发病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结肠癌(肠癌组)、22例结肠腺瘤(腺瘤组)和22例正常结肠黏膜(正常组)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mRNA,以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VD)。结果VEGF-C在肠癌组的阳性率为74.19%(46/62)明显高于腺瘤组(36.36%、8/22)和正常组(36.36%、8/22)(P<0.01)。VEGF-C表达阳性者中高表达占82.61%,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也有升高,淋巴结有转移组表达阳性率略高于无转移组。COX-2 mRNA在肠癌组、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74.19% vs .36.36%,P<0.01;72.73% vs .36.36%,P<0.05);COX-2 mRNA在高分化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VEGF-C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肠癌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腺瘤组和正常组(P<0.01)。进展期癌组的MVD高于早期癌组(P<0.01);淋巴结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血管侵犯组高于无血管侵犯组(P<0.05)。结论COX-2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在结肠癌肿瘤血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白玲陈乃玲陈昊张昶赵文海
关键词: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环氧化酶2微血管密度
慢性肝病胃粘膜乙型肝炎病毒表达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泛嗜性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慢肝)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44例,共72例作为观察组,无肝病的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常规胃镜检查,取胃窦幽门周围3cm以内活体组织3块,除普通病理检查外,分别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检测及快速尿素酶、品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p。结果 慢肝组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者达92.9%(26/28)、肝硬化组达95.5%(42/44),其中慢肝组以单纯慢性炎症为多,而肝硬化组以伴萎缩和肠化者为多。72例慢性肝病者中有51例胃粘膜HBV阳性,其中HBsAg、HBcAg双阳性16例;肝硬化组HBV抗原表达高于慢肝组,而HBsAg、HBcAg双阳性者低于慢肝组(P均<0.05)。在慢肝和肝硬化组有炎症的胃粘膜中Hp阳性率分别为76.9%(20/26)、69.0%(29/42),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慢性肝病Hp阳性、阴性者胃粘膜HBV抗原表达率分别为69.8%(37/53)、73.7%(14/19),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HBV在慢肝及肝硬化患者胃粘膜表达明显,应重视其在胃粘膜病变中的作用,加强防护措施。(2)在胃粘膜中HBV与Hp表达未见相关关系。
陈乃玲白玲邓涛张昶陈昊
关键词:慢性肝病胃粘膜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阴性而有病毒复制者的产生原因。方法 65例肝活检患者中16例血清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2次以上检测全部阴性。6例血清ALT水平多次检测正常,结合病史诊断为HBV携带者;8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2例为肝硬化。结果 6例HBV携带者中4例病毒负荷10^4~10^5 copies/ml,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为G1、S1 8例慢性肝炎中4例血清病毒〉10^5~10^6 copies/ml,2例肝硬化者低于10^4 copies/ml。免疫组化肝组织所见有HBsAg或/和HBcAg表达。结论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可能有多种机制参与。
陈乃玲韦玉芳赵文海曾凡荣刘丽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
幽门螺杆菌抗原在慢性肝病胃粘膜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3年
陈乃玲白玲李琳张昶陈昊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原慢性肝病胃粘膜
慢性肝病胃黏膜病变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陈乃玲
关键词:胃黏膜病变发病因素慢性肝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MCs)HCV感染研究
1998年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光镜和电镜等技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s进行综合检测,
陈良标陈佩兰安萍田惠英刘超英李琳陈乃玲
关键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病毒颗粒超微结构改变强阳性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陈乃玲童贻刚苑公忍顾芳田惠英韩春风贾克明作者单位: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目前国内外对腹水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胞数检测、生化分析、鲎试验及细菌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尚未...
陈乃玲童贻刚苑公忍顾芳田惠英韩春风贾克明
关键词:腹水大肠杆菌核酸聚合酶链反应肝硬变
细胞色素C、caspase-8及caspase-9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CytC)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和caspase-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45例原发性肝癌及30例正常肝组织中CytC、caspase-8和caspase-9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 CytC、caspase-8在正常组与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3%(19/30)、88.36%(38/44)和60.00%(18/30)、84.10%(37/44),均呈升高趋势,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9基因在正常组及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0%(24/30)和75.00%(33/44),均呈高表达,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caspase-8及caspase-9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肝癌组CytC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远处转移等因素无关;但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升高,高、中和低分化者阳性率分别为100%(7/7)、91.18%(31/34)和25%(1/4),高、中分化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者相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组织中凋亡基因CytC、caspase-8、caspase-9的高表达表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在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肿瘤分化程度越好,CytC表达率也越高,提示CytC表达程度有可能成为判断肝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成为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
陈昊张春芳张昶王红霞赵文海陈乃玲
关键词:细胞色素C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