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生

作品数:128 被引量:5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建筑科学
  • 5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隧道
  • 28篇盾构
  • 26篇基坑
  • 22篇盾构隧道
  • 19篇地铁
  • 18篇三维有限元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管片
  • 16篇值模拟
  • 12篇地基
  • 11篇岩溶
  • 11篇深基坑
  • 11篇沉管
  • 10篇支护
  • 10篇三维有限元分...
  • 10篇隧道工
  • 10篇隧道工程
  • 10篇基坑工程
  • 10篇沉管隧道
  • 8篇隧道管片

机构

  • 127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广州市市政工...
  • 5篇中铁建工集团...
  • 5篇广州市市政工...
  • 5篇广州地铁设计...
  • 4篇广州市地下铁...
  • 3篇广州地铁设计...
  • 2篇广东交通职业...
  • 2篇中铁隧道集团...
  • 2篇中国交通建设...
  • 1篇教育部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市中心区...
  • 1篇中交四航工程...
  • 1篇深圳市勘察测...
  • 1篇广东省城乡规...
  • 1篇广州华磊建筑...

作者

  • 127篇陈俊生
  • 65篇莫海鸿
  • 30篇刘叔灼
  • 11篇房营光
  • 10篇杨春山
  • 9篇谷任国
  • 7篇黎伟
  • 6篇马超
  • 6篇刘庭金
  • 5篇王一兆
  • 4篇潘卫东
  • 3篇刘自兵
  • 3篇姚孟洋
  • 3篇翟利华
  • 3篇万顺
  • 2篇吴萍
  • 2篇肖凯军
  • 2篇刘洋
  • 2篇李亚东
  • 2篇陈晓丹

传媒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9篇广东土木与建...
  • 9篇地下空间与工...
  • 5篇科技通报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土工基础
  • 4篇广州建筑
  • 3篇铁道建筑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应用科技
  • 2篇建筑技术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施工技术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岩土工程技术
  • 2篇水运工程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6篇2023
  • 14篇2022
  • 1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数字溶洞的桩基础下溶洞顶板稳定性验算方法研究
2022年
岩溶地层溶洞顶板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场地上方桩基础的安全性,本文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槎头车辆段项目,选取有代表性的溶洞,结合工程勘察资料、物探资料、桩基础施工图,利用CATIA建立三维溶洞模型,通过Midas 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包含群桩、土层和三维溶洞模型的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根据结果显示的桩和溶洞顶板的竖向位移,验算桩基础下溶洞顶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用CATIA软件和MidasGTS/NX软件来建模和验算桩基础下溶洞顶板稳定性的方法是直观可行的。
梁卫军陈俊生刘叔灼饶城
关键词:溶洞顶板桩基础CATIA群桩
特大断面隧道远程自动监测方案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文章介绍了特大断面隧道——广州龙头山隧道的远程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本地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构成,其中本地测量子系统实现了对拱顶沉降、锚杆应力、二次衬砌钢筋应力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变四个方面的远程自动监测;无线传输子系统采用基于Web(Internet)及GSM中GPRS的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式,实现了对隧道监测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根据7个月监测可知,龙头山隧道使用正常,各部分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为评价特大断面隧道结构的长期安全性,还需要在今后的运营阶段做更长时间的监测及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曾磊莫海鸿房营光陈俊生刘庭金
关键词:特大断面隧道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基于FDS的城市盾构管廊火灾后长距离通风优化研究
2022年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单个通风区间常跨越多个防火分区,如遇火灾险情,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长距离通风,排除廊内有害烟气并恢复能见度,对于被困人员逃生及后续救援至关重要。本文依托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基于FDS对盾构管廊电力舱火灾过程及灾后通风排烟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从管廊的通风区间设计及通风量设定的角度,进行相关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本文6 m直径盾构管廊电力舱某980 m长通风区间,通风量小于20 m3/s时,火灾后廊内能见度及CO浓度恢复所需时间随通风量的增大显著降低,此后通风量的增大对排除廊内有害烟气的边际效应逐渐降低。火灾对管廊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着火区间,而通风量的提升对着火区间降温效果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管廊防火分隔处易出现烟气流动不畅的现象,该处CO浓度峰值显著高于别处。通风区间长度对火灾后廊内能见度及CO浓度恢复所需时间的影响显著。
郭子健刘叔灼陈俊生
关键词:火灾长距离数值仿真
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随着泵送混凝土的大量应用以及泵送高度和泵送距离的大幅增加,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上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采用试验的方法确定,但随着泵送高度的大幅增加,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
陈俊生莫海鸿曹洪刘庭金梁松杨医博巴凌真
关键词:模拟计算工作性能泵送混凝土
文献传递
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接头刚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广州地铁盾构隧道管片为对象,通过室内足尺试验对施工阶段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抗弯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片接头刚度呈线性变化,且与管片接头的构造形式密切相关,并随接头内力组合的不同而变化。
雷华明陈俊生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
盾构竖井垂直顶管顶升力模型试验及离散元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研制室内试验装置,开展盾构竖井垂直顶升施工的模型试验,分析顶管上覆土层的破坏机制、形态,揭示顶升力计算的土层合理破坏范围。借助离散元模拟顶管顶升过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顶升力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顶升力的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顶管顶升阶段,上覆土经历挤压剪切—局部破坏开裂与延伸—破坏面贯通—裂隙发展—形成土柱—土层重分布—填充裂隙的过程。上覆土破坏面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呈三次函数分布,现有研究假定破坏面沿特定倾角线性分布不合理。破坏面贯通前,顶升力显著增大,顶升至h/16(h为顶升高度)时出现最大值,随后土层剪切破坏,顶升力迅速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实际上覆土层破坏范围比经验取值的大,试验顶升力较经验计算值大46.23%~83.05%,可见按经验法计算顶升力明显偏小。离散元分析结果表征了顶管上覆土层的破坏形态,破坏范围、顶升力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利用离散元模拟顶管垂直顶升可行。不同因素对顶升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覆土层深度、黏聚力、摩擦角,顶升力与上覆土层深度近似满足二次抛物线关系,与黏聚力及摩擦角则呈同向线性关系。基于上覆土层的破坏形态和顶升力主要因素的影响特征,提出顶升力2种估算思路,并由实例验证其可行性。
魏立新杨春山莫海鸿陈俊生徐世杨
关键词:破坏形态影响因素模型试验离散元
弧形边界基坑角撑受力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09年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以及大量模型,探讨了角部出现弧段(圆弧段、抛物线弧段等)的基坑在不同矢跨比时弧形边界条件下角撑受力性状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杨小珊莫海鸿刘熠陈俊生
关键词:深基坑角撑
某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基坑工程的"吊脚桩"加桩间预应力锚索方案进行动态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周围土层及岩层的位移。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坑工程采用"吊脚桩"加桩间预应力锚索方案进行施工,土层的位移不大...
陈俊生莫海鸿刘叔灼陈平山
关键词: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可行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城市岩溶深基坑爆破振动影响研究
2023年
在岩溶发育地区进行基坑爆破开挖时,产生的振动可能导致岩层裂隙扩张、破碎,进而发生溶洞塌陷,造成严重的工程安全问题。基于爆破振动监测实例,研究城市岩溶地区深基坑爆破开挖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及溶洞的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以及该场地爆破振动的衰减规律,进而确定合理的溶洞处理方案及爆破施工方案。分别采用顶板抗弯、抗剪强度评价硐室稳定法对该场地溶洞进行了爆破振动下的稳定性分析;基于保护对象及支护结构处振动监测数据,获得了相应的峰值振速衰减经验公式,公式中的场地系数K值及衰减指数α值与传播介质的硬度呈负相关;针对该岩溶深基坑周边及基底以下溶(土)洞,确定了相应的岩溶处理范围原则及措施方案。
焦长洲陈俊生徐冠玉郭子健
关键词:岩溶基坑开挖爆破振动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盾构隧道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其承载力影响管片环的整体性能。接头对管片环有削弱作用,使得对接头力学行为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进行精细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接头的极限荷载及极限荷载下的应力、裂缝分布。研究发现,正弯矩作用下的接头强度取决于接头的局部强度;接头极大降低了管片环的整体承载能力;螺栓等连接件与管片混凝土之间的强度匹配也影响了管片接头强度。
陈俊生莫海鸿黎振东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有限元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