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市10家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丹红注射液的2 070例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信息,用频数统计的方法找出使用频次较高药物进行评价,根据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与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情况。结果:HIS"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常常与阿司匹林口服剂、硝酸酯类口服剂、氯吡格雷口服剂、心通口服剂一起合并使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常与药理作用相似的化学药物联合使用,请临床医生注意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Lundberg 在1972年率先提出了“危急值”管理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病理生理紊乱,如不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生命”[1]。40多年来,危急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2005年,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就将实验室及时报告危急值纳入其对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2]。ISO 15189体系也把进行危急值报告写入程序文件作为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评价的指标[3]。中国医师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建立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后,医疗机构危急值管理工作日趋完善,成为又一保证患者安全的屏障。危急值报告和管理看似简单,实则存在很多挑战,如:医疗机构间规模、学科特点、患者群体差异很大,难以统一危急值项目和界值;管理制度出台时间尚短,管理不够深入,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知晓率和认识水平尚待提高[4]等。这些都预示着危急值管理需要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符合医院特色的管理模式。以下结合我院管理经验,探讨危急值深化、自动化管理方法,供同行借鉴。
目的评估Latex Test BL-2 P-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试剂盒分别在Sysmex CA7000和CS5100全自动凝血仪上的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两套系统的不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参考范围、检测下限和抗干扰试验、方法学比对等性能进行验证分析。结果不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在允许范围内,表明验证通过。线性验证实测均值与预测值偏离均<15%,符合要求。CA7000和CS5100 2台仪器检测FDP的携带污染率均为0%,符合要求。CA7000和CS5100分析FDP的检测下限结果分别为(2.63±0.28)μg/ml、(2.64±0.07)μg/ml,均在2μg/ml^3μg/ml,符合要求。对Latex Test BL-2 P-FDP试剂盒在CA7000和CS5100 2套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y=0.881x+1.811,r=0.987(P>0.05),2个检测系统间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Latex Test BL-2 P-FDP试剂盒应用在Sysmex CA7000和CS5100全自动凝血仪测定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临床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