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例危重病人长途转运分析
-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长途转运的合适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20例危重病人长途转运过程中各病种病情发生变化情况及抢救处理措施。结果转运的1620例危重病人中1615例安全返院。结论危重病人在具备先进设备救护车前提下,做好转...
- 陈荣健陈凤莲
- 文献传递
- 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调查与分析
- 创伤,尤其是交通事故引发的刨伤正在成为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存的“第一杀手”,创伤已成为年轻人群的第一位死因。创伤不仅危及生命,而且因为其致残率高,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大。急救程序
- 王鸿香邹倚红陈凤莲
- 文献传递
- 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7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22例,行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83例。单节段患者中62例为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组,60例为对照组。双节段患者中45例为气管推移训练组,38例为对照组。观察和分析的指标包括术后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间、咽喉疼痛程度、术后声音嘶哑及术后吞咽困难。结果20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死亡。在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气管推移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术后饮水呛咳、术后声音嘶哑、术后吞咽困难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推移训练组比对照组术后咽喉疼痛的时间更短,术后咽喉疼痛的程度更轻(P<0.05)。在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气管推移训练组比对照组发生术后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患者更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的时间更短、程度更轻(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前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术后快速康复,增强患者的术后舒适感,尤其对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更加明显。
- 覃芝蓉陈凤莲原向伟
- 关键词:气管推移训练颈椎病
- 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期生命危险信号的观察和护理
- 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期的生命体征观察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早期识别病人出现的危险信号有助于消灭危险在萌芽状态,为病人生命嵌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挽救病人生命。
- 赵爱兰曾惠洁陈凤莲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临床护理
- 文献传递
- 院内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院内医务人员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新分配护士、在职护士和医生分3组分批集中规范CPR培训,然后对考核成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培训前后各组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院内培训,医务人员CPR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使CPR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 陈凤莲赵爱兰
-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肺复苏
- 小儿误服中毒30例急救及护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误服中毒患儿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误服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为93%,死亡1例。结论:对误服中毒患儿尽快插管洗胃,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陈凤莲
- 关键词:小儿误服中毒洗胃
- 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初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 护士分层次管理和使用促使护士的专业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护士的成长、知识积累、技能锻炼与系统、规范、积极有效的培训紧密相连,我院护理部2008年开始了全院护士分层次培训和考核,在初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上做了一些尝...
- 赵爱兰陈凤莲欧仲爱殷文珍谭美仲彭美娟
-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培训
- 文献传递
- 急诊观察单元治疗模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成本和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急性加重期适合于基层急诊医疗单位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 102例CCHF急性加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急诊观察单元标准化治疗患者(急诊组)和心内科住院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30 d及90 d再住院率、治疗总成本、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诊组的住院天数、总成本及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显效率、有效率和30 d、90 d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观察单元标准化治疗模式,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程,还可节省医疗费用,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有效办法。
- 林惠文陈凤莲曾惠洁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 外周血细胞计数与急性心梗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与急性心梗心衰者预后关系。方法对71例急性心梗心衰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而死亡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结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三者结合起来对心梗心衰者预后判断更为可靠。
- 陈荣健赖兆新陈凤莲卢焕兴徐志锋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计数
- 地区级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地区级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找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下半年院前接诊2050例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存在6个护理问题。结论:院前急救必须具有充足的急救物资、医护人员的敏感分诊识别能力和过硬的急救技能。
- 曾惠洁赵爱兰陈凤莲
-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