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首调唱名法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固定唱名法成为大部分教师教学时的不二选择。文章对音乐教育中受到质疑的另一种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在教学使用时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其分别在视唱、练耳环节以及大众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 陈凯丽
- 关键词: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视唱练耳
- 试论明中后期昆曲在南京的流播
- 2006年
- 本文试从明代中期以后昆曲在陪都南京演出的繁盛之景中,归纳南京地区昆曲演出的形式特征,从三种不同的演出形式中简述其各自的特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它们在昆曲盛行于南京之时中产生的重要影响。
- 陈凯丽
- 关键词:昆曲演出
- 畅游音乐世界 品味艺术人生——修海林编《大学音乐》评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艺术素质教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整体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越来越多的高校致力于发展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由修海林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一版)的《大学音乐》以合理的内容编排,特色的体例编排、补充资料的巧妙等突出特色,就像一把启蒙的钥匙,为刚刚走入正轨的大学素质音乐教育带来了一阵清风。
- 陈凯丽
- 关键词:大学音乐音乐
- 评音乐剧中的舞蹈被引量:1
- 2009年
- 舞蹈是音乐剧中三大要素之一,在音乐剧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音乐剧中的舞蹈有三个主要的特点: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渲染性。
- 陈凯丽
- 关键词:音乐剧舞蹈抒情性戏剧性
- 音乐剧《大河之舞》之“形”“神”论
- 2011年
- 文章从音乐剧《大河之舞》表现之"形"与"神"入手,分析其"形"与"神"各自在剧中的表现,以及"形"、"神"的结合如何带动主题深入和剧魂阐释,探寻了该剧得以成功的缘由。
- 陈凯丽
- 艺术理论课程的新音——评郑锦扬编《艺术概论》
- 2010年
- 一、前言
19世纪末,随着西方美学、心理学等新兴学科传入中国,推动了我国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1933年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张泽厚的《艺术学大纲》,是目前见到我国最早的艺术学专著。
- 陈凯丽
- 关键词:《艺术概论》理论课程艺术学西方美学学科建设心理学
- 明后期南京民间音乐的特征
- 2011年
- 明代中叶,南京的商业空前繁荣,促进了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使得原本流行于农村的民歌也随之进入城市人的生活中。这一阶段小曲的发展特征总体呈城市化倾向。南京在这种趋向的影响下,小曲的创作和演唱领域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除此以外,秦淮河畔的古琴和十番鼓的演奏也十分流行,都具有各自的艺术特征。
- 陈凯丽
- 关键词:民间音乐艺术特征
- 福建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福建省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客观梳理,进而总结出影响福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从实际出发总结福建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经验,阐述如何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
- 陈凯丽
-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当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初探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关注当今高校大力发展的公共艺术课程,说明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内容安排、教师配置、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六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公共艺术课程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优化。
- 陈凯丽
-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 闽南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视角
- 2018年
- 闽南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于2012年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打造完成,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及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一等奖。这部饱含着浓浓闽南文化和华侨文化的作品,以朴实的舞蹈语汇讲述了一个闽南渔村的故事。作品在地方民俗艺术的演绎中传颂着人间的真善美,传达着全剧的中心思想——回归。该剧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审美判断,也对闽南文化如何走向新阶段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文章通过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即作品中各类民间艺术的展现、艺术精神的表现以及艺术情感的诗化,阐发对闽南文化在新时期如何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陈凯丽
- 关键词:闽南文化舞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