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剑

作品数:26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癣菌
  • 6篇细胞
  • 6篇红色毛癣菌
  • 4篇皮肤
  • 4篇脲原体
  • 4篇解脲
  • 4篇解脲脲原体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真菌
  • 3篇皮肤癣
  • 3篇皮肤癣菌
  • 3篇梅毒
  • 3篇角质
  • 3篇角质形成
  • 3篇角质形成细胞
  • 2篇药物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药物敏感试验
  • 2篇阴囊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濮阳市油田总...

作者

  • 26篇陈剑
  • 19篇赖维
  • 12篇陆春
  • 11篇冯佩英
  • 9篇朱国兴
  • 7篇黄怀球
  • 6篇马寒
  • 6篇苏向阳
  • 6篇尹颂超
  • 5篇李美荣
  • 5篇陈荣章
  • 3篇易金玲
  • 3篇龚子鉴
  • 3篇许庆芳
  • 3篇李美容
  • 3篇万苗坚
  • 3篇梁盼盼
  • 2篇郑跃
  • 2篇叶聪秀
  • 2篇杨素莲

传媒

  • 4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界限类偏瘤型麻风1例被引量:1
2010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颜面、躯干、四肢出现红斑3年于2006年4月2日就诊。3年前患者右侧肩部出现一甲盖大小的红斑,无痒痛,半年后红斑如巴掌大小。颜面、躯干。
冯佩英陆春赖维苏向阳陈剑朱国兴徐广坤
关键词:麻风
王浆酸对UVA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王浆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对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诱导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用4 J/cm~2 UVA照射人真皮成纤维...
郑锦芬陆春赖维朱国兴万苗坚陈剑
外用抗菌离子膜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外用抗菌离子膜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28例细菌性毛囊炎患者,予抗菌离子膜外喷,每日2次,疗程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前后病原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及脓疱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细菌清除率达82.14%;临床疗效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3.57%、92.86%;总体疗效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6.43%、75.0%。结论:外用抗菌离子膜是一安全有效的非抗菌素抗菌剂,能有效地治疗细菌性毛囊炎。
许庆芳黄怀球赖维陈剑苏向阳龚子鉴
关键词:毛囊炎细菌性
32例阴茎阴囊浅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阴茎阴囊部位浅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的联系,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7年-2017年本科真菌学检查确诊的32例阴茎阴囊浅表真菌感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相关病原菌。结果 32例患者均为青少年,平均年龄为20.5岁,平均病程为2.6个月。真菌培养鉴定皮肤癣菌26株(78.8%),酵母菌7株(21.2%)。30例阴囊感染中,24例(75.0%)为单纯性感染,以白色伪膜样斑片为主要表现,石膏样小孢子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中6例(18.8%)合并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表现为干燥的糠秕样白色细碎鳞屑性斑片,红色毛癣菌为该类型主要病原菌。2例阴茎癣均合并股癣,且均由皮肤癣菌引起。结论阴茎阴囊浅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石膏样小孢子菌主要引起阴囊单纯性感染,而红色毛癣菌则引起阴茎阴囊多部位感染。
李美荣尹颂超魏玲陈剑马寒冯佩英
关键词:阴茎阴囊真菌感染皮肤癣菌病
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的免疫应答及其机制。方法红色毛癣菌孢子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共培养后HaCaT细胞TLR-2,TLR-4,Dectin-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后不同时间段HaCaT细胞TLR-2,TLR-4及Dectin-1平均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芯片抗体阵列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36种不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急性时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6 h后,TLR-2,TLR-4,Dectin-1mRNA表达上调;共培养量明24显h增后加TL。R结-2,论T L人R角-4,质D形ec成tin细-1胞平对均红荧色光毛强癣度菌增的高免,细疫胞识因别子和I应L-答8,,I在-30一9,定IF程N-度γ,上IL可-6通,IL过-1上3调在红Ha色Ca毛T癣细菌胞刺中激模后式分识泌别受体TLR-2,TLR-4及Dectin-1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实现。
李英陈剑万苗坚赖维郑跃李美荣陈荣章李晓欣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
龟头光泽苔藓1例被引量:2
2010年
报告龟头光泽苔藓1例。
黎晓丽赖维叶张章苏向阳李美荣陈剑
关键词:光泽苔藓龟头
解脲脲原体124株对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UU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阿齐霉素、洛美沙星的M IC50值分别为0.25,2.00,4.00,4.00和64.00μg/mL;耐药率依次升高,分别是4.84%,16.13%,35.48%,45.16%和59.68%。结论UU对多西环素等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下降,耐药性上升。本地区在治疗UU感染时,建议首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中的多西环素。
马寒陆春朱国兴冯佩英卢荣彪赖维陈剑黄怀球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最小抑菌浓度
Dectin-1、CARD9基因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应答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相关性C型凝集素-1(Dectin-1)和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将红色毛癣菌与正常HaCaT细胞、Dectin-1、CARD9基因敲除HaCaT细胞共培养,用ELISA分析其细胞上清液中IL-6、IL-8的表达情况。结果Dectin-1基因敲除导致HaCaT细胞IL-6和IL-8基础分泌明显增加,敲除CARD9基因导致HaCaT细胞IL-6基础分泌增加(P<0.05)。在红色毛癣菌的刺激下,和未感染相比,HaCaT细胞分泌的IL-8明显减少(P<0.05);Dectin-1基因敲除的HaCaT细胞则表现为IL-6、IL-8分泌量明显减少(P均<0.05);CARD9基因敲除的HaCaT细胞的IL-6、IL-8分泌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Dectin-1基因和CARD9基因可能参与了维持表皮免疫稳态,CARD9基因还可能介导了红色毛癣菌引起的免疫应答。
陈佳沁陈剑邓威威苏真梁盼盼湛舒婷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HACAT细胞
10584人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TPPA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本地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1年内在皮肤科实验室进行的10584人次TRUST检测和4083人次TPPA检测结果。结果10583人次TRUST检测中阳性428人次,阳性率为4.04%。4078人次TPPA检测中阳性425人次,阳性率为10.42%。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TPPA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阳性主要为低滴度阳性。18~29、30~39岁两个年龄组检出的阳性例数最多且阳性率较高。结论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梅毒血清阳性者主要集中在18~39岁年龄组,是梅毒防治的重点。
陈剑龚子鉴陈荣章尹颂超李美容叶聪秀张玉清陆春赖维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树突状细胞相关凝集素受体1和2在真菌免疫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树突状细胞相关凝集素受体1和2(Dectinl和2)是2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CLR)的重要成员,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RRs),其有效地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Dectin-1识别β-葡聚糖,通过自身免疫受体络氨酸激活基序(ITAM)向胞内转导信号;Dectin-2识别α-甘露聚糖,通过耦联FcRγ链上的ITAM结构转导信号。ITAM招募并激活非受体络氨酸蛋白激酶(Syk),后者激活MAPKs或介导CARD9-Malt1-Bcl10复合体组装,激活核因子-κB(NF-κB),诱导合成炎症因子等一系列细胞活动。其配体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都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Dectin-1和Dectin-2受体在真菌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黄晓强陈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