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主观幸福感是作为权威的评定标准对某特定人群生活的整体性评估,可反映出个体对其生活情况的满意度。ICU护士由于工作量大和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常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不仅会影响护理服务质量,还会导致护理人员离职、转行。笔者对ICU护士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并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探寻ICU护士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陈基民江婧婧
-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压力合同护士工作待遇
- 头针结合体针对博茨瓦纳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目的: 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博兹瓦纳(当地居民)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为该病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活动能力,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
- 陈基民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体针下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
- 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根据重症治疗指南,MV患者需要镇静镇痛以消除气管插管、约束以及疾病本身等不适引起的烦躁及人机对抗,减少组织耗氧;加上患者长时间的卧床,造成机体活动减少、机体功能减退、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镇静镇痛药物的蓄积、呼吸肌及膈肌功能减弱等,这些问题使得谵妄更容易发生。最后导致患者延迟脱机甚至无法脱机,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也随之增加~([1])。
- 陈基民郑菁林耸
- 关键词:人机对抗谵妄镇静镇痛肌肉萎缩膈肌功能呼吸肌
- ICU转出患者家属照顾者准备度与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调查ICU转出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焦虑情况,并分析照顾准备度和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照顾者准备度量表以及焦虑量表对某三甲医院120名ICU转出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照顾准备度和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转出患者家属照顾者准备度总分为(14.33±5.35)分,照顾者焦虑评价平均得分为(53.25±15.6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照顾者的性别、年龄、照顾经验、文化程度、自觉健康状态,有无共同照顾者、患者的年龄及与患者的关系这些因素是影响照顾者准备度得分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照顾经验、有无共同照顾者、自觉健康状态、患者的年龄及患者的住院时间这些因素是影响焦虑得分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者的焦虑水平(b=-7.314,P=0.013)、照顾者性别(b=5.533,P=0.023)、照顾经验(b=5.326,P<0.001)、有无共同照顾者(b=4.235,P=0.010)、自觉健康状态(b=4.428,P=0.021)是对照顾准备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照顾经验(b=-3.584,P=0.002)、已婚(b=-3.352,P=0.012)、患者住院时间(b=-3.541,P=0.017)、准备度得分(b=-5.132,P<0.001)是对照顾者焦虑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ICU转出患者照顾者准备度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照护技能辅导以及解释患者病情预后,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准备度。
- 陈基民郑菁陈刚黄晓铭江婧婧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焦虑
- 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洗手依从性的行为教育干预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洗手行为的行为教育干预,强化实习医生手卫生意识,从准职业期提高其洗手的依从性。方法以本科室2012年10月~2013年4月来自不同院校的60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洗手行为进行行为教育干预,干预前后根据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并记录其洗手情况及实习医生手部细菌菌落数,并将结果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的手卫生执行率、洗手方法正确情况及手细菌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行为教育干预能提高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的洗手依从性。
- 陈鑫鑫陈刚郑菁陈基民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洗手依从性实习医生手卫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1)增加人工湿化;(2)加强体疗、气道湿化后吸痰、(3)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4)使用鼻空肠管鼻饲(小孔胃管);(5)加强口腔护理;(6)使用可吸引式气管导管;(7)规范吸痰顺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通气后两组各项血气监测指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为(22.5±8.5)天,对照组为(30.5±7.5)天,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发生VAP9例(15%),对照组发生VAP19例(31.7%),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陈刚陈基民郑菁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
- 完全呼吸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完全呼吸法呼吸训练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的效果。方法:共纳入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9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健康宣教,43例)和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完全呼吸法干预,48例)。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10m最大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6MWD),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18±0.11)L比(1.50±0.12)L]、用力肺活量[FVC,(1.57±0.16)L比(2.08±0.19)L]、6MWD[(350.47±18.86)m比(378.68±11.58)m]和10m最大步行速度[(42.00±3.95)m/min比(46.10±5.60)m/min]均显著增加(P均<0.01),而常规治疗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改变(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FEV_1[(1.17±0.09)L比(1.50±0.12)L]、FVC[(1.60±0.14)L比(2.08±0.19)L]、6MWD[(357.00±16.85)m比(378.68±11.58)m]和10m最大步行速度[(41.83±5.48)m/min比(46.10±5.60)m/min]均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完全呼吸法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芳陈丽丽李晓敏陈高燕陈基民黄峰
- 关键词:老年人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探究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例数为70例,将其选用方便抽样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数值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预见性护理模式起到了理想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在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规避并发症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效果,值得推广.
- 陈基民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心肌梗死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