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孝荣

作品数:2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美术
  • 4篇教育
  • 2篇审美
  • 2篇审美情趣
  • 2篇水彩
  • 2篇情趣
  • 2篇美情
  • 2篇美术教育
  • 2篇教育创新
  • 2篇课程
  • 2篇高校
  • 2篇高校美术
  • 1篇新课程标
  • 1篇新课程标准
  • 1篇性学
  • 1篇虚无
  • 1篇虚无主义
  • 1篇以生为本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题材

机构

  • 16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16篇陈孝荣
  • 1篇张博
  • 1篇陈和莲

传媒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传播力研究
  • 2篇环球首映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电影评介
  • 1篇美术大观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大众文摘

年份

  • 1篇2022
  • 9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审美情趣提升出发谈高校美术教育创新被引量:1
2019年
美术教育是以学生审美情趣培育为前提的综合化教学活动,也是旨在培养学生理解美术、感知该学科美学内涵的教学活动。当前聚焦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从审美情趣提升角度出发,创新美术教育机制,就成为优化高校美术教学活动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本文从高校美术教育中审美情趣提升的具体背景出发,注重探究基于审美情趣提升视角的高校美术教育创新体系。
陈孝荣
关键词:审美情趣高校教育美术教育
注重实践培养、激发人文精神:从审美情趣提升谈高等美术教育创新
2019年
在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全面创新背景下,积极重视做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优化教学机制,回归审美本质的天然要求。结合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创新而言,实践培养是一种参与体验,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内涵认同,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创造意识,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最佳创新效果。本文拟从高等美术教育的创新要求分析入手,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角度探究高等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策略。
陈孝荣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等美术教育创新
陈孝荣/水彩
2019年
陈孝荣
川渝水彩画的乡土记忆
2019年
在当代川渝水彩画创作的艺术阵营中,越来越多的画家、艺术家开始追随当代绘画艺术的潮流,而忽略了对川渝本土艺术题材及其乡土记忆的表现和挖掘。这种忽略无疑会为川渝水彩画艺术创作的本土化带来极大的困惑和束缚,其结果便是虚无主义的泛滥。
陈孝荣
关键词:乡土记忆水彩画绘画艺术艺术题材虚无主义
浅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0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美育对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中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陈孝荣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
论三峡石文化的演变历程
2006年
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陈孝荣
关键词:石头文化
视像
2019年
陈孝荣
汤垕“写意”说内涵及徐渭水墨精神
2006年
中国绘画自宋代文人画出现以前一直是以宫廷绘画和民间画师的勾斫赋彩法统治着画坛,自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绘画出现之后,改变了一贯以“勾斫赋彩,模拟对象”,“以形写神”表现技法较为单一的统一局面。元代理论家汤垕站在文人画家立场上,在元代文人画已形成气候的情况下,根据宋代文人画理论精神,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绘画的“写意”说,对中国后世绘画产生着重要影响,出现了明清以降中国画坛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多元局面,水墨写意占据画坛主流。继之而起的一代写意大师徐渭,以及涌现出如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林枫眠、李可染大师级艺术家,他们在各自领域创造出中国水墨精神世界,为中华文化作出非凡的贡献。
陈孝荣陈和莲
关键词:写意文人画水墨精神
试论三峡民间美术的资源与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极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三峡民间美术的开发应用得不够。随着三峡电站的新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间美术工作亦是当务之急的事了。随着三峡旅游业的大发展,把三峡民间美术作为旅游纪念品来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本文就三峡民间美术的资源基本概况以及开发应用它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陈孝荣
关键词:三峡民间美术
老宅院即景
2019年
陈孝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