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惠良

作品数:6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小说
  • 6篇叙事
  • 4篇诗歌
  • 4篇手法
  • 4篇写作
  • 3篇戏剧
  • 3篇写作手法
  • 3篇愤怒
  • 3篇《愤怒的回顾...
  • 2篇短篇
  • 2篇对立
  • 2篇心理
  • 2篇英语
  • 2篇欲望
  • 2篇欲望叙事
  • 2篇社会根源
  • 2篇身份
  • 2篇生态
  • 2篇诗人
  • 2篇情节

机构

  • 40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国家检察官学...

作者

  • 40篇陈惠良
  • 5篇陈琛
  • 3篇魏笑玲
  • 2篇甘应霞
  • 2篇张东芹
  • 2篇杨毅华
  • 1篇徐蓓
  • 1篇李丽

传媒

  • 5篇河南广播电视...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四川职业技术...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湖北工业职业...
  • 1篇国外文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十堰职业技术...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海外英语
  • 1篇邢台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者反应理论与《跨国的雪》被引量:1
2011年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界。读者反应批评学者认为文本不是孤立的自足体,它并不是确定了的意义。一个文本可以有诸多可能性的阐释,但它不会自我阐释,更不能自发地解答读者的问题,而是读者本身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阅读和阐释过程,填补文本的"间隙"和"空白",并在读者自身的"期待视域"指导下最终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和评价。《跨国的雪》讲述的是一对好朋友在欧洲滑雪的故事。读者的作用在海明威含而不露的写作风格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将结合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跨国的雪》一文进行解读。
魏笑玲陈惠良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期待视域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后现代语境下的人文关怀
2014年
本文以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为例,从剧作家的反英雄创作思想、边缘到中心转换的艺术手法和对存在的哲学思考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作者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反思。
陈琛陈惠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文关怀
从身体美学看迟子建小说《逆行精灵》的生态特色
2012年
身体美学不只是关于身体的美学,也是从身体出发的美学。当思想从身体出发的时候,它所思考的就不是非身体,而是身体自身。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既是自然赋予的,也是文化生成的。作家迟子建小说《逆行精灵》无论在小说题材及叙事角度的选择上,还是小说的叙事策略及表达方式上,都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儿童和底层弱势人群的独特爱心体验,显现出一种强烈的身体为载体的生态关注。
陈惠良
关键词:身体美学生态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超越
1997年
陈惠良
关键词:文学作品寓言故事情节美国诗人洞庭湖主人公
必然的愤怒,绝望的心声——《愤怒的回顾》中吉米式愤怒的社会探源被引量:3
2014年
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是英国剧坛上的一颗"炸弹",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掀起了英国戏剧史上的"第一次浪潮"。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成为"愤怒的青年"的典型代表,吉米式的"愤怒"反映了战后一代年青人的共同心声。本文拟从社会根源、阶级对立和存在主义思潮影响三个层面,揭示其愤怒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陈琛陈惠良
关键词:社会根源阶级对立必然性
康拉德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主题表达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约瑟夫.康拉德以他独特的题材和风格构成了现代英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作品中的叙述视角超越了写作技巧、修辞手段这个层面而与作者的创作思想、作品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成为他的作品内涵的一个重要外化形态。本文通过对康拉德主要作品的一一检视,就作品中的叙述视点与小说的内容主题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
陈惠良
关键词:康拉德视点人称
《密执安以北》中女性话语方式的总体性眼光
2010年
《密执安以北》,海明威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角和女性言语方式,展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的第一次性经历。作品中的隐喻和重复手段体现了海明威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整体性目光,将散落在生活中的细节编织成一个层次分明、层层层推进的一个完整的小说世界。
陈惠良
约瑟成长叙事中的关联性技巧被引量:1
2013年
约瑟的故事是《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篇幅最长的故事之一,记述了以色列的先祖雅各的儿子约瑟从小时候被他的哥哥们出卖,后来转卖到埃及为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身居高位,最后保佑家族繁荣昌盛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成长小说特色的小说。在一般的成长故事中,情节是比较松散的,而在约瑟的成长经历的叙述中,关联性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许多事例都是前后相关的,并且构成约瑟成长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陈惠良
关键词:成长小说
反向叙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幸福》写作手法分析
2018年
小说《幸福》讲述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家里宴请朋友的故事,展示了女主人贝莎从极度的幸福跌落到情感的深渊的一次心路历程。本文从反向叙事这个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创新性的写作手法。所谓反向叙事就是在叙事的表面与叙事的内容或所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反差效果,具有强烈的反讽与暗示特色。小说以《幸福》为主题,表达的却是她的不幸,反向叙事成为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陈惠良
关键词:不幸
非个人化理论在《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结合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对艾略特诗作《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进行细读,通过对该诗的分析来进一步说明该理论的内涵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陈惠良
关键词:非个人化理论T.S.艾略特艺术风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