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湖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8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转移瘤
  • 5篇脑梗
  • 5篇MRI
  • 4篇肿瘤
  • 4篇弥散
  • 4篇脑转移
  • 4篇脑转移瘤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X线
  • 2篇血性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颅脑

机构

  • 18篇常熟市第二人...
  • 3篇苏州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常熟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陈振湖
  • 10篇陆永明
  • 9篇丁庆国
  • 8篇周建春
  • 5篇陈珏
  • 4篇胡春洪
  • 2篇钱伟新
  • 1篇许培军
  • 1篇周晓春
  • 1篇王培军
  • 1篇王金林
  • 1篇钱伟新
  • 1篇丁乙
  • 1篇段承祥
  • 1篇贾传海
  • 1篇吕桃珍
  • 1篇解关兴
  • 1篇倪才方
  • 1篇梅毅军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苏州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的MRI表现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提高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IMCA)MRI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37例IMCA的MRI特点、原因及随访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37例IMCA依据形态可分为二型:大范围型IMCA为31例(81%,31/37);小范围型6例(19%,6/31)。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高脂高蛋白饮食史分别是这二类IMCA的最常见原因。结论 IMCA在形态上有特征性。小范围型IMCA可以是大范围型IMCA的先兆。
陈振湖周建春钱伟新
关键词:MRI影像学神经科
23例脑转移瘤核磁共振影像学误诊的回顾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提高脑转移瘤核磁共振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11误诊病例的术前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脑转移瘤误诊的主要疾病为胶质瘤 ,占 6 1% (14/ 2 3)。结论 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 。
陈振湖陆永明周建春
关键词:脑转移瘤MRI误诊
MR弥散加权成像对颅脑非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脑非缺血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例/临床证实的颅脑非缺血性病变42例,包括颅脑肿瘤25例、感染性病变8例、血肿5例、多发性硬化4例,均作了常规MRIT2WI、T1WI、增强扫描及DWI,分析其DWI信号表现。结果25例颅脑肿瘤、8例感染性病变、5例血肿、4例多发性硬化病例,病变在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结论结合常规MRIT2WI、T1WI及增强扫描图像,DWI在颅脑非缺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丁庆国陆永明周建春陈珏陈振湖胡春洪倪才方
关键词:脑部病变弥散
脑肿瘤卒中的MR特点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提高脑肿瘤卒中MR特征的认识。方法 对26例37个瘤卒中和25例单纯脑内血肿作影像对照,重点观察血肿的结构及在MR重度T2WI和梯度回波图像上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出现率和完整性,对瘤卒中和单纯血肿进行比较。结果 37个瘤卒中,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完全缺失12个(32%),部分缺失19个(51%),厚度不均匀6个(16%)。而25例单纯脑内血肿的血肿周围均可以见到完整均匀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结论 亚急性、慢性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不完整性和不规则性可以作为诊断瘤卒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陈振湖陆永明
关键词:脑肿瘤瘤卒中磁共振成像MR
^1HMRS对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孤立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孤立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18例及孤立脑转移瘤12例,术前分别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1HMRS检查,测量两种肿瘤的实质强化区、中央坏死区、瘤周水肿区的代谢物浓度(包括NAA、Cho、Cr)及其比值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肿瘤的T1WI多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伴有不同程度强化和瘤周水肿。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孤立脑转移瘤实质区的1HMRS均表现为NAA/Cho、NAA/Cr下降,Cho/Cr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央坏死区的NAA/Cho、NA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周水肿区NAA/Cho、Cho/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NA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HMRS可无创地分析脑肿瘤的代谢情况,有助于对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孤立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陆永明丁庆国陈振湖贾传海周建春陈珏
关键词:胶质瘤转移瘤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系梗阻性病变46例,均作了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和MRI检查,39例作了FSPGRT1WI抑脂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类病变在MRCP及MRI上的表现。结果MRCP厚层法与薄层法各有优点,对胆管结石总的检出率为100%,对胆管炎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扩张显示清晰,炎性病变呈移形性扩张,肿瘤性病变呈截断征或圆锥征。结论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是诊断胆系结石的一种理想方法,结合运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胆系炎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
陈振湖丁庆国陆永明周建春陈珏
关键词:胰胆管疾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图在脑梗死演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MI)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图)在脑梗死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脑梗死患者共作了81例次(超急性期15例次、急性期15例次、亚急性期31例次、稳定期12例次及慢性期8例次)DWI及常规MRI检查。测定各期梗死灶ADC值及对侧ADC值,计算相对ADC(rADC),分析判断rADC在各期脑梗死中的演变情况。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梗死灶ADC值为(4.96±0.98)×10^-4 mm^2/s,低于对侧相应区域(8.18±1.07)×10^-4 mm^2/s。(t=2.22,P〈0.05);rADC以超急性期最低,随时间延长由低到高,于8—14天出现假性正常化,于慢性期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时间具有相关性(rs=1.00,P〈0.05)。结论:各期脑梗死灶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结合DWI、T2MI对早期脑梗死的检出和准确分期具重要价值。
丁庆国陈振湖陆永明周建春陈珏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弥散
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影像学资料,提高后颅凹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40例中32例作CT检查,38例作MRI检查,30例同时作CT、MRI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20-40岁者占70%(28/40),发生于小脑半球者占75%(30/40)。CT、MRI平扫分别呈囊肿结节型,囊腔型和实质型;增强后以壁结节强化最为多见。部分肿瘤MRI表现可见血管流空征象、瘤内出血、瘤周水肿及脑积水征象。CT对血管母细胞瘤检出率、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91%、84%;而MRI而分别为100%、95%、89%,二者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陆永明陈振湖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CTMRI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5
1994年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王培军,段承祥,吕桃珍,陈振湖,徐兆龙笔者搜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重点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在肿瘤术前分期、随访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本院1985~1993年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6...
王培军段承祥吕桃珍陈振湖徐兆龙
关键词:睾丸肿瘤CT
不典型脑内转移瘤的MR表现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分析不典型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不典型脑转移瘤27例作回顾性影像分析。结果:不典型脑转移瘤可分为部位不典型12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15例。结论:在转移瘤与脑内血肿的鉴别诊断应注意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完整性和规则性;脑室内的转移瘤常有清楚的界面。
陈振湖周建春钱伟新
关键词:脑转移瘤M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