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的比较
- 目的用热板法,扭体法,福尔马林法观察、比较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异氟烷的镇痛作用部位。方法昆明种小鼠160只,随机分为鞘内注药组和侧脑室注药组,每组又分为4小组,每组小鼠体重和性别比例...
- 张明阳刘亚君周美艳陈晏蔡慧明宋苏沛戴体俊
- 文献传递
- 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对胫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对胫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未交配sD大鼠30只,5—7周龄,体重150~1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Ft=10):假手术+人工脑脊液组(SA组),骨癌痛+人工脑脊液组(CA组),骨癌痛+甲氨蝶呤组(CM组)。采用胫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甲氨蝶呤100蜡,容积15弘l,注射时间10s。于造模前,造模后1、3、5、7d及给药后2、4、8、24h(T0~8)时测定机械痛阈(MPT)。于B时测定痛阈后处死,取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ELISA法检测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SA组比较,CA组和CM组MPT降低,脊髓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计数增多,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升高;与CA组比较,CM组MPT升高,脊髓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计数减少,脊髓TNF—α和IL—1β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减轻大鼠胫骨癌痛的机制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有关。
- 申文岳冬梅柳娇陈立平徐幼苗陈晏胡学铭
- 关键词:甲氨蝶呤小神经胶质细胞骨肿瘤
- 大麻素受体2在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CB2)在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的表达及其在癌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42只,体重160~180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CP组)、DMSO(二甲基亚砜)组(D组)和CB2选择性拮抗剂AM630组(A组)。采用右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Walker256(4×105)乳腺癌细胞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于接种后第7d从S组和BCP组分别随机选取6只,同C组的大鼠一起处死取脊髓,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脊髓CB2的表达,在接种后的第1、2及第3天按照分组D组和A组分别鞘内注射DMSO0.15μl和溶于1%DMSO的AM63015μg。分别于注射肿瘤前1d、注射后的第1、3、5、7、14、21d(T0~6)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结果免疫印迹显示C组大鼠脊髓基本没有CB2的表达,与C组及S组相比,BCP组接种后第7d脊髓CB2表达水平升高。鞘内注射AM630癌细胞后大鼠接种后肢提前出现机械痛觉过敏现象。结论脊髓CB2参与大鼠胫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
- 陈晏申文徐幼苗柳娇岳冬梅袁燕
- 关键词:大麻素受体2脊髓骨癌痛
-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镇痛作用的比较
- 2010年
- 目的比较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异氟烷的镇痛作用部位。方法用热板法、甲醛法观察、比较鞘内注射(it)和侧脑室注射(icv)异氟烷对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及抖足时间和抬足次数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鞘内注射异氟烷对甲醛小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热板实验中,与人工脑脊液组相比,it异氟烷0.02、0.04、0.08μl/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引起HPPT的增高(P<0.01或P<0.05);icv以上剂量的异氟烷对HPPT均无明显影响(P>0.05)。甲醛法实验中,it异氟烷0.01、0.02、0.04μl/g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抖足时间和抬足次数(P<0.01或P<0.05);相同剂量的异氟烷icv对抖足时间和抬足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鞘内注射异氟烷可抑制甲醛小鼠脊髓Fos表达(P<0.01)。结论在正常小鼠整体水平异氟烷镇痛部位主要在脊髓,脑可能不是主要镇痛部位。
- 张明阳刘亚君周美艳陈晏蔡慧明宋苏沛戴体俊
- 关键词:异氟烷镇痛鞘内注射侧脑室注射
- 大麻素受体2在胫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胫骨癌痛大鼠脊髓大麻素受体2(CB2)表达的变化,探讨CB2在骨癌痛中作用及其可能的脊髓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56只,体重160-180g,随机分为7组(n=8):对照组、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假手术组和骨癌痛组又各分为3个亚组(术后7d、14d和21d组),分别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水平CB2表达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CB2的表达部位。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基本没有CB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及骨癌痛组脊髓CB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骨癌痛7d组脊髓CB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激光共聚焦技术显示CB2主要表达于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胫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有CB2表达,早期为其表达的高峰,且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 申文陈晏徐幼苗柳娇岳冬梅袁燕
- 关键词:骨癌痛大麻素受体2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脊髓
-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对异氟烷镇痛和催眠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对异氟烷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在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中,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异氟烷(异氟烷组,腹腔注射异氟烷1.0 ml/kg)两组;随后各组再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注射溶媒、辣椒素(125、250、500ng/kg)。记录热板法热板痛阈(HPPT)和扭体法扭体次数。催眠实验中,异氟烷组小鼠腹腔注射异氟烷1.0 ml/kg后,侧脑室注射溶媒、辣椒素(125、250、500 ng/kg),记录给药后小鼠的睡眠时间(ST)。结果与异氟烷+溶媒亚组相比,其余3个异氟烷+辣椒素亚组HPPT降低(P<0.05)、扭体次数增加(P<0.01),但S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RPV1可能是异氟烷抗热刺激痛和内脏化学刺激痛的靶位之一,但与异氟烷的催眠作用关系不大。
- 张明阳刘亚君周美艳陈晏蔡慧明宋苏沛邵东华杭黎华戴体俊
- 关键词:异氟烷镇痛催眠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 趋化因子CCL2中和抗体在大鼠胫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趋化因子CCL2中和抗体在胫骨癌痛大鼠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CCL2中和抗体组(Ⅱ组)、骨癌痛组(Ⅲ组)、骨癌痛+controlIgG组(Ⅳ组)和骨癌痛+CCL2中和抗体组(Ⅴ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注入胫骨骨髓腔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术后10~12d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或对照IgG(10μg/15μl)。测定术前1d,术后1、3、5、7、10、14、21d各组大鼠自由行走痛评分。另取30只大鼠,分组同前(n=6),术后14d取材,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与Ⅲ组相比,Ⅴ组大鼠术后10、14和21d自由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14dMOD值明显降低(P<0.01),Ⅳ组对应时点各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胫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能显著减轻自由行走痛并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CCL2可能通过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大鼠胫骨癌痛维持的调控。
- 徐幼苗申文陈晏柳娇
- 关键词:骨癌痛痛觉过敏
- 脊髓趋化因子配体2在大鼠胫骨癌痛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脊髓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84只,体重160—1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8):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P组)。P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混悬液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C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接种前1d、接种后1、3、7、10、14和21d时,测定机械性刺激阈值。于接种前1d、接种后7、14和21d时痛阈测定结束后,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CCL2含量,反映其表达。接种后14d时痛阈测定结束后,P组随机取4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观察脊髓背角CCL2与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和神经元特异核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和S组相比,P组接种后7—21d时机械性刺激痛阈下降,接种后7、14和21d时脊髓CCL2表达上调(P〈0.05)。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CCL2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存在表达,而在神经元中无表达。结论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释放的CCL2参与了大鼠胫骨癌痛的发生发展。
- 徐幼苗申文陈晏岳红利柳娇岳冬梅袁燕梁栋
- 关键词:趋化因子CCL2脊髓骨肿瘤疼痛
-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的比较
- 张明阳刘亚君周美艳陈晏蔡慧明宋苏沛戴体俊
-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用热板法,扭体法,福尔马林法观察、比较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异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异氟烷的镇痛作用部位。方法昆明种小鼠160只,随机分为鞘内注药组和侧脑室注药组,每组又分为4小组,每组小鼠体重和性别比例均相似。每小组小鼠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0.04μl/g,异氟烷0.02μl/g,0.04μl/g,0.08μl/g。
- 张明阳刘亚君周美艳陈晏蔡慧明宋苏沛戴体俊
- 关键词:昆明种小鼠侧脑室注射镇痛作用异氟烷人工脑脊液性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