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乳腺上皮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和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4-13-2012-10-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首诊的患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采用巢式PCR技术对47例乳腺癌患者和4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SBEM、hMAM和CK19的mRNA进行检测;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对10例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mRMA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中27例乳腺癌患者的109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SBEM表达率分别为82.98%(39/47)和62.22%(28/45),χ2=5.005,P=0.021;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hMAM表达率分别为65.96%(31/47)和42.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0,P=0.022;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K19表达率分别为89.36%(42/47)和80.00%(3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2,P=0.211。免疫组化CK19在52个转移性淋巴结中强阳性表达,在57个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转移性淋巴结中检出5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灶;hMAM及SBEM在转移性淋巴结中表达比CK19弱,而且阳性细胞染色不均一。结论:SBEM、hMAM和CK19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生物学标志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缺乏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特异性,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微转移有一定临床意义;CK19可用于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微小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