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作品数:70 被引量:49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2002年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学者llizarov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牵引成骨技术应用于肢体长骨、治愈了多种长骨疑难疾病,1980年这一技术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但是由于颌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关系到容貌重建的特殊性,直到1992年美国学者McCarthy才首次报告了4例口外法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应用.但口外法在牵引成骨过程中造成了明显的颜面皮肤瘢痕且易损伤面神经分支,因此人们更寄希望于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方式.1996年在欧洲和美国同时研制成功了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立即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及整形外科界引起轰动并形成研究热点.它的出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长期以来使用常规技术所难以矫治的诸多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被称为20世纪颌面外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进展.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一技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研制了系列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目被评为"九五"期间我国重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并通过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 王兴 林野 周彦恒 伊彪 王晓霞 梁成 李自力 陈波 张震康关键词:牵引成骨技术 口腔种植外科技术新进展——697例病例报告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new surgical techniques in implantology. Materials and Me... 林野 邱立新 李健慧 陈波 邸萍 王兴关键词:口腔种植 下齿槽神经 正颌外科手术 外科技术 种植外科 病例报告 种植修复十年效果及种植技术十年进展的回顾性研究 林野 胡秀莲 邱立新 李健慧 邸萍 陈波 张宇 崔宏燕 王涛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 正颌外科术前患者的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 目的:正颌外科患者主要为牙颌面畸形,畸形往往影响患者身体意象的健康形成,从而影响其人格发展及社会行为。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了解正颌外科术前患者的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研究对象:1994年9月-1997年3月,在北京医... 陈波 张震康 王兴 李淑然关键词:正颌外科 术前患者 心理健康水平 血管化犬下颌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 目的:为了探索利用同种异体器官和组织移植方法修复下颌区大型缺损的可能性,用杂种犬进行血管化下颌骨复合组织瓣原位移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方向和积累经验。材料与方法:用28只成年杂种犬进行了三种类型的下颌复合器官同种异体原... 胡敏 张震康 张熙恩 孙勇刚 王兴 陈波 伊彪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 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条件下,进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接受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15枚种植体。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CBCT,测量植骨区骨量变化及上颌窦假性囊肿变化。结果:全部手术中无囊肿破裂和上颌窦黏膜穿孔,愈合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随访期无种植体脱落。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为(6.85±1.07)mm.术中提升高度为(6.93±2.07)mm。术后窦底提升高度(GBH)为(13.88±1.87)mm、1年后骨愈合后窦嵴距(GSH-1)(12.76±2.03)mm。随访期内,囊肿增大3例,基本不变3例,减小5例,消失3例。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李率 陈波关键词:牙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假性囊肿 即刻种植术后牙槽突骨板改建及美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测量上颌切牙即刻种植的手术当日与术后6个月牙槽嵴骨板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变化量,为前牙即刻种植治疗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上颌切牙即刻种植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8.41±10.22)岁(20~40岁),共即刻植入23颗种植体于上前牙新鲜拔牙窝内,不进行即刻修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分别测量种植体肩台下0、2、4、6、8 mm处[分别设为测量点1(measuring point 1,MP1)、MP2、MP3、MP4、MP5]牙槽嵴宽度变化及牙槽间隔中心点垂直向高度的变化。术前及永久修复后1年,通过临床检查对牙间乳头高度和唇侧丰满度进行评分。使用SPSS 20.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在永久修复后追踪两年,存留率100%。所有患牙位术后各个位点牙槽嵴水平向宽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吸收改建,在种植体肩台下0、2、4、6 mm等处4个位点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位点牙槽嵴水平向宽度分别为:MP1术前为(7.68±0.70)mm,术后为(7.00±0.76)mm;MP2术前为(7.81±0.87)mm,术后为(7.30±0.96)mm;MP3术前为(8.12±1.14)mm,术后为(7.62±1.20)mm;MP4术前为(8.48±1.57)mm,术后为(7.73±1.35)mm,P值分别为0.004,0.034,0.018,和0.016,均〈0.05,术后与术前值相减为牙槽嵴宽度减少量,变化程度较大的测量点为M1和M4,分别为(-0.89±2.06)mm和(-0.74±1.28)mm。牙槽间隔垂直向吸收量在不同系统结果不同:Ankylos系统为(-0.42±1.24)mm,Repalce系统为(-0.91±1.96)mm,经过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术前唇侧丰满度指数(labial convexity score,LCS)为3的有18个牙位,LCS为4的有2个;永久修复后1年LCS为2的有14个,LCS为3的有5个。术前牙间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SI)为2的有5个牙位,PSI为3的� 王莺 林野 陈波 张宇 邸萍关键词:牙种植 牙槽突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功能性颌骨重建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评价采用多种骨瓣进行功能性颌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颌骨缺损患者,首先应用多种骨瓣重建颌骨的连续性,然后植入骨结合种植体,利用种植义齿重建患者的咀嚼和发音功能。61例患者中,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岁(20~61岁)。游离髂骨瓣32例,血管化腓骨瓣21例,单纯牵引成骨重建颌骨7例,其他骨瓣1例。共植入种植体247颗。种植固定义齿修复29例,种植体支持的活动义齿修复32例。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后平均追踪49个月(6~114个月),种植体脱落6颗。1例患者在修复完成2年后因肿瘤复发死亡(含4颗种植体,不计入存活种植体)。至最后复查,共237颗种植体仍在行使功能,累计5年存活率为95.95%。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瓣、血管化腓骨瓣重建颌骨的连续性后,植入骨结合种植体,能够有效地重建患者的咀嚼、发音功能,近期效果满意。 林野 王兴 毛驰 蔡志刚 李健慧 邱立新 胡秀莲 陈波 邸萍 王莺关键词:牵引成骨 牙种植 植骨 种植义齿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口腔黏膜血流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测量中国汉族人与高加索人的健康成年人口腔黏膜血流参数,比较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不同人种间的异同,比较口腔黏膜在上颌与下颌、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为口腔种植临床中软组织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德国波恩大学在读学生中招募20名高加索人种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5.3岁)和20名中国汉族留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8岁),口腔内设计8个测量点M1~M8,其中于上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下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上颌腭侧黏膜和颊黏膜各2个点。使用O2C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血流参数测量,包括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xygen,Sp O2)、平均血红蛋白量(relative amount of hemoglobin,r HB)、单位时间内血流量(flow)、血流速度(velocity)。结果:高加索人种和中国汉族两组之间比较,上颌中切牙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分别为75.6%±8.2%和70.4%±7.6%;颊黏膜血红蛋白量平均值分别为79.9±5.8和83.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位点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测量位点各组之间进行比较:上腭黏膜的血氧饱和度为77.1%±10.9%,平均血红蛋白量为67.8±11.1,单位时间血流量194.1±63.7,相比较其他测量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多个测量位点血氧饱和度普遍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中不同解剖部位的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存在差别,性别之间血红蛋白氧结合能力可能存在差别,并且可能对于软组织愈合能力有一定影响;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小样本青年人群中的高加索人种与中国汉族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莺 Obada Barry Gerhard Wahl 陈波 林野关键词:口腔黏膜 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 犬下颌复合器官同种异体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98年 为建立同种异体下颌区复合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分别选用家兔和杂种犬行下颌复合器官同种异体原位移植术5例和14例,手术成功率分别为零和93%。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耐受力强的动物、术中减少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和采取有力的抗感染措施。 胡敏 张震康 张熙恩 孙勇刚 王兴 陈波关键词: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