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岩
-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领雀嘴鹎
- 2022年
- 2019年1月10日,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京动物园瀛湖南岸(39°56′22.24″N,116°20′3.77″E)观察到5只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在灌丛和乔木树冠层觅食、停栖,并拍摄到照片(图1)。后续观察,该鸟种冬季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北京动物园栖息至2月底离开。笔者于2019年12月8日在颐和园和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植物园又观察到领雀嘴鹎小群活动。领雀嘴鹎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雀嘴鹎属。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2]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3]等文献资料后,确认领雀嘴鹎为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
- 刘佳陈红岩柏超詹同彤张敬王颖刘慧永毛宇崔多英
- 关键词:北京动物园雀形目
- 捕捉社会热点 贴近百姓生活——2012年北京植物园“舌尖上的植物园:植物饮食文化展”
- <正>经历地沟油的恐慌,毒牛奶的质疑,农药残留超标的担忧——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重新唤醒了国人对美食的激情,对饮食文化的兴趣,甚至是对遥远故土的淡淡乡愁。在这部风靡中国的纪录片中,随处可见对植物食材浪漫而精准...
- 陈红岩
- 文献传递
- 遮荫对牡丹‘胡红’光合特性的影响
- 系统研究了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荫(50%、70%、90%)对牡丹品种‘胡红’光合特性的影响。5月下旬实验结果表明,‘胡红’的光补偿点较低,全光照下为37μmol/m·s,遮荫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光补偿点逐渐降低,分别为35...
- 朱陈红岩樊金龙王莲英
- 关键词:遮荫光合特性耐荫性
- 文献传递
- 环境教育:利益、科学与价值观的持久战
- 2013年
- 马克·吐温曾说过,世界上最不该做的事,就是试图去改变他人。然而,在环保与科普领域,恰恰有一群人以改变他人为己任:他们要改变他人看待环境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的方式,以及一切与环境有关的生活习惯——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上,正式将这项工作定义为"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它与人们熟悉的自然课、生态旅游、园艺体验、集体户外活动等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独特而鲜明的核心诉求:改变人类的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
- 陈红岩
- 关键词:环境教育价值观环境问题
- 北京植物园的环境教育故事
- 2013年
- 植物园不仅是植物的诺亚方舟,更是孩子们的自然乐园。这里有花、有草、有树,还有鸟、有松鼠、有萤火虫。这里是人们亲近自然、学习植物知识的绿色宫殿,是治疗人们"自然缺失症"的理想基地,这里还是使环境教育变得趣味十足的一方水土。
- 陈红岩
- 关键词:环境教育故事近自然诺亚方舟萤火虫松鼠
- 百花迎春
- 2020年
- 春天,北半球巨大的生态铰链缓缓转动。从西伯利亚的荒原,到雅鲁藏布江的深谷,每一条毛虫的化茧,每一只山雀的寻猎,每一条蝮蛇的潜行,每一粒细菌的侵染,都编织着一段段饱含宿命,又充满抗争的生态链条,最终叠聚成一张宏大、神秘、混沌的生命之网。这张巨网的开头,竟是一场盛大的花事。树树繁花下,一个个生命欣然登场,一段段恩怨曲折开篇,一层层陷阱悄然布下……。
- 陈红岩
- 关键词:宿命繁花抗争
- 北京植物园樱桃沟中低海拔人工林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 为了解北京植物园樱桃沟中低海拔人工林地群落结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特征,通过在中低海拔人工林内(100~250m)设立调查样地,分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群落特征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乔灌草各层次优势种明显,乔木层以...
- 王白冰周达康陈红岩
- 关键词:群落特征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
- “看,植物四季的样子”物候观测活动——北京植物园环境教育活动设计与探索
- 2022年
- 北京植物园在一年内不同季节(节气)连续开展植物讲座与物候观察活动,学习与观察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亲子家庭获得深入的环境教育体验。
- 张雪陈红岩覃舒婕付佳楠陈泓安冯朋贝
- 关键词:物候观测教育体验物候观察环境教育活动
- “青草间·星空下”我们被自然迷醉——由北京植物园夜游活动谈环境教育的感受
- 2017年
- 繁花似锦,青青翠草,挺拔大树,这是白天的植物园。星空浩渺,流萤闪烁,花香氤氲,这是夜晚的植物园。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到过植物园,无论在艳阳下,还是细雨中,植物园总是能让人感觉到美的一面。但多数同学应该没有过在暗夜之中寻访“精灵”的经历。
- 陈红岩
- 关键词:植物园环境教育青草
- 环境教育之“森林学习”被引量:1
- 2013年
- 20世纪中叶以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儿童生活的周边环境都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进而导致儿童的直接环境体验逐渐减少.不少研究指出,儿童缺乏与周围环境、特别是大自然接触的体验,将会对其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养成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为婴幼儿时期的儿童提供自然体验机会的各种团体和个人也在国际上逐渐兴起.这方面的各类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汇合、总结提炼、升华,形成了以"森林学习"为名的学习模式.
- 史国鹏高兴玲陈红岩陈银洁
- 关键词:环境教育周边环境周围环境大自然儿童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