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云霞

作品数:31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狼疮
  • 9篇动脉
  • 8篇系统性红斑
  • 8篇系统性红斑狼...
  • 8篇红斑
  • 8篇红斑狼疮
  • 7篇肺动脉
  • 7篇肺动脉高压
  • 6篇结缔组织病
  • 5篇预后
  • 5篇病变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细胞
  • 4篇磷酰胺
  • 4篇环磷
  • 4篇间质病变
  • 4篇红斑狼疮患者
  • 4篇肺间质
  • 4篇肺间质病
  • 4篇肺间质病变

机构

  • 28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东省医学科...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31篇雷云霞
  • 29篇张晓
  • 15篇董光富
  • 11篇罗日强
  • 10篇崔阳
  • 8篇张光锋
  • 7篇李玲
  • 6篇石韫珍
  • 5篇林莉
  • 5篇张光峰
  • 3篇谢悦胜
  • 2篇赵振军
  • 2篇连帆
  • 2篇杨岫岩
  • 2篇许韩师
  • 2篇刘颖
  • 2篇梁柳琴
  • 2篇秦玉幸
  • 2篇冯媛
  • 1篇李梦涛

传媒

  • 7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17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患者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谱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来氟米特(LEF)对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谱的表达模式有无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LN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设立4个培养组:空白组,植物血凝素(PHA)组,LEF组,PHA+LEF组。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T细胞表面分子CD28,CD40L,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EVA)-1a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活动性LN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LFA-1a.和CTLA-4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调CD28:33.4±6.5和14.4±3.2;CD40L:13.2±3.2和5.4±2-3:LFA-1a:8.5±2.3和2.2±1.1;CTLA-4:4.6±1.5(P均〈0.01);PHA可诱导健康对照T细胞表面CD28和CD40L表达明显上调CD28:26.8+6.7和14.4+3.2;CD40L:13.9±4.9和5.4±2.3(P均〈0.01),但对其CTLA-4和LFA-1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均〉0.05);而PHA对活动性LN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上述指标表达均有明显上调作用CD28:54.8±9.5和33.4±6.5;CD40L:49.9±9.1和13.3±3.2;LFA—1a:25.5±7.5和8.5±2.3;CTLA-4:10.5±2.8和7.7±1.4(P均〈0.05);LEF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上述指标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逆转活动性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CD40L、LFA-1α过度表达(P均〈0.05),对其CD28和CTLA-4过度表达无明显影响(P均〉0.05);且A771726对PHA所诱导的活动性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和LFA—1a表达增加亦有明显抑制(P均〈0.05)。结论LEF可下调活动性LN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0L和LFA—1a表达,而对其CD28和CTLA-4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有效治疗LN的重要机制之一.
董光富李玲张晓雷云霞张光锋
关键词:狼疮肾炎来氟米特
重症监护病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3年6月至2007年6月所有第1次人住ICU的SLE患者纳入组,除外入住ICU后确诊为SLE患者。对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提示对SLE患者死亡有明显相关性的临床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符合SLE分类标准的患者共101例,总体病死率为48.6%。入住ICU最常见原因是肺部病变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SLE疾病慢性损伤指数(SLICC/ACR DI)〉7.7、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指数(APACHEⅢ)≥21、肺部病变并发ARDS、败血症休克、颅内出血、血细胞减少、近1个月平均等效泼尼松剂量〉25mg/d和气管插管时间〉4d与ICU危重症SLE患者死亡明显相关。而性别、年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7、上消化道出血、甲泼尼龙冲击和末月使用环磷酰胺〉1.0g与死亡结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入住ICU危重症SLE患者病死率很高,死亡第1位原因是感染。与其死亡明显相关的因素主要有SLICC/ACR DI〉7.7、APACHEⅢ≥21、肺部病变并发ARDS、败血症休克、颅内出血、血细胞减少、近1个月平均等效泼尼松剂量〉25mg/d和气管插管时间〉4d。
董光富张晓雷云霞张光锋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脂筏及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脂筏及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LE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纯化B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志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对B细胞脂筏染色,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用罗丹明标志的鬼笔环肽对B细胞骨架蛋白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设空白对照组、来氟米特组干预培养活动期SLE患者B细胞4h,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脂筏的改变。同时记录受试患者的临床资料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结果SLE活动组、治疗缓解组CTB—FITC与外周血B细胞脂筏结合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59±4)%,(51±5)%,(33±4)%,F=9.21,P=0.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细胞脂筏及骨架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时发现,在健康对照组中,脂筏主要均匀分布于B细胞膜中,散在出现小范围聚集;骨架蛋白主要分布于B细胞的外层。而在SLE组中,B细胞脂筏可出现表达和分布的异常,呈现细胞膜荧光染色厚度的增加、聚集范围扩大及荧光强度的增强;同时伴随着B细胞膜骨架蛋白染色荧光强度的减弱。在SLE活动组中,患者外周血B细胞脂筏表达水平与其SLEDAI呈正相关(r=0.632,P=0.028)。并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干预培养后来氟米特能降低CTB与活动期SLE患者B细胞脂筏结合率[(48±5)%和(39±5)%,t=2.29,P=0.048)]。结论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脂筏和骨架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存在异常,B细胞脂筏和骨架蛋白表达的调节可能在治疗SLE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何德宁董光富张晓张光锋谢悦胜李玲雷云霞
关键词:B淋巴细胞脂筏细胞骨架蛋白
临床病例讨论第410例——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动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
2011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41岁.因反复淋巴结肿大8年,上肢胀痛1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诱因出现颈部、腋窝及双肘鹰嘴皮下肿块,双下肢麻痹、疼痛,以天气变化时明显.无脱发、光过敏、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外院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口服泼尼松(30 mg、1次/d)+环磷酰胺(1g、1次/月)+环孢素A(75 mg、2次/d)及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后自行停药,在当地医院予中药治疗,双下肢麻痹和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双下肢坏疽,于2005年行右下肢截肢术.
谢悦胜崔阳张晓庄恒国李玲雷云霞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动脉血栓形成临床病例结节性多动脉炎下肢麻痹
叶氏狼疮方诱导狼疮肾炎患者T细胞免疫耐受分子机制研究
董光富张晓雷云霞张光锋
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效果与累积量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YC)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效果与累积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CYC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35例。以CYC累积量12 g为界将患者分为CYC<12 g组和CYC≥12 g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VAS评分、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以及肺间质病变累及面积的高分辨CT(HRCT)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YC<12 g组呼吸道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CYC<12 g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C≥12 g组HRCT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为负值,而CYC<12 g组为正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FVC和DLCO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均为正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累积量是否超过12 g,CYC均能够稳定患者的肺功能,并且随着CYC累积量的增加,患者HRCT积分可趋于改善,但CYC对呼吸道症状无控制及改善作用。
张光峰林莉张晓赵振军秦玉幸雷云霞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环磷酰胺
叶氏狼疮方诱导狼疮肾炎患者T细胞免疫耐受分子机制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叶氏狼疮方在诱导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中有无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LN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设立4个培养亚组:空白(blank)、植物血凝素(PHA)、狼疮方血清(lupus formula serum,LFS)、PHA+LFS组。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及其条件培养后CD3+T细胞表面分子CD28,CD40L,LFA-1a和CTLA-4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活动性LN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LFA-1a和CTLA-4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调(P均<0.01);PHA可诱导健康对照T细胞表面CD28和CD40L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但对其CTLA-4和LFA-1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均>0.05);而PHA对活动性LN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上述指标表达均有明显上调作用(P均<0.05);叶氏狼疮方对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上述指标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逆转活动性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CD40L、LFA-1a过度表达(P均<0.05),对其CD28和CTLA-4过度表达无明显影响(P均>0.05);且叶氏狼疮方对PHA所诱导的活动性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和LFA-1a表达增加亦有明显抑制。结论:叶氏狼疮方可能主要通过下调T细胞CD40L和LFA-1a表达水平来诱导LN患者外周T细胞免疫耐受重建。
董光富张晓刘冠贤雷云霞张光锋
关键词:狼疮肾炎T细胞免疫耐受
阿伦膦酸钠与活性维生素D_3对比防治绝经期前SLE患者GIOP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比观察阿伦膦酸钠与活性维生素D_3,对无脆性骨折病史的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GIOP)的疗效。方法分别依照大、小剂量两种GCs治疗方案入组绝经期前SLE患者(其中门诊病情稳定,长期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s治疗者47例;病房初诊,服用大剂量GCs治疗者44例)。每种方案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钙剂组、钙剂+活性维生素D_3组及钙剂+阿伦膦酸钠组治疗,分别于第0、3、6个月监测患者骨代谢血清学指标及骨密度值,并记录治疗过程中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1)小剂量GCs治疗方案:各用药组血清Ca、PO4、ALP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血清N-MID及β-CT水平,钙剂联合阿伦膦酸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单用钙剂或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_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但仅血清N-MI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值:单用钙剂组,腰椎、单侧股骨及股骨颈BMD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_3组三处BMD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剂联合阿伦膦酸钠组,三处BMD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2)大剂量GCs治疗方案:各用药组血清Ca、PO4、ALP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血清N-MID及β-CT水平,钙剂联合阿伦膦酸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单用钙剂或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_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骨密度值:单用钙剂组及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_3组,三处BMD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钙剂联合阿伦膦酸钠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小剂量GCs治疗方案中,各组均无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大剂量GCs治疗方案中,单用钙剂或钙剂联用活性维生素D_3组均出现股骨头坏死,而钙剂联用阿伦膦酸钠组则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结论对于分�
刘颖张晓崔阳雷云霞张光峰谢悦胜
关键词:阿伦膦酸钠活性维生素D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讨论PAH在SLE中的发生率、致病原因以及PAH的相关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SLE继发PA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初诊的798例SLE患者中39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合并PAH患者。结果本组SLE患者合并PAH的患病率为4.9%,此39例患者年龄14~77岁,平均(33±12)岁,男性5例,女性34例。其中雷诺现象、指端血管炎、抗u1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心包积液、SLEDAI评分高和肺间质病变与出现PAH的发生率成正相关。结论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合并PAH的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出现雷诺现象、指端血管炎、抗u1RNP阳性、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以及心包积液和肺间质病变的SLE患者应警惕PAH的可能,超声心动图及相关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罗日强雷云霞张晓梁菲
关键词:雷诺现象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不同分型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其他结缔组织病高,且不同患者预后相差较大,本研究拟从SLE的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探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4例SLE相关PAH患者根据PAH严重程度、SLE疾病活动度、治疗可逆性、PAH出现的病程进行分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分型方法对预后判断的影响。结果SLE相关PAH的危险因素为雷诺现象、指端血管炎、心包积液、肺间质病变、抗U1RNP阳性和ACA-IgG阳性。轻中度PAH与重度PAH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抗U1RNP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8分和SLEDAI≥8分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指端血管炎和抗U1RNP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稳定和恶化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指端血管炎和心包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出现的病程<1年和病程≥1年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心包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SLE-PAH患者中抗U1RNP的阳性率较轻中度SLE-PAH患者中更高;SLE-PAH患者中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出现指端血管炎的阳性率高于疾病活动度低的患者,而疾病活动度低的患者抗U1RNP阳性率高于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指端血管炎在缓解组SLE-PAH患者中阳性率最高,心包积液在恶化组阳性率最高;PAH出现超过1年的患者心包积液的阳性率较<1年的患者高;抗U1RNP是SLE-PAH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出现指端血管炎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可能预后不佳。
雷云霞张晓冯媛王婕颖林浩博罗日强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