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瑞德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532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下主要灌木碳吸存被引量:12
- 2009年
- 林下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估算林下灌木的固碳功能,采用TOC-VTH-2000A型TOC/TON分析仪,测定了油松林下主要灌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建立了油松群落内主要灌木测树因子与其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计算了2006年和2007年,灌木层CO2年吸存量。结果表明:5种灌木叶、茎、根和皮的平均含碳率为:41.80%~46.25%,39.24%~49.22%,39.56%~46.71%和36.65%~48.23%;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pall)各器官的含碳率最高,栓翅卫矛(Euonymus alatus)的叶和茎,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的根和皮含碳率最低;不同灌木同一器官和同一灌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灌木同一器官平均含碳率差值最高达10.58%,同一灌木不同器官平均含碳率差值最高达6.47%;模拟显示:灌木器官的生物量和测树因子间的关系可用复合式、幂、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对数方程、指数方程和倒数方程来描述;残差和误差分析表明,均方差根不大于1.70,模型有效性指数均接近于1,残差系数均接近于0,灌木根、茎、叶和皮的生物量模型估计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分别为3.89%~8.58%,0.57%~6.84%,4.69%~9.09%和4.50%~7.03%。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0以上,估计精度在95%以上,建立的油松群落内主要灌木测树因子与其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适用性;研究区2006~2007年,主要灌木CO2年吸存量为10.138Mghm-2。
- 侯琳雷瑞德
- 关键词:油松灌木含碳率生物量模型碳吸存
-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被引量:39
- 2000年
- 中国西部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不仅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且波及全国。因此 ,建设生态环境 ,加快西部开发 ,是我国当前及将来发展的头等大事。在区域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成果和当地实际 ,讨论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指标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项目基础理论和开发研究内容 ,从宏观上组构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产学研”初步框架。
- 吴发启赵晓光刘秉正雷瑞德刘国强李修炼同延安吴普特穆新民代军常庆瑞李军史俊通吴峰
-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 坡面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被引量:11
- 1991年
- 对韩城市西庄生态林业示范区坡面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表明,花椒、刺槐、杨树和侧柏4种坡面防护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4种林分的生态效益排序是侧柏林>刺槐林>杨树林>花椒林;经济效益排序是花椒林>刺槐林>杨树林>侧柏林;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排序是花椒林>刺槐林>杨树林>侧柏林。以侧柏林作为基准林分比较,花椒、刺槐和杨树林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分别高出1679.7%、85.1%和66.4%。
- 雷瑞德张柏林彭鸿尚廉斌戴栓友
- 关键词:坡面防护林生态
- 秦岭锐齿栎群落种类组成与区系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在秦岭林区的锐齿栎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 82科 2 2 7属 4 95种 ,其中乔木 12 3种 ,灌木 10 0种 ,草本 2 4 0种 ,层间植物 32种 ;非维管束植物有 15科 19属 19种 ,其中苔藓植物9科 13属 13种 ,蕨类植物 6科 6属 6种。群落中偶见种或稀有种的频度出现的百分比高 ,体现了群落在生境上的差异性 ,也说明了该群落是一个种类比较丰富、均匀的群落。其区系种类复杂、繁多 ,地理联系广泛 ,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 ,其中温带成分占优势 ,共有 115属 ,占总属数的5 3 99% ;而北温带成分又在其中占明显优势 ,共有 92属 ,占总属数的 4 3 19% ,这些北温带成分大多是该群落各层次中的常遇植物 ,也是主要的建群植物和主要的伴生植物 ,体现了锐齿栎群落植物区系的温带亲缘性 ;各热带成分占有相当的比例 ,说明了该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的渊源关系及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相适应的过渡性特征。
- 赵永华雷瑞德贾夏何兴元陈玮
- 关键词:群落锐齿栎区系分析
-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概述被引量:127
- 2003年
- 对种群离散分布格局的理论拟合、聚集度指标等传统的测度技术、植物种群的点格局分析以及种群分布的分形特征进行了评述。同时,评价了各种研究技术的优缺点。
- 兰国玉雷瑞德
- 关键词:植物种群研究方法
- 生态交错带研究进展被引量:50
- 2002年
- 回顾了生态交错带理论的发展史 ,从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系统稳定性、生态流和生态场理论、全球气候变化 5个方面阐明了生态交错带的研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总结了生态交错带所具有的特征。
- 王健锋雷瑞德
-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系统稳定性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 锐齿栎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 张硕新雷瑞德刘广全
- 该研究以秦岭火地塘林区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规律为基础,探讨锐齿栎林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层建群种不同,将会对营养元素存在形式的分配比例及可利用状态产生影响营...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锐齿栎林土壤肥力营养元素生物循环
-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辐射平衡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测定和分析了2005年8-10月份、2006年4-7月份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太阳辐射的变化,并通过归类对晴天、阴天辐射平衡分量以及反射率、净辐射率、有效辐射率的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日平均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分别为14.83、9.13、1.29、5.83M J.m-2;晴天,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阴天呈多峰曲线;油松林林冠有效辐射始终为正值;不同天气条件下反射率、有效辐射率呈“U”形变化;净辐射率变化趋势为白天高,早晨、傍晚低,晴天净辐射率为63.58%~65.08%,阴天净辐射率为56.36%~71.60%。
- 余鸽王得祥陈书军雷瑞德
- 关键词:总辐射净辐射
- 火地塘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被引量:14
- 2004年
- 火地塘林区天然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5.583、9.421、8.46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433、3.385、1.885t·hm-2。随着年龄、海拔、坡位等的不同,细根生物量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①油松在10~30a之间随年龄的增长活细根的生物量增加较快,细根的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7%~28%;到60a以后细根生物量增长缓慢,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下降,一般在8%~10%。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与油松相同;②海拔1650m处油松林活细根生物量为5.490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330t·hm-2,海拔1880m处分别为4.950t·hm-2和0.775t·hm-2。海拔1620m锐齿栎林活、死细根生物量为10.780t·hm-2和4.641t·hm-2;1890m处则分别为7.897t·hm-2和1.724t·hm-2;③在中下部油松林细根的生物量较最大,分别为6.555t·hm-2和6.859t·hm-2,在山脊和沟谷地带细根生物量较小,分别为5.045t·hm-2和4.383t·hm-2。
-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 关键词:细根生物量油松锐齿栎林
-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休眠期的土壤呼吸被引量:12
- 2008年
- 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绝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林木休眠期土壤CO2释放过程测定困难,国内有关林木休眠期CO2释放,量化方面的研究开展较少。采用动态开路气室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土壤呼吸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mgCO2m-2h-1)与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的关系,基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和土壤日均温度指数方程与观测季的总天数,估算了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不同观测部位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各异,呼吸作用较弱的时段也不一致。同一观测部位不同观测月中,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变异系数分别为48.38%,82.51%和81.88%;(2)当土温>8.5℃时,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日均温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间存在极显著(p<0.001)的指数关系,Q10分别为1.297和1.323;(3)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关系复杂;(4)林木休眠期研究区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于(977.37±88.43)^(997.19±80.73)gCm-2(p=0.005)间。
- 侯琳雷瑞德刘建军尚廉斌
- 关键词:休眠期土壤呼吸Q10值油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