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建军

作品数:49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阻塞性
  • 13篇肺疾病
  • 10篇阻塞性肺疾病
  • 10篇慢性
  • 10篇慢性阻塞性
  • 10篇慢性阻塞性肺...
  • 9篇疾病
  • 8篇动脉
  • 8篇肺动脉
  • 7篇支气管
  • 7篇综合征
  • 7篇肺动脉高压
  • 6篇气管
  • 6篇曲霉
  • 6篇曲霉病
  • 5篇侵袭性
  • 5篇细胞
  • 4篇预后
  • 4篇通气
  • 4篇气肿

机构

  • 4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2篇河南大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49篇靳建军
  • 23篇王静
  • 13篇孙培宗
  • 12篇路武杰
  • 12篇陈瑞英
  • 10篇冯志军
  • 10篇郭俊华
  • 8篇陆慰萱
  • 6篇康贝贝
  • 6篇施举红
  • 5篇张佳
  • 5篇欧阳松云
  • 5篇邓淑萍
  • 4篇司纪明
  • 4篇马东波
  • 4篇李健康
  • 3篇王红燕
  • 3篇邝红萍
  • 3篇朱元珏
  • 3篇刘媛华

传媒

  • 5篇国际呼吸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MARCA4缺失型胸部未分化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SMARCA4缺失型胸部未分化肿瘤(SMARCA4-U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1例SMARCA4-U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收治的52例SMARCA4表达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iNSCLC)患者作为对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SMARCA4-UT组中男50例,女1例,年龄(63.8±9.7)岁。与SMARCA4-iNSCLC组相比,SMARCA4-UT组男性及吸烟者占比更高,Ki-67更高(均P<0.05)。SMARCA4-UT以实性病灶为主、黏附性差,部分呈横纹肌样形态。免疫组化方面,BRG1均为阴性,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等大多为阴性,部分婆罗双树样基因4阳性。Ki-67≥30%者较多(47/51,92%)。SMARCA4-UT组中10例患者完善二代测序基因检测,6例发现SMARCA4突变,常合并TP53突变(8/10,80%)、STK11突变(3/10,30%)、KRAS突变(2/10,20%),常见驱动基因突变较少,平均肿瘤突变负荷为16.12个突变/Mb。与SMARCA4-iNSCLC组相比,SMARCA4-UT组中位总生存期(OS)更短(12个月比45个月,P<0.001);在Ⅲ~Ⅳ期SMARCA4-UT患者中,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比未使用免疫治疗中位OS更长(23个月比7个月,P=0.027)。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MARCA4缺失是SMARCA4-UT及SMARCA4-i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7.954(95%CI:2.764~22.890),P<0.001]。结论SMARCA4-UT是一种少见的不同于SMARCA4-iNSCLC的未分化肿瘤,常见于老年吸烟男性,具有侵袭性高、预后差等特点,典型的病理特征是BRG1阴性。免疫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王小涛康燕王浩宇史雯雯肖洋刘媛华司纪明李晟磊靳建军
关键词:免疫治疗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四例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陈瑞英孙培宗靳建军吕新全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免疫受损宿主中性粒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患者微生物学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时凝血指标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时凝血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200例,其中单纯COPD164例,COPD合并肺栓塞3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r)、纤维蛋白原(Fbg),采用ELISA方法测定D-二聚体(D.D),超声心动图测定SPAP。结果COPD患者1vr及APlvI’缩短,1Tr延长,Fbg及D-D增加,SPAP增高;COPD合并肺栓塞者较单纯COPD者APl盯明显缩短,Fbg增加,D-D增加,SPAP增高。结论COPD合并肺栓塞时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其肺动脉收缩压力较单纯COPD患者显著增高。
张佳马东波贾要丽康贝贝邓淑萍靳建军王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凝血指标肺动脉收缩压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以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学会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2002年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诊断标准,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的54例IA患者(其中确诊9例,临床诊断30例,拟诊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缺乏组24例,其中2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30例,11例为接受激素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热、胸闷、咳嗽、胸痛、咯血为常见症状。胸部CT显示节段性肺实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多见,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则以多发结节阴影为主。结节或实变影内空洞形成较晕轮征、新月征更常见。IA总病死率达72.2%,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83.3%比58.3%,P=0.042)。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继发中枢神经系统IA及延迟诊断与预后有关。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IA并非少见,病死率高,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是发生IA的主要危险因素。
陈瑞英靳建军欧阳松云孙培宗
关键词:侵袭性曲霉病预后
镜下射频置管肺减容术在肺气肿绵羊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个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两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给予内科治疗,B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分别测两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周、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B超仅衔常规内科治疗,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两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明显异常;②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③两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时间=1 352.409,P<0.001),两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显著性(F组间=5 004.278,P<0.001),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1);④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郭俊华路武杰冯志军黄志昂王红燕靳建军王静
关键词:绵羊肺气肿有效性
几种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可防可治[1]。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肺外其他器官的损害。而肺气肿是COPD中重要的病变类型,即远端终末细支气管,包括呼吸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长期过度充气膨胀,使终末小气道发生不可逆损害,造成终末小气道弹性严重减退。
路武杰冯志军郭俊华靳建军王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细支气管气流受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9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常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也可侵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Ss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其中pSS常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晚期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住院pS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pSS合并ILD的诊治水平。1对象与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pSS患者97例。
靳建军路武杰刘媛华王静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疾病
经纤维支气管镜射频置管气道旁路肺减容术在绵羊肺气肿模型的应用
2013年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技术,造成靶区肺组织的萎缩,达到肺容积减少的目的,且能成功降低外科肺减容术的麻醉和围手术期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射频置管气道旁路肺减容术在绵羊肺气肿模型的应用。
冯志军路武杰郭俊华靳建军王静
关键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气肿模型肺减容术绵羊气道置管
纤维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2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2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32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352.409,P=0.000),2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 004.278,P=0.000),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0);4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冯志军路武杰滕伟郭俊华黄志昂王红燕靳建军王静
关键词:绵羊肺气肿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阻塞,引起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右心扩张和右心功能衰竭。 PT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发绀、濒死感等,而晕厥症状不常见,容易被人忽视,此类患者栓子常阻塞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病情危重。作者对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16例PTE 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邝红萍靳建军周安燕陆青李健康邓淑萍康贝贝邓翔王静
关键词:晕厥肺栓塞抗凝溶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